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为快!2024天疱疮重要研究进展都在这!

360影视 2025-01-15 20:53 1

摘要:2025年1月13-16日,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的指导下,医学界主办了“‘皮’荆斩棘——2024皮肤年度盘点”线上会议,汇聚10位大咖,涵盖银屑病、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天疱疮等8个疾病领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皮”荆斩棘——3表总结~从基础研究、临床进展到指南共识更新,2024年天疱疮年度盘点请查收!

本文整理 | 凌凌

2025年1月13-16日,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的指导下,医学界主办了“‘皮’荆斩棘——2024皮肤年度盘点”线上会议,汇聚10位大咖,涵盖银屑病、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天疱疮等8个疾病领域。

本期年度盘点,医学界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晋红中教授,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新药疗法、指南共识这4个方面,为我们分享2024年天疱疮的前沿进展,精彩纷呈,一睹为快!

图1.直播回放

基础研究进展:HDAC1/KDM1A/ERK轴、shRNA及NK细胞等参与天疱疮发病机制晋红中教授介绍道,天疱疮是一组少见而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以皮肤和/或黏膜的水疱、大疱、糜烂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可危及生命[1]。寻常型天疱疮(PV)是天疱疮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天疱疮病例的70%,其次为落叶型天疱疮[2]。此外,还有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IgA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药物性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等特殊类型。天疱疮的主要发病机制为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主要包括Dsg1和Dsg3),抗体与表皮和/或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引起表皮和/或黏膜上皮内棘层松解、细胞间黏附功能丧失和水疱形成[3]。

2024年,天疱疮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进展(表1):

表1.2024年天疱疮基础研究进展

晋红中教授总结道,这些研究深化了对天疱疮发病机制的理解,揭示了NK细胞、HDACs/KDM1A/ERK轴及caspase-3等关键分子在疾病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

揭秘天疱疮临床研究之路:免疫荧光、抗体检测与联合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2024年,天疱疮的临床研究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从免疫荧光染色特征到组合治疗的疗效评估,多项研究为天疱疮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依据(表2)。

晋红中教授指出,天疱疮汗腺与毛囊的免疫荧光特征,为精准诊断提供了新依据;外观正常的牙龈可作为有效活检取材部位,简化了诊断流程;PV患者对Dsg3 EC1区域的抗体反应明显,为疾病监测提供了新指标;RTX治疗与Dsg3特异性Tfr细胞间的关联,为预测RTX疗效提供了新视角;RTX联合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好的疗效,提供了治疗新选择。

表2:天疱疮临床研究进展

新药疗法研发成果斐然:纳洛酮、厄洛替尼、利扎鲁替尼、IVIg治疗……

新药疗法的研发为天疱疮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以下是2024年天疱疮部分新药疗法的进展(表3):

表3:天疱疮新药疗法进展

1 纳洛酮

棘层松解作为天疱疮的典型特征,细胞凋亡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国内研究发现,病变及周边皮肤有DSG1/3表达降低、TWEAK/Fn14表达上升和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增多现象。体外实验表明,TWEAK可介导DSG1和DSG3下调,Fn14是效应受体纳洛酮在体外细胞实验和天疱疮小鼠模型中分别表现出对细胞黏附的保护作用和抵御PV-IgG损害的效果,其通过靶向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发挥抗棘层松解作用,阻断caspase-3来稳定DSG1/DSG3,显示出天疱疮治疗的前景[13]。

2 厄洛替尼

厄洛替尼是EGFR抑制剂,德国研究发现它能挽救PV-IgG诱导的人体皮肤棘层松解,通过影响DSG3分子结合特性挽救桥粒超微结构,其机制是PV-IgG激活EGFR下游靶标,抑制EGFR可防止黏附丧失,增强DSG3结合和角蛋白锚定,在人离体天疱疮模型中有减少基底层上疱和逆转桥粒超微结构改变的作用[14]。

3 利扎鲁替尼

利扎鲁替尼是口服、可逆、共价的BTK抑制剂。全球Ⅱ期BELIEVE临床试验初步证实其在轻中度PV患者中有快速、持续疗效,QoL评分高,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PEGASUS Ⅲ期研究评估了中重度天疱疮患者,结果显示在修订终点CS剂量≤10mg/d时,利扎鲁替尼组在第29-37周的完全缓解率为24%,安慰剂组为18%[15]。

4 IVIg单一治疗

对21名PV患者20年随访发现,IVIg单一治疗并长期免疫监控可产生临床、血清学和免疫病理学的长期持续缓解,57%(12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复发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证明其在 PV 治疗中的有效性[16]。

5 个体化微生物组治疗

个体化微生物组治疗是近年来的新兴方向。研究显示天疱疮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与功能和健康人不同,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也有差异,活动期患者厚壁菌门扩增子序列变异(ASV)耗竭,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ASV富集,提示菌群失调可能是致病因素[17]。虽然是观察性研究,但其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中国首部天疱疮诊疗指南重磅发布,六大亮点!

2024年,中国发布了首部天疱疮诊疗指南——《中国天疱疮诊疗指南(2024版)》[1]。该指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编制,涵盖了多种天疱疮亚型。指南更新了诊断标准,优化了病情评估方法,并对激素、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及IVIg、血浆置换等其他系统治疗方法的推荐方案根据专家经验、经典文献与最新科研进展做出了更新。

晋红中教授指出,这部指南强调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包括对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治疗建议,以及病情控制和减量治疗的策略,为天疱疮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图2)。

图2:《中国天疱疮诊疗指南(2024版)》六大亮点

结语

晋红中教授总结道,无论是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方面,还是治疗方面,2024年天疱疮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基础研究层面,HDAC1/KDM1A/ERK轴、shRNA及NK细胞等通过影响细胞间黏附作用,成为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为未来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了新靶点。

临床研究方面,利用皮肤附属结构的免疫荧光检查、外观正常牙龈的活检技术及针对Dsg3(EC1)的IgG自身抗体检测等手段,为PV的诊断与病情评估提供了更为多样化和精准的工具。

在治疗进展上,厄洛替尼、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利扎鲁替尼,以及探索中的个体化微生物组治疗、以及IVIg疗法,为PV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展现了治疗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专家简介

晋红中 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

亚洲皮肤病学会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皮肤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罕见病联盟皮肤罕见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治疗学组组长

北京医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会长

《中华皮肤科杂志》副总编辑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北京自然基金等多项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主编/主译书籍10余部;牵头制定《中国天疱疮诊疗指南》等10余项指南/共识

2025年1月16日,由亚洲皮肤病学会主席Hassan Galadari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系统盘点玫瑰痤疮和黄褐斑两种皮肤科常见疾病的年度进展。人工智能能否应用于玫瑰痤疮的患教?皮肤镜下黄褐斑又有着怎样的临床特征?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预约🔗,让我们一同期待明晚的精彩直播!

更多皮肤前沿内容

快来“医生站网页版”瞧一瞧👇

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