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Transformer模型视角下人工智能专利客体审查逻辑探究

360影视 2025-01-14 14:37 2

摘要: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简称“国知局”)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文中提及了关于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所涉及的客体界定问题。过往,众多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方案因被视为算法或抽象思维规则,缺乏直接的技术属性,未能满足专利法对于“技术方案”的界定标


作者 | 杨思雪 赵宇

金山云IPR

目次

一、Transformer专利国内驳回逻辑回顾

二、中美专利审查制度分析

三、AIGC专利客体逻辑审查的最终探索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简称“国知局”)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文中提及了关于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所涉及的客体界定问题。过往,众多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方案因被视为算法或抽象思维规则,缺乏直接的技术属性,未能满足专利法对于“技术方案”的界定标准,故而被排除在专利法的保护范畴之外。但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显著超越了传统的界限,不再仅仅依赖于人脑的思维模式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相反,它涉及更为复杂、动态的自我适应与进化机制,展现出从海量数据中持续学习、自我优化的卓越能力,其过程和结果往往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这就使得原有的专利客体判断标准逐渐显得捉襟见肘。

譬如在美国授权而在中国被驳回的“Transformer案”[1],该案所提到的技术正是2017年谷歌 Vaswani等人发表的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中所论述的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模型,这种模型具有强大的序列处理能力、高效的并行计算效能和卓越的性能表现,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推动了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发展,OpenAI的GPT,Meta的Llama以及一众主流的大语言模型自此生长起来,Tansformer成为了今天“大模型”繁荣背后无可争议的根基[2]。既为根基,谷歌对Transformer的专利布局颇为全面,全球范围内公开的同族专利达74项,其中多项已在各国获得授权。然而,其在中国的一项同族专利申请(CN110192206A)却遭国知权局驳回,理由是不符合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目前该案正在复审),这一现象凸显了我国在大模型专利审查上的独特立场,但面对高度进化、技术密集的人工智能创新,我国现行专利法中关于专利客体审查的既有标准,其适用性与适应性不禁令人深思。本文依托这一典型案件,深入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审查制度,以期为我国专利审查体系的优化与革新提供有益参考。

一、Transformer专利国内驳回逻辑回顾

Transformer架构含编码器和解码器,编码器转换输入为特征向量,捕捉信息;解码器基于这些向量生成目标序列。谷歌公开专利(CN110192206A)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界定。

此申请经过多次答审,最终被驳回的原因是审查员认为该申请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方案,不符合《专利法》第2条第2款的规定,在多次审查意见中,审查员均围绕着以下几点进行论述:

1. 在技术问题上,该方案未限定具体的应用领域,且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非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问题。即使在两次答审中权利人都进一步限定了神经机器翻译系统、语音识别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等多个应用场景。但是权利要求1并未详细记载在具体领域如何应用该注意力序列转换神经网络的内容,所解决的问题不能反映出使用该注意力序列转换神经网络能够解决哪一具体应用领域的何种实际的技术问题,其解决的仍然是神经网络本身的问题,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问题。

2. 在技术手段上,该方案采用的技术手段非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手段。本方案采用的方法是:“在编码器中设置了编码器自注意力子层,在该注意力子层中应用自注意力机制,通过自注意力机制生成序列中各个输入位置各自的输出,从而得到输入序列的编码表示,解码器接收该编码表示后生成输出序列”其本质上是一种数学算法处理,是对神经网络结构构建的计算过程的改进,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手段。

3. 在技术效果上,该方案未体现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性能进行改善,未产生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效果。虽由计算机实施,但是仅通过公知的计算机硬件、存储设备执行神经网络算法,并未体现算法特征与计算机、存储设备等的特定技术关联,没有改进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性能,仅实现了使得网络的操作更容易并行化进而提高神经网络的转换效率和性能,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效果。

二、中美专利审查制度分析

1.我国专利客体审查逻辑

根据《专利审查指南(2023)》,针对包含算法特征或商业规则和方法特征的发明专利申请客体的审查,我国采用正反视角两个维度展开论证:一是依据《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进行排除式审查,二是依据《专利法》第二条从正向角度判断是否属于可授予专利权的范畴[3],判断时技术特征与算法特征不应割裂,需要整体考虑。具体内容如下:

在本案中,审查员的审查逻辑并未提及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而是一直紧密围绕专利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展开,审查员一直坚持认为方案所解决的问题是神经网络本身的问题,并不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问题,方案的关键手段也是对神经网络本身的计算过程,并不属于专利法意义上的技术手段,最终实现的技术效果如“降低训练、推理时间”、“降低计算资源消耗”是算法本身优化获得的,与计算机系统无技术关联也未对计算机系统性能有改进。整体思路基本符合专利审查指南对于涉及深度学习、分类、聚类等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的改进的审查逻辑。

在答复过程中,谷歌公司为克服客体问题将权利要求限定了应用领域、输入、输出数据,但审查员认为并未体现神经网络与具体技术领域如何结合,各步骤没有体现出其手段与应用领域存在技术关联。基于该审查逻辑,对于可应用于多个领域的通用模型算法,必须限定具体应用领域,且要在权利要求书中明确且详细记载模型算法与具体应用领域结合的具体步骤方才能克服客体问题,但专利审查指南中似乎并未对相关技术与具体应用领域结合时所描述的详细程度有所规定。

2.美国专利客体审查逻辑

结合谷歌Transformer专利来看,通过检索该专利在USPTO的审查历史,我们发现这个专利在审查阶段并没有被指出过客体问题,而仅仅是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被指出了创造性问题,申请人通过一次修改和答复,即被授权。这说明美国审查员认为权利要求是通过了专利客体适格性审查的。我们试着按照USPTO当前的审查指南来对本专利进行一下专利客体适格性判断。

首先,在步骤1中确定权利要求是一种过程。然后进行到步骤2A的第一阶段,由于权利要求中包括训练神经网络,属于抽象概念,那么在审查时会判定权利要求指向司法例外。接下来是步骤2A的第二阶段,权利要求是否引述了附加要素将司法例外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判断,此部分结合说明书可知,该方案可以应用于神经机器翻译系统、语音识别系统、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图像处理系统等具体的实际的应用场景下,通过“在编码器中设置了编码器自注意力子层,在该注意力子层中应用自注意力机制,通过自注意力机制生成序列中各个输入位置各自的输出,从而得到输入序列的编码表示,解码器接收该编码表示后生成输出序列”。由此可知,输入数据可以是音频数据、单词序列、电子病历的数据序列、图像数据等,输出数据分别是转录、翻译、预测治疗的方案、上下文的图像等。通过本方案能够更好地处理序列数据,具有更好的并行性能和更短的训练时间。因此实现了向具体应用的转化,满足了专利客体适格性要求。

通过分析本案我们可以得知,在该案审查时,美国在客体适格性审查中并不强制要求在权利要求中明确限定应用场景,更没有要求每一个步骤都体现与应用领域存在的技术关联。美国最新公开的针对人工智能客体的审查指南也并没有对该点予以明确,只是通过示例简单对人工神经网络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程度不同给出的审查结论不同予以展现,但是并未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过程加以展开,亦未给出判断结论,也未对与实际应用结合需具体到何种程度进行明确。

三、AIGC专利客体逻辑审查的最终探索

本案之所以在美国成功获得专利授权,而在中国却遭遇驳回,其根源在于两国专利审查标准的差异,深刻揭示了专利制度在适用上的地域差异及其背后的复杂考量。具体而言,美国专利审查体系对专利申请并不强制要求详尽阐述在具体应用领域中的实际操作步骤,而我国在本次审查中,明确指出了该专利因缺乏针对具体应用领域的详细步骤描述而被拒绝。更深层次地分析,考虑到Transformer模型在AIGC领域的核心地位,审查员的出发点可能在于防止过于宽泛或抽象的专利授权,从而保护公共利益, 避免后续对我国相关技术的自由发展与创新构成潜在限制。从严格遵循我国现行专利审查制度的角度来看,审查员的决定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中美两国在针对同一方案的专利授权上存在较大差异,再叠加AIGC技术的迅猛发展态势,共同催生了一个亟待探讨的新议题:这类开创性、基础性的技术是否应当获得专利权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变革,我们正逐步从弱人工智能时代迈向强人工智能时代,届时申请人请求专利保护时是否仍需要将“强人工智能”被迫缩小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至某一具体应用领域的“弱人工智能”才能换得专利保护?

此外,专利制度虽源自国外,但经过我国多年的本土化调整与优化,已逐渐发展成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保护体系。随着AIGC技术的蓬勃兴起,我国研发创新活力空前高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示,过去十年间,中国提交了超3.8万份AIGC专利申请,是同期美国提交申请数量(6276份)的约六倍,这一背景下,如何平衡专利保护与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是否应当根据技术发展对专利审查制度进一步调整,以适应AIGC时代的技术创新需求,确保那些具有深远影响的基础性技术能够得到应有的专利保护,同时又不妨碍技术的广泛传播与持续进步,并进一步激活专利运营市场,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与审慎决策的议题。

注释(上下滑动阅览)

【1】申请号/专利号:201880007309X

【2】https://zhuanlan.zhihu.com/p/609113785,2024年12月27日最后一次访问.

【3】https://www.uspto.gov/initiatives/artificial-intelligence/artificial-intelligence-reports,2024年12月27日最后一次访问.

【4】https://www.wipo.int/zh/web/patent-analytics/generative-ai,2024年12月27日最后一次访问.

作者:杨思雪 赵宇

编辑:Sharon

来源:知产前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