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未播先火,除了演员之外,是什么吸引着我们驻足观看

摘要:从《重案六组》到《狂飙》,从《白夜追凶》到《白夜破晓》,从《法医秦明》到《骨语》,以刑警这类警种为主要人物的电视剧,几乎占据了当代涉案剧的半壁江山。

#上新了国剧#

从《重案六组》到《狂飙》,从《白夜追凶》到《白夜破晓》,从《法医秦明》到《骨语》,以刑警这类警种为主要人物的电视剧,几乎占据了当代涉案剧的半壁江山。

无论这些刑侦剧是否在网络或类排行榜单中火出圈,只要一经推出,无论是否有流量明星加盟,都不会在收视方面让人失望。

正如前半年慢慢有降温趋势的谍战剧一样,作为一种远比仙侠、古装等型电视剧略显小众的电视剧类型,当代涉案刑侦剧同样有着相对稳定的受众群。

除此之外,也因为这一类电视剧因为主要人物现实面的需要,往往很让精致的脸庞与妆容有用武之地,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整部电视剧的败笔所在。

如此一来,那些并不以绝世容颜见长的演员,那些虽拥有高超演技却总被人忽视的演员,便在这一类电视剧中有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也有了让更多观众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记住自己的机会。

甚至一些并不常常会出现在镜头前的老戏骨,也会因为这一类电视剧在剧本真实度高和人物可塑性强,而再次一出山演绎剧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或大反派。

这或许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亲自向年轻人解释“什么是演技”的谆谆教诲。

可作为一个不再那么年轻的观众,一个早已对以容颜为重要输出类电视剧不再感冒的中年观众。

当我一步步踏进当代涉案剧这个圈子时,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我是刑警》中的“刑警”二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如此多的此类型电视剧都会以刑警作为故事的主轴呢?是什么赋予了刑警一层引人好奇的感觉呢?

现实生活中的刑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是那些普通人常常可以见到的民警吗?还是在派出所中可以看到的户籍警,又或是拨打110后会来帮助我们的那些警察呢?

在一个又一个讲述刑警故事的电视剧,因为剧情上的需要,作为一号主角或二号主角的刑警,往往都给人一种“光鲜亮丽”的感觉。

甚至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刑警们,会给人一种他们每一个人都像是超级英雄的感觉。

可这真是刑警的真实状态吗?真实的刑警工作真如电视剧中描写的那么酷吗?

所谓刑警,是专门负责调查和侦破刑事案件的警察,因此也被称为刑事警察。

又因为刑警在上班时通常都是身着便衣,所以就有了便衣警察的称呼。

在我国刑警有时还被称为刑事侦查人员,所以就有了刑侦这一简称。

与深入人民群众内部的民警不同,刑警的日常工作几乎鲜有大多数普通人接触的机会。

除了一般的刑事案件之外,像是毒品、经济、交通、监狱、军队、公务、网络等一系列我们能想到的案件形态,几乎都在刑警的工作范围之内。

也因为如此,除了常常被作为故事主角的刑警之外,还有像法医、理化、影像、声纹、心理、电子等一系列相关专业人员在从事刑警的后勤和辅助工作。

作为一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美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电视剧中那些刑警们,几乎无法百分之百将真实刑警的工作与生活搬上台面。

即便是他们在面临生命威胁或巨额财产案件时,最能吸引我们的,或许也只是身为演员将如何用演技来诠释角色而已。

因为无论如何力求还原最真实的刑警生活,都只能展现出十六万一线刑警的冰山一角。

而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是刑警》能未播先火的原因所在。

当这一类电视剧越来越趋向于寻找更适合角色本身的演员时,当这一类电视剧越来越倾向于不再使用精致的妆容时,当这一类电视剧越来越喜欢用演技来塑造剧中人物时。

当代涉案刑侦剧便有了拍一部火一部、播一部火一部的机会与基础,因为我们越来越有机会从中看到真实刑警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到《我是刑警》放出“经历春夏秋冬,穿越风霜雨雪,跋涉10000公里,奋战180个日夜”的拍摄历程后。

当我们看到《我是刑警》中集合了于和伟、富大龙、丁勇岱、白凡等一群新老戏骨后。

任谁不会对这部历经四季的刑侦剧充满期待,任谁不会因为这部展现一线刑警风采的刑侦剧而驻足观看。

来源:小温说电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