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办好北京国际非遗周。记者注意到,今年多个界别政协委员带上提案,为做好北京非遗保护传承出谋划策。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办好北京国际非遗周。记者注意到,今年多个界别政协委员带上提案,为做好北京非遗保护传承出谋划策。
白琳:建议打造北京非遗网站及数据库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白琳表示,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加快建设北京非遗网站及数据库,推动北京非遗资源的数字化,对于助推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白琳。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依法向社会开放,进一步加强档案和记录成果的社会利用。
《意见》主要目标提到,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白琳建议,北京应成立北京非遗网站和数据库的专门管理机构。同时,相关部门应共同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数据库实施方案》,开展非遗调查和数据整理工作。
“首要任务就是对非遗的原始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建立数据关系体系。”白琳说,一是对全市非遗资源展开全面摸底调查,获取数字信息;二是通过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非遗数字化的实施方案,对原始数据信息进行批量的数字化处理。
白琳认为,确保非遗数字化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很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文献计量、统计学等方法,对海量的非遗图书、网络资源、文博馆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挖掘,建立各类非遗的关系结构。
他还提到,要加大对非遗工作专项经费的财政投入,确保非遗网站和数据库建设的正常顺利开展。同时,设立非遗保护基金,通过政府引导,发挥广大公众在保护非遗中的作用,吸纳有实力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进行资助非遗的保护传承。
杨利慧:创设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提高非遗可见度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利慧表示,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打好非遗这张牌十分重要。北京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骄人成绩:1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4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303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名录。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杨利慧。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在调研过程中,她也发现,目前,非遗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去年我们在对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情况的调研中发现,沿线各区的协作缺乏持久机制,与毗邻的河北大运河非遗保护单位协作交流也不够深入。非遗弥散在人们的生活中,可见度不高,现有的各类旅游线路规划中,非遗融入程度相对不足,多偏向于传统手工艺,远未充分利用其他门类的非遗资源。”
另外,非遗的转化发展不够。“去年,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上海、杭州、广州,创建了‘大都市民间文艺协作联盟’。前几天,联盟在杭州举办了交流活动。我们发现,杭州的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通过创意研究,让具有传统手工艺元素的文创产品融入当下生活,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仪式感的节日礼包。每到过节前,他们的节日礼包都供不应求,有效带动了城市以及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相比而言,北京的民间文艺和非遗产品均质化现象较突出。”
杨利慧建议,应强化整体统筹和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北京国际非遗周”的作用。借鉴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等的成功经验,使非遗周成为有力展示北京形象、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新名片。
其次,创设非遗主题旅游线路,提高非遗的可见度。可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将北京的传说、故事、曲艺、风俗与周边景点结合起来,将各种门类的非遗资源都利用起来、串联成线,使非遗的活态展示有机融入当代公共文化空间。
另外,深挖首都特色,加强创意转化。政府、专家、企业、市民应多方联动,强化非遗资源的创意设计与开发,使具有鲜明北京特色及其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作品走入寻常百姓家,促进非遗的活态传承。
何银萍:建议借助数智化推动首都非遗传承
北京市政协委员、何氏浩生(北京)国际中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何银萍今年也带了一份与非遗传承相关的提案。
北京市政协委员、何氏浩生(北京)国际中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何银萍。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她表示,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精神,是文化瑰宝。但如今,其传承面临诸多困境。“比如传统传承受时空限制,年轻人参与度低,队伍老化;展示传播途径单一,缺乏创新互动,在多元文化竞争中处于劣势,受众少,市场活力不足。”
她以中医非遗传承举例,中医不仅学科性强,而且需要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这使得中医非遗的传承更加困难。“诸如家传正骨技艺等蕴含匠人精神的非遗项目,亟须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有效保护。”
她建议,要搭建首都非遗数智融合服务枢纽,通过数智化赋能首都非遗传承。同时鼓励非遗传承人与科技企业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非遗作品创新表现形式方面的应用,如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动态的非遗艺术展示效果、创作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非遗技艺的新型作品等,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何银萍认为,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达到中医智能化,实现案例的数据存储与分析,为医生的诊疗提供精准支持,从而有效提升非遗中医的传承效率与质量。
“我们也可以革新数智化非遗教育传承范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新体系。”她解释,线上开发沉浸式课程与虚拟实训平台,结合人工智能实现精准教学。线下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建立实践基地与举办大赛,培育传承人才梯队。
在她看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扩大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范围,提高培训质量与效果,可以培养出一批既懂非遗技艺又掌握现代数字化技术的新型传承人才队伍。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展圣洁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