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39个欠发达县域的土地间、草原上、森林里、江河湖海中,这些天然的“大食物”和出众的特色资源,既丰富了百姓的餐桌,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密码。
开栏语:
在广元苍溪,颗颗饱满的红心猕猴桃香甜爽口;在乐山马边,中国彝茶之乡茶香四溢;在阿坝红原,高原牦牛肉散发着天然醇香……
四川39个欠发达县域的土地间、草原上、森林里、江河湖海中,这些天然的“大食物”和出众的特色资源,既丰富了百姓的餐桌,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密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即日起,四川新闻网聚焦“大食物观”,推出【探寻39县域“大食物”的秘密】特别策划,“探寻”四川39个欠发达县域的田间地头、森林草原、农业园区江河湖海……看当地如何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指导,将独特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增收“富矿”,推动区域经济从“短板”向“亮点”迈进,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从一片田野到一张名片,四川39个欠发达县域正生动践行“大食物观”,让农牧业“土产品”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文君 周琼
江河湖海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大食物观理念下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地。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鲜美的水产品,更让在四川省的39个欠发达县域地区在多样化的食物来源中找到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在广元市苍溪县,依托山水资源孕育的苍溪鳖以其高营养价值和独特口感,成为水产养殖的金字招牌。裙边嫩滑、肉质粘糯的苍溪鳖不仅是当地餐桌上的珍馐美味,更是带动经济的明星产品。
通过整合资源,苍溪县内已建成1家原种场、2个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10余家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插江缘”商标。截至2020年,苍溪鳖实现年销售10万只,创产值9000余万元,养殖农户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这一独特产业,不仅让苍溪鳖走上了市场,也让生态养殖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
在巴中市平昌县,河道孕育出的巴山红大闸蟹成为令人垂涎的美味。蟹黄丰腴、蟹膏醇厚,平昌的大闸蟹以其优质口感走俏市场。今年,巴山红大闸蟹养殖基地投入了20万尾蟹苗,预计年产15000斤,创产值120万元。
而平昌县的另一特产——江口青鳙,更以其鲜嫩的肉质驰名远方。在平昌县江口青鳙现代渔业产业园,养殖的种鱼突破3万斤,人工孵化鱼苗预计达到1500万尾,为未来两年的高产值奠定了基础。江河中的这些水产品,既丰富了餐桌,也为当地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路径。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县则将自然赋予的山泉水资源转化为独特优势。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奥太山泉水,成为绿色高端饮用水的代表。
在奥太山泉项目投产后,每小时可生产瓶装水1.8万瓶,年收入预计达100万元。目前,首批销往沿海地区的订单已达200万元。水厂的运营不仅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6个就业岗位,还为发展可持续经济注入了新动能。
从江河湖海中汲取灵感,四川的“大食物观”不仅是满足食物需求的新思路,更让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的馈赠有多么丰富多样。
在四川,“大食物观”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从江河到湖泊,从水生生物到水源环境,每一种食物背后都藏着一片美丽风景。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本文来自【四川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