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频发,希望不再有人祸

360影视 2025-01-14 09:11 2

摘要:今天是2025年1月14日,进入2025年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在全国范围10个地方共发生了11次地震(日喀则市定日县2次)。

今天是2025年1月14日,进入2025年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在全国范围10个地方共发生了11次地震(日喀则市定日县2次)。

1月2日10时01分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北纬38.40度,东经106.22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1月5日23时37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北纬41.77度,东经81.58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

1月6日14时13分在河北邯郸市磁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33度,东经114.20度。

1月6日23时26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纬33.40度,东经87.05度)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1月8日15时4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79度,东经97.51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1月10日20时31分在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北纬36.16度,东经111.23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1月12日05时41分,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北纬:38.41度,东经:106.23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

1月12日05时42分,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北纬:38.43度,东经:106.29度)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

1月12日09时54分,在河北沧州任丘市(北纬38.58度,东经115.98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1月13日20时58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5.0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日10时01分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北纬38.40度,东经106.22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目前,尚未接到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报警。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5日23时37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北纬41.77度,东经81.58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6日14时13分在河北邯郸市磁县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33度,东经114.20度。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6日23时26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纬33.40度,东经87.05度)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北京时间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8日15时4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79度,东经97.51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10日20时31分在山西临汾市尧都区(北纬36.16度,东经111.23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据宁夏地震台网测定,1月12日05时41分,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北纬:38.41度,东经:106.23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1月12日05时42分,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北纬:38.43度,东经:106.29度)发生2.5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12日09时54分,在河北沧州任丘市(北纬38.58度,东经115.98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13日20时5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8.45度,东经87.52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小知识1:地震的形成原因

地震是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其次是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陷落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小知识2:遇到地震怎么办?

室内避震:如果你在室内,应立即躲到结实的桌、台等家具下,或到空间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品保护头部。避免使用电梯,不要靠近窗户、外墙和门,也不要尝试逃跑。

室外避震:如果你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树木、街灯和电线杆,尽量跑到空旷的地方。

公共场所避震:在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应躲在坚固的物体旁边,如柱子或大型家具。避免拥挤,保持冷静,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驾车时避震:如果你在开车时遇到地震,应尽快减速并停车,避开桥梁、隧道、高架道路和交通繁忙的路口。留在车内,直到震动停止。

震后行动:地震停止后,应注意余震的可能。检查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小心行动,避免受伤。如果被困,应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尽量发出信号寻求救援。

中国是20世纪因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20世纪以来,全世界死亡人数前十位的大地震里,有三场发生在中国,它们分别是1920年甘肃海原(现划归宁夏)大地震,死亡27.3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死亡24.3万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亡及失踪8.7万余人。它们让中国成为20世纪以来因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度。

中国的陆地区域主要由4大陆块、6大造山系和5个对接带构成。它们是若干个古代板块碰撞拼合的产物,正是这些古老的陆地单元之间龃龉不断,才让这片土地饱受地震之害。

中国的陆上地震高发区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区性,大致以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为界,与我国一二级地势阶梯的分界线东段高度重合。

无论如何,我们和地震将会继续共生下去。我们无法避免地震,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挽救生命。

一是建设密集的监测站收集地震数据,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在震后及时将警报传递给周围的人,可以利用地震波传递的时间差,拯救更多生命。

二是制定更科学的建筑抗震规范,将房子建得更结实,让更多的建筑屹立在下一场地震结束以后,从而拯救更多生命。

古人如何看待地震?

1、“阴阳平衡”之说

古代人对于天灾人祸,无法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只能归咎在封建迷信之上。

最早有西周伯阳父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就是认为地震产生是由于自然界的“阴阳失衡”,而导致了天地之气乱了秩序。

《易经》中解释“阴阳失衡”:阴阳尽而四时成,刚柔尽而四时成,阴阳相会,万象乃生。阴伏而不能出,阳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上面古文的大致意思是,地震是因为这自然界的阴属性太多而无法散出去,阳属性太少而没办法产生,阴盛阳衰导致了地震。

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这种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所谓的“阴阳之说”,不过存在于古人的幻想之中,并无任何科学依据。

2、“朝代灭亡”之说

西周的那场地震导致了“三川竭”,太史伯阳甫便认为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周朝将要覆灭的征兆。太史伯阳甫的“朝代灭亡”之说,也是建立在“阴阳平衡”之说的基础之上。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

所谓的阴盛阳衰,其实是暗指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因此,太师伯阳甫认为地震是朝代灭亡的征兆,原因在于他看到了褒姒乱国,却无能为力,感性地将天灾和朝代灭亡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即便没有地震,西周灭亡也是迟早的。

3、“君王德行”之说

古代,除了上述的两种说法,地震产生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帝王做错了事而引起天灾。通常地震之后,皇帝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或者进行祭祀,或者开仓放粮,或者想别的办法来趋吉避凶。

比如,汉成帝年间发生地震,成帝认为是自己的过错,还发了一张自省书,“盖闻天生众民,不能相治,为之立君以统理之。君道得,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人君不德,谪见天地,灾异娄发,以告不治。朕涉道日寡,举错不中,乃戊申日蚀、地震,朕甚惧焉。公卿其各思朕过失,明白陈之。”

大致意思是,地震发生都是我一人的过失,是我这个当皇帝的德行不正,才导致失道寡助,让黎民百姓跟他一起遭罪。而他解决地办法,就是反省一下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改掉错误来得到上苍的原谅。

天灾人祸:汉语成语,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

很多时候,天灾虽然不可避免,但是人祸是可以避免的。特别是当发生了天灾,如果应对不对,人祸也会随之而来。

来源:晴空万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