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2024年机器人行业十大新闻;2025人工智能三大关注点

360影视 2025-01-13 18:57 2

摘要:倏忽间,2024年已过,回望这一年机器人领域发展,从大模型的智能突破到具身智能的实践应用,从融资热潮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元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捕捉行业发展脉络的线索。我们回首2023年行业十大新闻,发现这些重要事件在2024年一年里依然深深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1、2024年机器人行业十大新闻

倏忽间,2024年已过,回望这一年机器人领域发展,从大模型的智能突破到具身智能的实践应用,从融资热潮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元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捕捉行业发展脉络的线索。我们回首2023年行业十大新闻,发现这些重要事件在2024年一年里依然深深地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2024年本刊总结的2023年机器人行业十大新闻是:1.中国“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掀起热潮;2.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火爆;3.AI 大模型成新风口;4.标准化赋能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5. 国内工业/协作机器人重载化;6.中国机器人市场稳步向好;7.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提速;8.国产医疗机器人进入快速发展期;9.智能网联汽车频迎政策利好;10.机器人线下活动复苏。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本刊继续梳理行业重大事件,遴选归纳出十大行业新闻,以此记录机器人行业的成长。

一、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近年,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火爆。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

为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政策引导,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部署重点任务时提到,要打造标志性产品、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人形机器人排在首位。人形机器人领域要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智能灵巧手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多地设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广东、浙江等地率先行动,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山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密集落地。10月,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随后还发布天工开源计划,以加速具身智能落地转化。

人形机器人新产品/新技术迎来大发展。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突破高爆发一体化关节、类人柔顺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国产人形机器人设计组装“大工厂”;国内首个纯电驱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全尺寸开源人形机器人“青龙”、人形机器人G1量产版本、全新AI人形机器人Iron、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等新产品不断涌现。国外推出的典型人形机器人有,Figure AI公司的最新款人形机器人Figure 02,负载能力与人类水平相当,能胜任多种复杂任务;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能够在布满护根物的山丘斜坡上稳步行走;波士顿动力公司弃液压驱动,改推电驱人形机器人,并于12月发布Atlas圣诞老人机器人完成了屈膝微蹲、胳膊后甩、腾空翻转等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人形机器人场景落地初见端倪。优必选公司聚焦汽车、3C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在全球率先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装配、转运、检测、维护等工序的应用和推广,截至12月,该公司人形机器人Walker S是全球进入最多工厂实训的人形机器人,并获得了车厂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傅利叶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已先后落地某商业银行大堂、汽车销售服务4S店、国际性大型展会等场景。其中,该类机器人在银行大堂可以帮助引导客户、分流叫号,并对客户进行简单的反诈骗培训等。

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开花

2024年,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脑机接口迎重大突破,1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等宣布,全球首例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颈髓损伤引起的四肢截瘫患者行为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几乎同时,美国Neuralink公司进行了脑机接口设备首例人体移植,达到患者能够通过大脑直接控制电脑鼠标的效果。AI大模型加快迭代升级速度。OpenAI发布的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能够根据用户的文本描述生成长达60秒1080P高质量的视频,其中包含精细复杂的场景、生动的角色表情以及复杂的镜头运动;OpenAI推出的GPT-4o版本进一步升级,与GPT-4相比,不仅能够处理文本和音频等多种形式的数据,还展现出强大的多模态能力;谷歌公司发布的Gemini 2.0,在多模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支持图像、视频、音频的输入和输出。美国科技公司Anthropic开发的Claude-3.5和Meta公司开源的Llama 3.1等模型也在推理数学、多语言处理等方面达到与GPT-4o相当的水平。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 4.0 Turbo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态能力等七大核心能力方面获得全面提升,并在国内外中英文14项主流测试集中,有9项夺得第一。

人工智能成为诺贝尔奖“大赢家”。2024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项中,有两项与人工智能研究相关。10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Hopfield)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Hinton)因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层思维”(DeepMind)的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和约翰·江珀(John M. Jumper)因共同开发了人工智能模型阿尔法折叠(AlphaFold2),解决了在蛋白质预测方面的历史难题,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此举表明,人工智能正助力解决传统科学难以应对的问题,已成为推动基础科学的重要工具。

三、机器人领域融资异常活跃

2024年,国内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情绪高涨,十分活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机器人行业投/融资事件超过200起,投/融资金额超过130亿元,投/融资事件超过2023年全年。

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融资热潮尤为明显,数量多,金额大。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例超过60起,金额超过110亿元,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有史以来的融资高峰。其中,宇树科技公司继2月获近10亿元B+融资后,于9月再度收获一笔超过亿元的融资;上海智元单笔融资超过10亿元;银河通用机器人公司先后于6月、11月获7亿元天使轮融资和5亿元战略融资。这些融资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投入、公司人才和技术壁垒的持续构建等方面,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升至全球第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由2022年的392台/万人,增加到470台/万人,为全球平均数的3倍,在全球排名第三,超过日本和德国。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仅次于韩国与新加坡,韩国1012台/万人,新加坡770台/万人。

近年来,中国各行业使用机器人的意愿持续提升,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成绩耀眼。中国于2019年首次跻身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排名的前十名,仅4年时间,就跃升至世界第三。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再创新高,标志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正在稳步提升。

五、国产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渐增

近3年,我国30余款手术机器人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注上市,手术机器人企业商业化进程加速。随着手术机器人产品的不断迭代,凭借其精准、微创、可远程操控等优势,手术机器人在解决医生、患者、医院端、临床痛点方面,临床价值不断提升,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应用逐渐增多。

2024年,精锋医疗公司的精锋®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MP1000成功实施了一台横跨欧亚两大洲的机器人超远程手术,年手术量累计超过6000例;华科精准研制的Q300便携式微型手术机器人,在柬埔寨完成了该国首台机器人辅助神经外科手术;上海微创的图迈®手术机器人顺利完成全球首例超远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成都博恩思的经口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声门区肿瘤切除手术;柏惠维康的睿米手术机器人在癫痫患者的脑部成功植入十余处电极;元化智能的锟铻®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多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此外,思哲睿、瑞龙诺赋、威高外科等公司正在加快脚步,积极扩大手术机器人产品在临床应用上的规模。

六、外骨骼机器人加速起跑

外骨骼机器人是融合传感、控制、信息、移动计算,为作为操作者的人提供一种可穿戴的机械机构,可对人体特定关节助力,也可用于人体的康复。

2024年6月,法国圣马洛奥运圣火传递中,该国残疾运动员热罗·佩洛穿着一款中国制造的外骨骼机器人Keeogo。热罗·佩洛患有多发性硬化症长达20年,行走困难。但借助该款外骨骼机器人,他的下半身和腿部得到有力支撑,经过专业康复训练后,可以自如地行走和跑步。近几年,国内外骨骼机器人产品不断涌现。上海傲鲨智能公司研制的BES-HV电驱型腰部外骨骼机器人,其由腰部控制系统、下肢控制系统和总控集成系统组成,对用户的大腿与腰部进行智能化电助力。杭州程天科技公司推出的悠行UGO康复外骨骼,通过多种精密传感器和先进算法,精确捕捉并解析患者的动作意图,凭借意念控制机器人,辅助患者迈出步伐,从而加速神经康复和再生过程,主要用于脊髓损伤、脑卒中等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曾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外骨骼机器人,如今正逐渐走入现实世界, 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机器人让残障人士化身为现实中的“钢铁侠”,重新“站立”起来,为他们创造更多可能。

七、软体机器人研究获新突破

软体机器人因安全性和灵活性而备受瞩目,是机器人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

2024年,软体机器人领域迎来多项新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基于对自然界中多种生物柔性肢体形态、运动的系统观察和数学模型抽象,首次研制出基于对数螺旋线结构的新型螺旋软体机器人,并展示其在多维度和多场景中执行复杂抓取和操作任务的能力,证明该类机器人在动作灵巧度、精细度及速度等方面可比拟生物体的优异性能;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针对软体机器人首次提出了一种分级可重构的策略,并通过仿真、理论和实验揭示了弹性引导的多模式运动机理,该设计策略克服了以往模块化软体机器人运动模式不可改变的缺陷,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提升到更高的维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将古代折纸技术和现代材料科学结合起来,将转向系统直接内置于机器人体内,利用模块化的圆柱形部件创造出一种软体机器人,克服了传统转向设备会增加机器人的刚性并降低其灵活性的问题,可轻松穿过环路和弯道。

软体机器人的出现成功解决了传统刚性机器人人机交互性不足、适用范围窄的问题,在医疗领域、军事领域、救灾救援领域、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新型材料的研发以及加工方法的升级,软体机器人的性能将会不断提高,可用于承担越来越复杂的工作。

八、人形机器人迎开源潮

人形机器人发展火热,但是刚起步的人形机器人研发难度非常大,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真正形成包含整机系统设计、控制算法、智能化应用等的统一方向。开源开放作为推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交叉融合的重要赋能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2024年,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工版人形机器人“青龙”,并对人形机器人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和智能训练场等内容开源;该中心发布的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OpenLoong,开源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公版硬件系统、全身动力学控制系统、语言数据集等内容。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启动“天工开源计划”,陆续把本体、数据集、运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成果面向行业开源开放。上海智元于9月正式宣布智能机器人高性能通信框架AimRT、人形机器人灵犀X1面向全球开源;12月携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发布全球首个基于全域真实场景、全能硬件平台百万真机数据集—AgiBot World,旨在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构建全球领先的开源技术底座。

九、无人驾驶赛道热度大涨

随着小马智行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深圳中心城区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在武汉市的走红,沉寂已久的无人出租车赛道在2024年突然升温。

2024年,特斯拉公司召开发布会,公布了无人驾驶车型Cybercab和Robovan;截至12月,“萝卜快跑”平台宣布无人驾驶出行服务订单量突破800万单;滴滴公司也在悄悄扩编,斥巨资加码无人驾驶出租车赛道;吉利旗下的极氪宣布与Waymo公司合作开发的无人驾驶出行汽车将大规模量产交付。此外,自动驾驶公司上市潮持续升温,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黑芝麻智能、地平线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有14家中国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各大交易所上市或推进上市流程,以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达118.5亿元,将在2025年左右迎来规模化产业契机,到2030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将创造超过5000亿美元收入。

十、国产机器人海外业绩凸显

2024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新松宣布港口移动机器人海外累计交付超过100台;擎朗智能配送机器人T9在韩国某餐饮店正式“上岗”;30多台高仙清洁机器人Scrubber 50成功入驻塞尔维亚连锁超市;石头科技在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4个国家均位居扫地机器人市场占有率前三名,在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也有着突出的表现。海外市场已然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的“必争之地”。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的出海收入合计约95.8亿元,其中,亚太、欧洲、北美等主要市场区域贡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境外收入的90%;中国服务机器人厂商的出口收入合计约15.1亿元,其中,亚太与欧洲地区市场为服务机器人厂商贡献了90%以上的境外收入。众多头部商用机器人企业的海外收入已超越国内市场收入,海外业务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2024年的全球科技版图上,中国机器人产业扬帆启航,加速“出海”。从餐饮配送到工业制造,从医疗辅助到智能家居,从消费服务到物流仓储,中国机器人的身影无处不在,并以优越的性能和创新的技术,为全球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文章来源: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2025年人工智能三大关注点

◆2025年,通用人工智能之后的新红线、具身智能和大世界模型的研发,将获得各方更多的关注

◆如何建立一个足以控制超级智能并使其为人类服务的技术治理体制,同时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们在未来找到确切的答案

◆“大世界模型”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其直接面对了当前人工智能的一个关键难点:如何令AI认识和理解世界

◆当前,智能体研究的两大领域——强化学习与机器人——都在关注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形成一个足够准确的“世界模型”

2024年,人们看到了Sora、Germini、GPT-4o等新的大模型问世,国产大模型也在技术水平上不断接近OpenAI。虽然过去一年并未等来GPT-5这样的重磅产品,但人工智能(AI)的应用仍在不断加速演进,呈现百花齐放之势。2025年,通用人工智能之后的新红线、具身智能和大世界模型的研发,将获得各方更多的关注。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甬港幼儿园的孩子们在科普活动现场近距离观察人形机器人(2025年1月2日摄)江汉摄/本刊

超级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之后的新红线

2024年9月,OpenAI总裁萨姆·奥尔特曼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随笔性质的文章《智能时代》,认为超级人工智能(ASI)可能会在几千天或更长时间内到来。一时间,关于什么是超级智能及其与此前广泛讨论的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区别,引发了各方讨论。

被提到最多的,莫过于牛津大学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的专著《超级智能:路径、危险、策略》中的定义——“在几乎所有人类感兴趣的领域都大大超过人类认知能力的智能体”。该书曾在2014年《纽约时报》最畅销科普书籍榜单上排名第17位,其封面上画着一只大大的猫头鹰。据博斯特罗姆解释,“猫头鹰”的意象来自一则欧洲寓言,虽然年代久远,却生动地映照着当前人类面对ASI时的两难处境:“一只麻雀找到一个猫头鹰蛋,将它带回麻雀一家共同栖息的巢,想让长大后的猫头鹰帮它们筑巢并抵御外敌。麻雀们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应当先考虑好如何不让长大后的猫头鹰吃掉它们,否则便不应将它养大;有的则认为不把猫头鹰养大便永远无法知道驯服它的方法。”

这则寓言并未给出麻雀一家的结局,而今人类正如故事里的麻雀一家一样,无法确定自身在面对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均大大超过人类的ASI时,是否有办法控制其不对人类造成危害。

从过去一年全球各界的讨论来看,将ASI代替AGI作为划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存亡危机的红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共识。

一方面,学界在不断反思当前人工智能安全的红线是否设置得过低。在2022年的一项针对AI领域专业人士的问卷调查中,受访者认为出现超级智能的中位年份(即有50%的可能性出现在该年)可能在2061年左右,显示ASI可能不会马上到来。与此同时,大模型的推广速度超乎预期。当前大模型不仅可以对图片、音视频等做出拟人反应,而且可以通过自发的分析和推理帮助人完成种类繁多的在线任务。尽管各方未能就大模型是否应当被认为是AGI达成共识,但从定义的出发点来看,一个能够完成多种任务的智能体,若其智能水平基本与人类相当,则未必会拥有足以威胁到全人类的能力。故此,使人工智能安全的红线由AGI提升至ASI,更有利于学者们保持自身理论的说服力。

另一方面,现实中监管部门对人工智能安全威胁的反应,以及欧美民间不断高涨的“停止GPT-5”等反人工智能的呼声,正使AI企业在西方国家面临逆水行舟的窘境。为了应对监管、安抚欧美民众,AI企业推广新的安全概念与标准,将人工智能造成威胁的红线由AGI提高到ASI,就成为心照不宣的选择。

然而,红线的提高并不意味着风险不复存在。如何建立一个足以控制超级智能并使其为人类服务的技术治理体制,同时使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人们在未来找到确切的答案。

具身智能:语言模型之外的路径

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一种将AI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的AI技术,目的是使其具备从环境中感知和学习并与环境进行动态交互的能力。该概念首次出现在1991年罗德尼·布鲁克斯发表的论文《无需表征的智能》中,其主要观点是:智能行为可以直接从自主机器与环境的简单物理交互中产生,而无需复杂的算法或内部表征。

具身智能不只是“AI+机器人”,如果对具身智能的理解仅限于给AI一副身体,那么就会忽视其与语言模型的不同。

第一,具身智能相对于语言模型包含的智能范畴更广。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有过想要传达的“意”难以用“言”来表达的体验。从智能的范畴来看,智能经由语言表达出的部分,仅占所有智能的一小部分。因此,具身智能相对于语言模型,在理论上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第二,具身智能的智能获取方式更接近于人类。譬如,人类的智能主要来源于自身通过双眼、双手及其他器官习得的经验,以及人类在传承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生物本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与环境互动所产生的信息之多,远远超出人类迄今为止用语言记载的一切。相比于语言模型只读取文字,具身智能可使智能体通过与人基本相同的感官来感知外界,其发展出的智能在理论上具有同人类智能更为相似的特点。

第三,具身智能更为接近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近年来已有不少AI领域的学者指出,语言模型并非AI的终极发展方向,充其量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由于语言模型只能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文字材料来获取智能,其输出的结果,究竟应当算作对人类语言的模仿,还是实实在在的来自机器智能的“思考”,学界尚无定论。无论如何,大模型都无法绕开人类语言这一中介,其即使从中获得了智能,也只是一鳞半爪,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上限。

当然,具身智能目前也面临着尚待突破的难题。

一方面,具身智能要通过与现实环境的互动来获取智能,但即使一个理论上能够完美感知周遭世界并进行无监督学习的具身智能,也面临着学习效率受环境制约的问题,对于当前零样本学习能力尚不完备的具身智能来说,这将大大限制其发展速度。

另一方面,以仿真环境为依托的具身智能虽然能够藉由计算机仿真出的环境来进行非实时的高速训练,但面临着仿真环境无法完全“还原”现实世界的问题,导致该智能体难以在现实环境中实用化,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出如同大模型训练语料库那样的大规模数据集。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将是具身智能未来发展的关键。

大世界模型:让AI认识和理解世界

2024年3月,谷歌云前人工智能主管、美籍计算机科学家李飞飞创建了一家名为“世界实验室”的初创公司,主要从事开发一种能够理解三维物理世界的AI模型,被称为“大世界模型”。其基本用法是,给定任意图片或文字,AI能够从中提取物体,进而还原出一个完整的三维空间。例如,如果把文学作品输入该模型,用户们就可以进入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中描绘的对角巷,或者刘慈欣描述的三日凌空的《三体》世界;把画作输入该模型,你可以坐进梵高的《夜晚露天咖啡座》,或者站在霍普的《夜游者》酒吧门口,如同一个等待进入的顾客。

与此前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制作的“2D转3D”工具不同,使用“大世界模型”,用户不仅能够在该空间内水平移动,还可以进行纵深移动和视角转换,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全貌,并且这些物体还具备真实世界里的部分物理学特征,包括受阻、碰撞、透视关系等。李飞飞将这种具备认识和理解空间能力的AI称为“空间智能”。

对于一个成立不久的公司,以上还只是早期的演示内容,但仅仅依靠这样的演示内容,该公司便已拿到了2.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仅仅四个月后估值就超过了10亿美元。

“大世界模型”之所以引发关注,在于其直接面对了当前人工智能的一个关键难点:如何令AI认识和理解世界?其与Sora等图文生视频类AI最大的不同点,也在于此。体验过此类AI应用的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完全不符合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其结果或是令人啼笑皆非,或是干脆成了“恐怖片”。这便是人工智能没有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结果,其所做的仅仅是预测每个像素点的数值。

当前,智能体研究的两大领域——强化学习与机器人——都在关注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形成一个足够准确的“世界模型”。这也是杨·勒丘恩等人工智能领域泰斗级学者都在反复强调的,只有解决了构建世界模型的问题,才能真正突破人工智能的训练瓶颈。届时,人工智能能够利用世界模型中的状态表征和动作表征数据进行反复试错,进而找到现实世界问题的解决方案。尽管当前距离这一目标还比较遥远,但李飞飞的“大世界模型”或许可以看作朝向这一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迈出了一小步。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刊于《瞭望》2025年第2期

文章来源:瞭望

3、增长60.6%!骨科机器人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报

2025年1月10日,美国骨科机器人上市公司Globus Medical Globus Medical(NYSE:GMED)发布了2024年全年的初步销售业绩报告,预计2024年全年销售额约为25.2亿美元(约为184.78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大幅增长60.6%。

前序报道:

2024年第4季度财报

Globus Medical公司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初步销售业绩报告,高于预期的增长势头。

公司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额约为6.57亿美元(约48.18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6.6%。这一业绩超出了分析师6.368亿美元的预期。

2024全年业绩

2024年全年销售额预计约为25.2亿美元(约为184.78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大幅增长60.6%。这一显著增长主要归功于与NuVasive的成功合并,以及公司在脊柱和骨科手术领域的持续创新。

2025年展望

Globus Medical对2025年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提供了以下指引: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在26.6亿美元至26.9亿美元之间。

公司亮点

成功整合NuVasive业务,强化了公司在脊柱行业的销售力量和产品供应能力。

2024年推出了创纪录数量的新产品,并实现了使能技术的最高入院装机量。

公司保持强劲的财务健康状况,在InvestingPro获得"优秀"的总体评分4。

股价表现强劲,近期创下88.67美元的历史新高。

公司产品介绍

ExcelsiusHub 机器人手术导航系统

ExcelsiusHub 是Excelsius技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用于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减少对传统X光的依赖,并提高手术效率和患者安全。

产品特点:

导航升级:ExcelsiusHub可以实现实时患者跟踪阵列,设计有专门的钻头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可以灵活配准以适应不同情况;增强安全性:运用阵列偏移跟踪和 DuraPro 振荡系统导航等功能提高导航精度和安全性;灵活配准:ExcelsiusHub自由导航系统可提供成像多功能性,具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流程:使用Excelsius3D自动配准,以优化灵活性和效率;CT 与透视检查相结合,用于术前植入规划和快速术中重新配准;术中二维导航,实现熟悉的透视检查工作流程。规划和成像灵活性:通过术前规划功能、简化的自动配准以及在病例的任何阶段进行无缝 2D 重新配准来优化工作流程;创新仪器:采用 25° 倾斜设计,兼容性强,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视线干扰并实现高效的后台组织;多用户查看和控制:两个 27 英寸高分辨率触摸屏显示器为外科医生和工作人员提供清晰的可视化和同步控制;患者运动追踪:监测标记提供有关患者阵列移动的实时反馈,从而提高导航准确性;DuraPro™ 振荡系统:创新的 DuraPro™ 振荡系统导航旨在实现在钻孔或准备椎间盘空间时清晰的可视化和控制;占地面积小:配备集成式 6 英尺摄像头臂,便于运输和灵活设置手术室,不会干扰其他手术设备。

Globus Medical还表示,ExcelsiusHub不仅适用于脊柱手术,还整合了公司提供的各类器械和植入物,为从颈椎到骶骨的手术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Excelsius 手术机器人生态系统

ExcelsiusGPS系统

该系统将刚性机械臂和全导航功能结合成一个灵活的平台,用于脊柱和颅内手术精确轨迹对齐。

ExcelsiusGPS系统由导航摄像头、机械臂、终端执行器、触屏显示器、机器人基站等组成。

可与任何脊柱手术成像系统兼容。外科医生可以实时可视化、规划和导航患者的解剖结构。

该平台有三个可选的成像方式:术中CT(3D)、术前CT(3D)和荧光透视(2D)。

通过精度监控、力传感技术和主动导航跟踪,外科医生可以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验证手术计划并接收实时导航反馈。

Excelsius 3D移动X射线系统

该系统具有成像适应性、智能和自动化的特点,专为成人和儿童患者的2D透视、2D数字射线照相和3D成像而设计。

三合一成像平台Excelsius3D 将锥形束CT、透视和数字射线照相合并到一个单元中,无需在整个过程中使用多个成像设备。

据公司官网介绍,Excelsius3D 系统中集成了AmpliField 可视化技术,视野比同领域设备大50%。

产品优点:

高品质3D图像:Excelsius3D 配备了内部和外部C臂,它们嵌套在一起并独立旋转,可实现360°旋转,优化了3D图像质量。

广阔的视野:Excelsius3D 拥有43x43厘米的X射线探测器面板,可与X射线源最佳对齐,以提供尽可能大的图像。AmpliField 技术不仅提供了更大的视野,而且还可能减少扫描更长的结构时拍摄的图像数量。

智能位置记忆:只需按一下按钮,Excelsius3D 就可以自动返回到存储的位置,允许快速进行术中成像设置和获取常用位置,而无需重复进行设置。

低剂量:Excelsius3D 的可拆卸X射线网格可根据成像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暴露。

关于Globus Medical

Globus Medical(NYSE:GMED)创立于2003年,是全球最大的脊柱植入物制造商之一。

产品线涵盖脊柱、关节重建、生物制品和创伤系列,其新的业务领域包括成像、导航和手术机器人解决方案。

主打产品是脊椎手术机器人ExcelsiusGPS以及Excelsius3D智能术中三合一成像平台。

2023年2月,Globus Medical与NuVasive宣布,以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1亿元)达成最终收购合并协议。

交易完成后,NuVasive股东将拥有合并后公司约28%的股份,Globus Medical股东将拥有约72%的股份。

文章来源:MedRobot

来源:机器人老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