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想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来到到了济南百花洲,遇到了这样一位年轻的从事烧玻璃行业的店主——阚先生。据了解,阚先生从事烧玻璃行业两年多了,制作了不少精美的玻璃仪器。
2024年12月1日我们组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前往济南历史非遗文化区百花洲对非遗工艺从业者进行采访与拍摄。
因为想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来到到了济南百花洲,遇到了这样一位年轻的从事烧玻璃行业的店主——阚先生。据了解,阚先生从事烧玻璃行业两年多了,制作了不少精美的玻璃仪器。
当我们问到创业初心的时候,阚先生的眼里闪闪发光。他告诉我们自己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对烧玻璃一行比较感兴趣。其次就是现在的就业大环境不是很好,上班没什么动力,决定和同学合伙来干,奔着那股冲劲,开了这样一个工作室。
认真接受采访的年轻店主 姚姝含摄
对于阚先生一位有美术功底的人来说,烧玻璃并不难。但是那些零基础或者说没有美术功底的人学起来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阚先生也在教习过程中,收获了更多的经验。
我们问到阚先生从业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经历,他激动的说:“去年去上海的时候,有一位叫邓亚萍的世界乒乓球冠军去那边烧玻璃,当时是我教她烧制的玻璃 ,非常开心和激动能和世界冠军距离那么近。”
亲手烧玻璃的小姐姐 吴雨萌摄
当我们问到阚先生在从事这个行业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的时候。 阚先生告诉我们说:“因为我们都知道,就是如果说像这种做电创业,什么都会有困难,不会说是特别一帆风顺的。困难的话就是一开始初期在盘这个店的时候肯定是比较大费周章的,然后以及这个店的装修还有设备采购都是花了很多钱财。就是像我这种刚毕业的,实际上也没有太多资金。我是跟别人合伙一块去做的,主要还是借了一点人家的资金。我这边主要是负责经营的,所以这个资金方面就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其次就是招这个工作人员方面。因为那个老师(指店内另一位工作人员)是我大学同学嘛。然后有的时候比较忙的时候,我们是忙不过来的,我想去招老师,但是会这个的很少。所以招人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也就是说需要培养。
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 魏宇杰摄
镇店之宝 吴雨萌摄
我们经过对阚先生的采访,对烧玻璃这项非遗项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聆听他们选择传承非遗的故事与初心,使我们受益匪浅。
梁女士,在大明湖百花洲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泥塑事业六年之久,同时,她也有自己的学生,在社区中她带领泥塑爱好者学习。
百花洲认真雕刻泥塑的梁师傅 姚姝含摄
露出满意笑容的梁师傅 姚姝含摄
图片上的女士是梁女士,我们在百花洲路上碰见了她,当时她正在专心致志的从事泥塑制作。良久,发现我们驻足停留后,我们提出希望向他做一个采访,她欣然接受了。
在采访过程中,梁女士为我们讲解了泥塑的历史以及在历史中赋予的文化含义。“泥塑是历史的传承,我想将我做的活交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再传给他们的学生。”梁女士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将泥土和朴素的热爱传给一代又一代。
准备塑型的梁师傅 吴雨萌摄
她向我们介绍,泥塑,俗称“彩塑”或“泥玩”,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且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泥土为原料,通过手工捏制或模制,创作出各种形象,这些形象可以是人物或动物,有时也会施以彩绘。泥塑艺术可追溯至距今约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考古发现如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等,证明了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存在。
亓小姐说自己在百花洲工作了一年左右,她是一名大三的学艺术的学生,平时没事的时候会来百花洲卖漆画,这是想多锻炼自己,也为了更好发挥自己的特长。
亓小姐表示自己会在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对自己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同样的自己也可以理解更多人的个性。
漆艺采访与问讯 姚姝含摄
手把手教顾客漆画 姚姝含摄
画扇人表示,他一直热爱艺术创作,尤其擅长扇子绘画。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细节与整体的和谐,每一笔都力求完美。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可以出售给游客。画扇人还提到,未来他计划尝试更多不同的绘画题材和风格,希望能给济南带来更多惊喜。
经采访得知,画折扇的过程十分有趣,而在在绘制过程中,要保持手稳,避免墨水溢出。完成后,等待自然晾干。最后,将折扇轻轻合拢,一把折扇就完成了。它不仅可以作为装饰,还有不错的实用性。
泉城汇于扇面一隅 张诗妍摄
面对市场丰富的需求,画扇人也做出了创新,他精选一把竹质折扇,先以淡雅的米白色为背景,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接着,在扇面一侧,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风男性,栩栩如生。而在扇面的另一侧,则创新性地运用金色颜料提字,与人物正反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华丽。绘画过程中,巧妙利用扇面的开合,使得人物在不同角度下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李老师是一位创新国画的个体经营者,爷爷是一名热爱书法的专业绘图的机械工程师,李老师从小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李老师从小便开始学习国画,在大学进修美术学教育成为一名国画老师。
后因部队家属身份随军去了另一个城市, 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教成年人和小朋友画画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李老师认为,像这样面对面和顾客交流很有趣,直面顾客需求也更有效率。
认真作画的李老师 姚姝含摄
李老师的眼里是藏不住的热爱 姚姝含摄
在李老师的工作生涯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五一期间,正值降温季节,她与山东美协众多老师在淄博共同出摊画扇子,每天凌晨5点起床画到次日凌晨2点,李老师表示,虽然每天要画十几个小时,但并不觉得累,感觉很亢奋,对画画充满了激情。
画中饱含李老师对顾客的真挚的祝福 牛雨晴摄
在今年4月,百花洲装修升级,李老师决定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原创者的身份来到百花洲摆摊卖国画,将传统与创新结合,融入掐丝珐琅、传统的工笔、墨骨等美术手法,使国画以更为新奇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最后得知我们是网络与新媒体的学生后期,李老师说:“你们将来是潮流,是引领,现在新媒体所有的东西都是传播最快的,主流着媒体的方向,希望你们坚持自己的初心,做到让更多的广大的群众有更好的视听享受。”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