摘要:我们总是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定义自己。假如你是一名工程师,对视频拍摄充满热情,那么或许你能成为工程短视频领域的红人。再进一步,假如你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那么你在制作计算机科普视频方面可能更具优势,说不定还能成长为一名知名教育博主。融合诸多标签以寻找跨界融合的方式,
我们总是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定义自己。假如你是一名工程师,对视频拍摄充满热情,那么或许你能成为工程短视频领域的红人。再进一步,假如你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那么你在制作计算机科普视频方面可能更具优势,说不定还能成长为一名知名教育博主。融合诸多标签以寻找跨界融合的方式,可能是新的方向。
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在哪里?跨界,可能是一个打开思路的方式。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跨界”不仅是一个流行词,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动力。作为一名在计算机科学与新闻传播学两个领域研究的学者,我深刻体会到跨学科融合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上,还在于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成生辉
从计算机科学“跨界”到传播学
我的学术生涯始于计算机科学,尤其是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专门研究数据可视化方向。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进行了多项面向不同领域的前沿研究,重点探索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数字与算法的累积,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数据的生成、处理与传播,成为我关注的核心问题。
读博期间,我在实验室从事电池材料学的研究,运用计算机与可视化的方法分析电池材料内部结构。这一工作不仅让我了解到高性能材料的重要性,更让我发现了科技在实用领域中的巨大潜力。2024年,我因材料可视化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国际先进材料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章,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跨学科的重要性。
我也做过医学与计算机的结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医学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分别开展过合作研究,并与相关老师合著有《医疗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后被中国中医科学院推荐用作博士研究生面试教材。此后,我又参与了多个跨学科项目,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科学与其他领域结合具有的广阔前景。例如,我与西湖大学崔维成教授合著的《科学的起源》,对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科学在历史长河中如何演变并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与生活,该书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荐。又如,在经管领域,我也尝试将两者结合,独著了5部元宇宙系列图书——《元宇宙:概念、技术及生态》《ChatGPT:智能对话开创新时代》《Web 3.0》《AIGC:让生成式AI成为自己的外脑》和《NFT新视角:数字时代的权益变革》,其中两部被翻译成英文,由学术出版机构Springer Nature在全球发行。
随着对科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我意识到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是不够的。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传播方式与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知识已无法完全解释当下的信息传播现象。因此,我选择转型为新闻传播学的教授,致力于探索技术与新闻传播之间的深刻联系。这一决定不仅是职业发展的转变,更是我对学术使命感的再认知。在这条新道路上,我努力将我在计算机科学中学到的技术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找到理想的方向,需要充分的准备、积极的探索及坚定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听到一些颇受打击的话,还会遇到各种挫折。然而,这些挫折也许正是找到正确方向的标志——成功的捷径之一就是识别出问题所在。
为了踏上“跨界”的征途,我“断臂求法”,在求职时没有去申请任何计算机学院的岗位。这一选择虽然充满挑战,但也让我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信心的培养非常不易。首先,要坚信世界很大——比你想象的还要大。尽管许多人可能无法理解你的选择,但自己要给自己积极的鼓励。其次,要努力花时间去寻找机会,寻找结合点。你的所学,肯定会在某个地方有应用,但需要去寻找,去reSearch,即re-search,不断重复地去search。Search是做“research”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样努力下去,就很可能碰到。
跨学科合作的价值
跨学科合作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一是知识的整合——新时代的不求甚解。
跨学科合作带来了知识的整合与碰撞。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单一学科往往难以全面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涉及环境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更是深刻关联社会、经济与政治的问题,单靠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有效应对。
我所在的研究团队,结合计算机科学与传播学的知识,专注于信息传播与社会影响的研究。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信息传播在公众认知、社会行为和文化发展中的深远影响,特别是新的技术,如生成式AI在社会中的影响等。这种跨学科合作使我们的研究更具洞察力和应用性,为信息传播的规律研究提供了科学支持,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跨学科合作的价值还在于它促进了对复杂问题的系统性思考。以公共卫生为例,公共卫生问题往往涉及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通过整合这些学科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疾病传播的机制、患者的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二是创新的源泉。
跨学科的合作能够激发创新思维,这可能是创新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学科的专家在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往往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为创新提供了土壤。跨学科团队的多样性,使得成员在讨论和合作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视角和想法,从而推动创新。
例如,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的结合促成了人机交互领域的快速发展。在这一领域,心理学家提供了关于人类行为和认知的洞见,而计算机科学家则将这些洞见转化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技术设计。通过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新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
此外,跨学科合作还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传统的学术环境中,各学科之间往往存在壁垒,研究者在各自的学科内工作,缺乏交流与合作。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研究者可以分享各自的知识与经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实现共同成长。
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人云亦云是当下常见的现象,而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辩证地对待和接受事物,其非常重要,是当下亟待提升的能力。
跨学科合作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整合和创新,也在无形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观点或论证进行分析、评估和反思的能力。在跨学科团队中,成员之间的观点差异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肥沃土壤。
通过参与跨学科项目,研究者可以在相互探讨和辩论中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面对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者需要不断质疑、分析并评估这些观点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这种批判性思维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更能促使他们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挑战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跨学科的合作团队能够多角度分析政策的潜在影响。在团队中,社会学家可能会关注政策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经济学家则可能关注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这种多维度的分析,团队可以形成更加全面的政策建议,从而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实际应用的广泛性。
在数字时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密不可分。跨学科合作为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行业。在这些行业中,跨学科合作能够实现技术与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技术的落地与应用。
在研究中,我尝试将数据可视化技术与传播学相结合——通过可视化手段提升公众对科学数据的理解与接受度。例如,在信息传播中,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传播脉络等,可以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信息传播的路径及应对措施。这种交叉的尝试使我更加坚定了跨界的重要性,也让我笃定跨学科合作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跨学科合作的成功案例在许多领域不断涌现。例如,生物信息学的崛起便是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结果。在这一领域,计算机技术被用于分析基因组数据,帮助科学家理解疾病的遗传机制,推动新药的研发。这样的跨学科合作不仅推动了科学进步,也为人类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
五是跨界的核心——形散而神不散。
当然,我们不能为了跨界而跨界,而是要深刻理解自己的优势与“杀手锏”。在我从事不同背景的研究时,无论是计算机科学、新闻传播学还是其他领域,这些跨界的尝试都是建立在扎实的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等基础上。这些工具和方法是核心竞争力,是我能够将各个领域的知识融合并产生创新的基础。因此,尽管这些研究看似来自不同的领域,形态上有所分散,但它们的核心始终未曾改变——那就是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让这些跨界的努力保持了内在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跨界并非盲目的跨越,而是要通过发挥个人的核心优势,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状态,正是跨界的精髓所在。通过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杀手锏”,我们不仅能确保跨界的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方向,还能在不同的学科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最大化地发挥各领域的价值。跨界的最终目的是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始终是建立在扎实基础之上的。
机会在哪里?
认清当下,把握未来,才能更好地确定方向。
在《科学的起源》一书中,通过分析当下的科技发展现状,以及之前发展的脉络,我们深刻发现——在科学发展的当今时代,专业化与融合化逐渐成为两个主流趋势。然而,融合的趋势愈发强劲,促使跨界合作成为一种必然选择。随着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单一学科往往无法满足社会对复杂问题的解决需求。跨学科的融合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视角,从而产生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一趋势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体现。例如,在医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跨学科合作不仅提升了研究的深度,也拓宽了应用的广度。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跨界已成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有许多知名教授,实际上也并非在他们最初学习的专业领域发展。以我的导师Klaus Mueller为例,他起初学的是电子信息与生物工程,最后才转行做了计算机,成为当今国际可视化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此外,我观察到,在华尔街工作的许多杰出人才往往并非金融专业出身,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物理等其他学科领域。这种现象进一步强调了跨界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无限可能。
我们总是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定义自己。假如你是一名工程师,对视频拍摄充满热情,那么或许你能成为工程短视频领域的红人。再进一步,假如你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那么你在制作计算机科普视频方面可能更具优势,说不定还能成长为一名知名教育博主。
融合诸多标签以寻找跨界融合的方式,可能是新的方向。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全球各地的新技术和新观念层出不穷,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颠覆性的创新。因此,学者和从业者必须敏锐把握趋势,适时调整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方向。这种对变化的敏感度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更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与灵活应对的能力。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下,跨学科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将会产生更多的创新与可能性。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价值观、道德伦理及社会责任。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不仅是工具,更是改变社会与文化的关键力量。在未来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促进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融合不仅能够激发新的思维方式,还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希望更多的学者与学生能够意识到跨界的重要性,勇于挑战学科的边界,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
跨界并非一蹴而就,但正是这种探索与尝试,让我们的学术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了我们的智慧与力量。(作者 成生辉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科学博士)
作者:成生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