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前,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马正兰作为负责人,在教授龙雨的指导下,带领“‘氮’刀直入,安‘甲’落户——新型改性Zr(OH)4催化剂的研发应用”项目团队荣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
黄浦江畔,创潮迭起。
不久前,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马正兰作为负责人,在教授龙雨的指导下,带领“‘氮’刀直入,安‘甲’落户——新型改性Zr(OH)4催化剂的研发应用”项目团队荣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
“我们会继续投身科技创新,对接用户需求,助力我国化工行业绿色发展,为共建绿色中国保驾护航。”团队成员陈明富表示。
学以致用:革故鼎新,安“甲”落户
N—甲基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甲基化修饰手段,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在选择甲基化试剂时,无毒且环保的甲醇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业界青睐。
“甲醇分子结构稳定,化学反应难以自发进行,因此需加入多相催化剂催化反应发生。”马正兰说。
目前,行业生产使用较多的催化剂大多存在负载材料价格高、催化反应效果差、适配底物种类少等问题。针对这些困扰企业很久的问题,马正兰团队萌发出一个念头:“或许可以尝试运用化学原理和知识,设计出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催化剂,解决行业‘痛点’。”
基于曼尼希反应原理,马正兰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使用改性Zr(OH)4作为多相催化剂用于N—甲基化反应,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处理手段等策略弥补传统催化剂的不足。
在材料方面,Zr(OH)4展现出绿色无毒、可循环利用以及成本低廉的显著特性,能够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工艺层面,“氧促进”战略构成本项目的关键创新之一,通过引入氧气,实现甲醇的直接氧化生成甲醛,从而有效降低反应活化能,且反应条件更加温和。
“除医药外,大约有30%—40%的精细化工企业生产涉及N—甲基化反应。我们也计划将现有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底物拓展,将其应用到更多胺类产品的工业化当中去。”马正兰介绍。
实验创新:夜以继日,千锤百炼
自大一开始,马正兰就加入了龙雨教授的科研团队。之后,她以校创项目为契机组建团队,吸纳了来自不同学院的14名学生,投身于新型催化剂的实验和筛选。“化学化工学院和萃英学院学生负责研发,管理学院学生负责财务和营销,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生负责后期建厂。”马正兰说。
在实验过程中,团队遇到过很多难题,比如催化剂失活等。“每种选定的催化剂都需要经过上百次的实验,空气、温度和压力的一点点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实验结果。”马正兰说。
组会是总结复盘的关键阶段。“每周的例会上,我们都会汇报本周内容以及下周计划。”马正兰认为,清晰的工作计划不仅能确保所有团队成员对项目理解一致,也让大家从繁杂的事务中理清头绪,更有信心长期坚持下去。
历时3年,经过800余次实验,筛选近百种催化剂原料,最终确定以Zr(OH)4作为基底,并完成了改性设计。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发表相关高水平论文5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9项,与3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赛场角逐: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摸着石头过河!”“运气占一半。”这是马正兰和陈明富对比赛的一致感受。“我们初赛和复赛的名次都不是很靠前。站上总决赛的颁奖台时,内心的激动与自豪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马正兰回忆说。
面对几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评委,如何在10分钟内将3年的成果娓娓道来,这是一项挑战。“国赛那几天,我们每晚就睡几个小时,一直在美化PPT。”马正兰作为答辩问答环节的主力,每天晚上都会加班,反复推敲方案,试图将每个细节做到尽善尽美。
答辩台上,两名学生侃侃而谈,配合默契;赛场之下,师生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校团委的汤卫国老师作为随行指导,一直陪我们背稿子到凌晨。”陈明富说,这个金奖不仅是对团队多年研究和努力的肯定,同时也是未来科研道路上追求创新与卓越的鞭策和激励,“青涩的理想总是需要不断磨砺才能开花结果”。(本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陈曼 周雪娇)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