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0年6月,经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学院在北京成立,是中科院直属的大学本科院校,先后从中科院生物学部、地理学部及有关研究所、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中选调教职员工。马秀山任院长,米秀山任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任名誉院
中科院生物地学学院在眉县
作者:穆生富
1960年6月,经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学院在北京成立,是中科院直属的大学本科院校,先后从中科院生物学部、地理学部及有关研究所、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中选调教职员工。马秀山任院长,米秀山任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任名誉院长。办公室主任姜採樵、教务处主任林善西、教务科长吴德舜、总务处主任汪光泽、总务科长曹振山、人事科潘忠国等教职工50多人,借用北京市中关村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部分房屋办公,当年9月,学院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基本齐全,但大学招生工作早已结束,于是,经有关方面批准,生物地学学院从中科院有关学部、研究所及其它不同渠道招收了200多名学生。
当时,国家正处在经济非常困难时期,北京市的物资供应特别是粮食供应异常紧张,中央决定从北京市向外疏散单位和人口,中国科技大学迁到了安徽省合肥市,生物地学学院在京立足未稳,已定在迁之列,往哪里去?陕西省科学院张秘书长说可以迁至陕西。于是,1960 年11月13日,生物地学学院包了火车几节车厢,把教学设备、体育器材、办公用具、厨房用品等都搬进车厢,师生人和行李都进入车厢,浩浩荡荡迁到了西安市,暂住建国路省委招待所,一个月后12月14 日又迁至宝鸡专区武功县杨凌镇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当时,正是周眉合县时期,在周至县委任职的原眉县县委副书记冯世英有意要生物地学学院迁往齐镇,于是他找到生物地学学院办公室主任姜採樵,商谈后,决定生物地学学院迁至齐镇。
1961年1月24日(农历腊月初八),马秀山院长带领生物地学学院的师生们和一些仪器设备从杨凌乘火车至杜家村站下车,大家背着被褥,手提行李,成群结队徒步南行,到了渭河岸,冬季河水很小,岸边生产队在河上搭建起近两米宽的简便浮桥,大家在上面行走,人多桥体稍有晃动,许多人有点胆怯,特别是在城市长大的人小心翼翼挪步前行。到了首善街道,首善公社党委、管委组织机关干部和群众,打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毛席万岁”、“热烈欢迎北京来的客人”、“热烈欢迎从毛主席身边来的人”等横幅欢迎生物地学学院的师生们。
首善街道的群众和各商店的营业员,站在街道两旁和门店前,抃掌欢迎一群穿着朴素、大方、整洁的棉制服的北京客人。这些师生们在首善街食堂(餐馆)里吃了午饭,从首善街西进,至红旗渠转向,沿红旗渠东岸南行。他们人人精神饱满,个个有说有笑,特别是首善街低矮的面铺和沿途群众居住的老旧房屋,以及红旗渠两岸一望无际的麦田,和一些绿油油的油菜,吸引着他们这些从大城市来的师生们的眼球。特别是王长官寨大队的树上,栖息着遮天蔽日的乌鸦,使他们驻足不前,惊叹不已。虽然是寒冬腊月,但这些对他们都有许多新鲜感。
好客的齐镇人民公社机关和镇区群众,很热情、很支持,他们腾出部分办公室和住房,让生物地学学院的师生们办公、住宿。宋曙如等教职工和余述文、梁永强等男女学生分别住在群众家里。群众把正街一座古庙清扫得干干净净,一部分男学生住在那里。马秀山院长等学院领导和一部分师生住进陕西林业学校。生物地学学院在齐镇安顿就绪,不久就放了寒假。春节过后,1961年3月上旬师生陆续返校,9日(农历二月初四)正式上课。学生4个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体育等基础课,师生们虽然居住分散,但上课、就餐和其它集体活动都在林业学校。
生物地学学院的教职工和学生来自北京、河北、河南、福建、江西、东北、上海、重庆、广西、浙江、江苏等全国各地,北京的居多,他们和群众住在一起,经常交谈、交流,讲述北京和全国各地的新鲜事和国家突飞猛进的建设成就,以及国际形势等等。周日或饭后,他们男男女女,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在齐镇街道散步、游玩,或进百货商店购物,或去食堂餐饮,或到理发店理发,或入烟酒副食门市部买烟和糖果,热闹非凡,给当地带来了新鲜、生机和活力,促进了这个农村集镇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及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初春他们三三俩俩行走在齐镇周边生产队的大路上,偶见雪白的杏花和梨花、粉红的桃花、红白相间的苹果花,春末夏初漫步在田间阡宿小道上,踏青赏花,观看金黄的油菜花、紫红的苜蓿花和挂在枝杆上一串串青绿的豌豆角以及绿海麦田,各种各色的花儿香气四溢,扑鼻而来,心旷神怡,留连忘返。他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赞美眉县的话语不绝。
生物地学学院对眉县,特别是齐镇地区的文化传播,影响很大。周末的晚上,师生们组织舞会,跳交谊舞,有时也唱歌,活跃生活,首先带动了林业学校的师生们也跳交谊舞。镇区的干部、职工、居民,周边生产队的年轻男女社员,有时也去观看,他们由看不惯到逐渐习惯,后来,也有人学习跳交谊舞的。
学院组织学生赴秦岭北麓的营头公社铜峪村山上,参观眉县最早的工矿企业——眉县石墨矿。目睹了工人从山洞里把石墨块拖出来,运到厂区研磨,制成石墨粉的全过程。当他们看到工人们一个个脸、手都是黑的,变成了刚果黑人,对他们无不肃然起敬。途中,大家还观看了农家小院和矮化葡萄园。他们观看眉县农村和农业果业,开阔了眼界,收益非浅。
6月上旬,眉县农村的小麦陆续成熟,党委、政府号召机关干部和学校的师生下农村帮助农民收小麦。夏收龙口夺食,正是农民紧张、忙碌的季节。生物地学学院的师生们,响应号召,到齐镇公社党西生产大队,支援夏收割小麦。金黄色的麦田看不到边,在微风的吹动下,时起时伏,波浪滚滚,一股清馨的气味扑鼻而来。在大城市长大的学子大开了眼界,大家和社员群众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和群众共同劳动,在生产队集体食堂吃饭,晚上回齐镇住宿。大家一连干了三、四天。当时多数学生不会拿镰刀,手打起了血泡。有的拾麦穗、有的抱麦捆堆放在一起,一捆小麦几十斤重,抱起来沉甸甸的,麦芒把师生们的脸和手扎得起了许多红点点。大家干得汗流浃背,但都咬紧牙关,争先恐后,无人叫苦叫累。他们为支援眉县农村夏收贡献了力量也经受了一次农业劳动的艰苦锻炼。
1961年夏初,全国自上而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年初制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7月19日,生物地学学院宣布停办。学生听了文件传达以后感到失落和遗憾,哭成一片。这是党中央的决定,必须服从大局。此后,学生解散分流,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回到北京,一部分学生回到原籍,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眉县。
同年8月,周眉分县,眉县建制恢复,(9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眉县人民委员会先后将生物地学学院的学生余述文、任佩恩、郭道进、蒋玉珍、张秀芬、胡娟、陈瑞阁、吕宝炎、吴克强、周梅芳、石崇杰、和云哲、张俊玲、陈瑞华等近20人,分别安排到眉县金融、商业、供销、教育、文化、食品企业和工业企业等系统工作。把少数年龄较小,且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如岳兰英、田秀云、孙垂钟、陈在栋、黄治英、徐传藻、霍诗惠、梁永强等8人,8月下旬开学时,插入眉县中学高中二年级就读。这8人中,在眉县中学未毕业或毕业后回原籍的4人,考入大学的2人,留眉县工作的2人。同时,生物地学学院教育处主任林善西、文化课教师王道誉、李夷、温冠治、杜光远、陈永等6人调到眉县中学任教。
生物地学学院停办以后,于眉县齐镇进行体制改制,由教学单位转变成科研单位,易名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1961年9月3 日,中科院生物研究所从眉县齐镇迁至周至县城,与在周至县的陕西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合并,仍称“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1962年5月,驻地周至县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与驻地武功县杨凌镇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合并,姜採樵等去杨凌水土保持研究所;汪光泽、潘忠国等人去了西安微生物研究所。5月14 日宋曙如、王恕蓉等2人分流到眉县中学,倪克瓒、于逎霜、曹振山、张振明、许元兴等5人分流到眉县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公室、县公安局、县运输公司等单位工作。
眉县中学先后两次来了8名高学历、高水平的大学教师,充实了眉中任课教师队伍,对促进眉县教育发展,促进眉县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学生李晓春回到东北某地农村,不久,在眉县横渠机械厂工作的生物地学学院学生吕宝炎和其结婚,她又返回眉县,落户于横渠公社横渠大队东堡生产队,成了农民。
中科院生物地学学院留在眉县工作的教职工和学生约30多人,他们远离家乡、在眉县各条战线的普通岗位上,多数都是单位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担任着领导职务。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眉县。有的工作了十年、二十年后调回原籍或外地,有的英年病逝在眉县工作岗位上,有的工作到退休,汗洒眉县,根植眉县,叶落眉县,子女成了眉县人。
宋曙如先生近照(2024年11月3日92岁)
来源:小加杂谈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