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亿千瓦!中广核公布

360影视 2025-01-15 16:58 1

摘要:“清洁能源在运装机突破1亿千瓦,‘伏羲一号’等一批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取得突破,老挝清洁能源互联互通大基地正式开工,中广核首套质子治疗系统成功下线……”这是记者于1月13日举办的中广核2025年度媒体通报会上获得的消息。

“清洁能源在运装机突破1亿千瓦,‘伏羲一号’等一批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取得突破,老挝清洁能源互联互通大基地正式开工,中广核首套质子治疗系统成功下线……”这是记者于1月13日举办的中广核2025年度媒体通报会上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2024年以来,中广核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核能、核燃料、新能源等产业板块稳健发展,高质量完成了全年重点目标任务,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全年上网电量超3600亿千瓦时

​电站运营业绩创历史最佳

通报会上,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李历透露,2024年,中广核持续加大主责主业发展力度,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广西防城港建成投产,境内新能源新增装机1153万千瓦。截至目前,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装机已突破1亿千瓦,全年实现上网电量超3600亿千瓦时。

李历介绍,2024年中广核电站运营业绩创历史最佳,28台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86%的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境内新能源风电发电小时数高于行业平均5%以上,设备可利用率保持高端稳定。

其中,作为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自1994年投入商运以来保持安全稳定运行30年,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千瓦时,占香港社会用电量的1/4,为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贡献清洁电力。

在建机组方面,2024年8月19日,浙江三澳核电3、4号机组、广东陆丰核电1、2号机组以及山东招远核电1、2号机组同批次获国家核准,至此,中广核在建核电机组数量达16台,其中14台采用“华龙一号”,已形成多基地、多机组同时在建格局。

“中广核工程还负责华能山东石岛湾扩建工程一期2台机组的设计总包和设备成套,同时推进核电机组建设数量达18台。”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宁小平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核电版“造楼机”等先进建造技术,正在各个核电建设现场推广使用,助力“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

“2024年,先进建造技术新增应用累计达30项,我们也首次实现数字电站交付。”宁小平介绍,随着中广核“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中广核工程同步移交一台全面集成项目设计、设备制造、建安、调试等全周期数据信息的数字孪生电站,并在行业内首次建立与现场实体一致的三维竣工模型,为后续机组运维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数智化支撑。

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上新”

中老跨境互联互通标杆工程开工建设

近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大范围降雪,中广核于2024年打造的新疆和田洛浦万亩光伏治沙项目上,覆绿完成的万亩绿洲一片银装素裹。光伏治沙模式的推进,成为中广核坚持融合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

“2024年中广核境内新能源实现上网电量近900亿千瓦时,全年绿电交易电量超过120亿千瓦时。”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胜利向记者介绍,中广核积极布局“新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提炼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商业模式,打造差异化优势,全年新增装机容量1153万千瓦,一批示范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据了解,2024年以来,中广核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上新”:广东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投运,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在蔚蓝的大海中实现“海上‘生绿电’,海下‘鱼满舱’”;山东莱州60万千瓦“盐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通过“盐光互补”新型复合产业模式成功打造“一地多用”标杆示范工程;在河北武安、云南董干、宁夏宁东等地成功打造了一批“矿山修复”“茶光互补”“氢氨醇”融合发展项目,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此外,中广核境外新能源持续深耕“一带一路”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24年实现了老挝、南非、泰国等新国别的战略突破,逐步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中国广核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方立奎介绍,老挝北部清洁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式开工,二期项目成功签署开发协议,中广核携手超过70家中老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将老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内广阔的电力需求有机结合,打造跨境互联互通标杆工程。南非TFC光伏项目开工建设,成为中国企业在南非开发投资的首个光伏项目,打造了央企“抱团出海”的典范。

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的同时,中广核充分发挥产业链整合能力,将国内先进技术和产能优势带到海外。截至目前,中广核境外清洁能源控股装机容量超过1400万千瓦,累计为16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超过3300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成功将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带入马来西亚、老挝、南非、巴西等国家,累计带动近1.6吉瓦的光伏和风机设备“走出去”。

研发金额投入达59.5亿元

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多点开花

2024年3月,中广核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合作伙伴共建新兴产业。据统计,中广核目前已累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超17000家企业共同高质量发展。

一家龙头企业、数条产业链,链接其中的关键元素是科技创新。

“2024年中广核投入研发金额59.5亿元,投入强度达3.8%。”李历表示,中广核持续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先进核电原创技术策源地”获批列入国务院国资委第二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名单,在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分别围绕核能、新能源、核技术和数字化布局的三大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依托长三角新兴产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中广核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和睦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华龙一号”、VVER机组、高温气冷堆等30台不同技术的核电堆型中,实现了二代、三代、四代核电技术和堆型的应用全覆盖。

“在原有核电控制系统优势赛道的基础上,我们着力加速能力外溢,自主研发新能源风机控制器L7000实现大功率风机控制器海陆双应用。”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永滨表示,L7000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取得海上、陆上大功率机组双应用240证书的国产风机控制器,有力提升了新能源风机控制器国产化、自动化的水平。

在非动力核技术应用领域,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学飞表示,中广核技聚焦“更美丽、更安全、更健康”三个方向深化布局,加速器制造业务和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拓展。中广核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在四川绵阳建成,联合70余家供应链伙伴开展产品研发和工艺升级,完成首套质子治疗设备下线,并具备交付用户安装调试的条件,不断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国产供应链建设。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