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祝希娟,这个名字对于当年的电影观众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记忆深刻。1960年,当她还是上海戏剧学院一名青涩的学生时,便因主演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一角而一炮而红。吴琼花,这个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红军女战士形象,迅速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典型银幕形
祝希娟,这个名字对于当年的电影观众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记忆深刻。1960年,当她还是上海戏剧学院一名青涩的学生时,便因主演电影《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一角而一炮而红。吴琼花,这个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红军女战士形象,迅速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典型银幕形象。而祝希娟本人,也因此跻身中国最优秀青年演员之列,开启了她的辉煌演艺生涯。
在《红色娘子军》中,祝希娟将吴琼花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这个角色不仅展现了革命女性的英勇和坚韧,更传递了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相比于另一个当年风靡全国舞台和银幕的女性形象——《白毛女》中的喜儿,吴琼花的形象不但具有革命性,而且具有现代性。喜儿以其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唤起观众对她的同情以及对地主阶级的仇恨;而吴琼花则由受地主压迫的女奴成长为红军战士,代表了中国民主革命历史环境下革命的、成长的、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新喜儿”。她身着军装,为自己、也为所有受压迫者和受剥削者的解放事业而战斗,去创建一个光明的新社会。祝希娟用她的才华和热情,将吴琼花这个形象永远地烙印在了中国电影的历史长河中。
从一开始,祝希娟就以一种深刻而细腻的方式,将吴琼花这个角色的性格、思想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红色娘子军》中,吴琼花从对地主南霸天的深深憎恨,到初入红军队伍时的鲁莽与一心只想报私仇,再到后来成长为冷静果敢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一路的转变,祝希娟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富有层次感。
首次担任电影主角的祝希娟,为了更好地塑造吴琼花这个角色,可谓是下足了功夫。白天,她参加军事训练,亲身体验娘子军的生活,感受那份坚韧与不屈;晚上,她则埋头学习历史,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与风云变幻。她将初生牛犊之气带入角色,赋予了吴琼花鲜明而突出的性格特征和个人印记。那双火一样的眼神,那坚毅的神情,都深深地烙印在了观众的心中,让人难以忘怀。
祝希娟的演艺才华并不仅仅局限于吴琼花这一个角色。她所创造的舞台与银幕形象中,没有一个是雷同的,每个角色都力求是“这一个”。这是一个演员成熟的象征,说明祝希娟的表现力是很强的,创造力是旺盛的。她能够深入角色,挖掘出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将角色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1961年和1979年,祝希娟前后两次扮演了《无事生非》中的佩特丽丝。在描绘这个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少女时,祝希娟既用纵横自如的大笔触勾勒出角色的整体形象,又用细致入微的内心雕琢展现出角色的复杂情感。粗看起来,佩特丽丝聪明、尖利、勇敢、热情,嬉笑怒骂,玩世不恭,仿佛是仗义行侠的女豪杰。然而,她也有尚未唤醒的女孩家的柔情。当她堕入她不肯承认的情网时,便披露出少女的缠绵情意。祝希娟的表演,让这个角色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在话剧《再见了,巴黎》中,祝希娟又用成熟的技法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陶解放。陶解放这个角色既有男孩子的直爽豪放,又有女孩家的柔情敏感。她表面上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嬉笑怒骂,但内心却有着情窦已开的少女情怀。祝希娟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尽力挖掘出角色性格的各个侧面。她既把握住了陶解放假小子的个性,又展现出了她女性的温柔。这种对角色性格的精准把握,正是陶解放形象丰满、感人的关键。
祝希娟同志对于艺术创作,从来都不满足于对剧本、人物的粗浅认识。每个角色,她都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做一系列案头工作,翻阅大量形象资料。她深知,只有深入了解角色,才能更好地诠释角色。除此之外,她还非常重视体验生活,认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拍摄《红色娘子军》前,她去了海南岛,在那里生活、练武,和当年的儿童团长及娘子军连长在一起,从她们那里了解到了不少丫头出身的女兵的情况。这些真实的体验,为她塑造吴琼花这个角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在艺术创作中,祝希娟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为了追求艺术的真和美,她从不怕吃苦。在《再见了,巴黎》的演出中,需要一只狗作为角色。为了把它训练成符合剧情要求的角色,为了和它建立深厚的感情,祝希娟不怕脏、不怕苦,亲自训练它,和它形影不离,有时甚至跟它睡在一个房间里。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和敬业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祝希娟,不仅演技出众,还对自己在银幕上的形象有着独到的见解。她特别喜欢自己设计发型、服装,认为这方面的造型对创造人物形象关系极大。每当翻开过去的演出日记,她总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那些难忘的拍摄经历,尤其是拍摄《青山恋》时,赵丹同志对她的帮助,让她至今难以忘怀。
赵丹,这位表演艺术的大师,对角色的内、外部性格化有着极高的要求。他塑造角色时,总是从演员的外部造型开始入手。当祝希娟扮演山雀这个角色时,赵丹导演亲自上阵,指挥理发师为祝希娟剪发。剪刀在发丝间飞舞,越剪越短,最后祝希娟的发型完全与男孩子相仿。赵丹还特意让祝希娟穿上男孩子的对襟褂子,将裤腿卷到不能再往上卷的程度。这一系列外部造型的改变,让祝希娟心中的人物突然活了起来,她仿佛找到了角色的灵魂,觉得自己完全解放了。最终,她成功地塑造了那个假小子山雀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3年,深圳在成为经济特区之初,人才奇缺,对外招聘。祝希娟以此为契机,携丈夫、儿子举家南迁,以娘子军的坚韧精神投身于深圳电视台的筹建工作。那时的深圳,一切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条件艰苦,但祝希娟却满怀热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1984年1月1日,深圳电视台正式诞生。从筹建到正式开播,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开播那天,祝希娟从上海邀请了很多明星,在香蜜湖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开台晚会。回忆起那晚的盛况,祝希娟依然历历在目:“当时省里的领导都来了,我还把跟我关系好的导演、明星也请来了,像朱逢博、达式常、游本昌、吕念祖等人。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出场费,就是演个节目,吃住一下、玩一玩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无线电台也派了刘德华、吕方等3人参与深圳电视台开台晚会的联欢表演。祝希娟还清楚地记得,刘德华那时在TVB学员班,还没出名。他们三个人白天就到了深圳,祝希娟问他们是想休息一下还是随便到处转转,刘德华就像小孩子似的,兴奋地说:“不要休息,让我去坐坐过山车,我们在香港忙得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玩。”那时候的香蜜湖有一个游乐场,里面的过山车让这位未来的巨星心里痒痒的。当晚,这三位年轻演员代表香港为深圳电视台开播演唱了一首歌曲。由于主持人不够,祝希娟还临时客串成了深圳电视台第一位节目主持人,宣布深圳电视台正式播出。
1984年底,深圳影业公司在陈荒煤等人的帮助下正式批准成立。此后,祝希娟的重心一是放在投拍影视剧上。1989年,深圳电视台艺术中心成立,祝希娟任中心主任,7年间完成了20多部电视连续剧。她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对于祝希娟来说,吴琼花这个角色是她电影事业巨大的转折点。她感慨地说:“我很幸运,从此能在电影、电视舞台上施展出自己。演吴琼花也是向英雄学习的过程,让我顽强地做很多事情,包括45岁后在深圳的开拓,都是一直学习红色娘子军精神,永远向前进,不后退。‘十年’虽被彻底否定,但吴琼花成就了我!”
1998年,祝希娟从深圳电视台退休,但她并没有停止对电影艺术的追求。此后,她一直从事电影艺术事业,为中国的电影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谈及自己的艺术生涯,祝希娟感慨万分:“我把每个角色都当作艺术去创作,而不是当作赚钱的工具。”她的作品也印证了这一点,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她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祝希娟,这位电影界的巾帼英雄,用她的才华和努力,书写了一段属于她的传奇人生。
来源:细看历史三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