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乡品茶读书谈茶事

360影视 2025-01-16 15:14 2

摘要:这是二十一世纪崛起的茶乡——廉江。它有三万多亩茶基地、数十个茶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大市场都有了名气,本地城乡、酒楼、档口、家庭都离不开茶,文人相聚更离不开茶。

这是二十一世纪崛起的茶乡——廉江。它有三万多亩茶基地、数十个茶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大市场都有了名气,本地城乡、酒楼、档口、家庭都离不开茶,文人相聚更离不开茶。

茶乡的文友在外人面前代表茶乡,平时留意有关的民情风俗、茶俗茶事,也在无意中将阅读茶经典、交流茶文化作为必修课。但本人畅谈茶文化常常“短路”,脸皮再厚也难掩尴尬。近日趁天气阴冷还下着毛毛雨,在家做些轻松的功课,具体就是品本地茶、听音乐、重温茶经典,调节周末的生活。

重温的经典首选《茶经》。这是世界茶文化的奠基之作,本人曾经走马观花般阅读,收获不能说没有但遗珠更多。这次自带任务阅读,仍然有收获但也难免挂一漏万。当然本人只吸收感兴趣或实用的,其余的再留给下次或者下下次弥补吧。

人们当然喜欢喝好茶。问题是这茶乡能否产出上等茶?先从经典中找依据吧。《茶经》说:“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砺壤,下者生黄土。”我们的茶乡又名为花岗岩故乡,多的是烂石地,是出产上等茶的好地,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同样的山也有不同的茶,又怎么分呢?书中叙述:“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者,不堪采掇……”我再查资料,发现陆羽这书是在浙江湖州写的,他的话无疑是正确的。但我们的茶乡在北回归线以南,与湖州不同的是,不论茶在山哪一面,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根据陆羽的观点,在这样的山上,东西南北都能产好茶。当然还是山南的阳光更充足、产的茶更好,这是不用怀疑的。

书中有一句“(茶最适宜)精行节俭之人”,需要联系其本义“茶性俭(茶叶可溶于水的物质较少),不宜广,广则其味暗澹。”才可以理解更清楚。长期饮茶的人,都容易形成谦虚勤俭的品质。明朝许次纾《茶梳》也是这样说的。至于其引申义,就如松柏代表刚强、猛虎代表勇敢、酒代表豪气一样,已经形成共识。

书中也介绍茶具、制茶方法,因与现在的生活相距较远,就缺少深究的兴趣。“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三沸之后若再接着煮水就老了,不能饮用了)。”本地方言有“老水”一词,也许源自这里,起码两者有联系吧。至于最好的采茶时间,书中说到:“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这在茶乡无人不晓,尤其是明前茶受追捧。科学的东西是古今都不变的,就不必再科普了。

《茶经》这样说:南方有瓜芦木,味道苦涩,采来当茶煮了喝。交州、广州人用它款待客人,并加入芳香的配料调和。要知道,唐朝时广东人就喝这种茶,也就是现在广义的茶。后来在茶典也看到,廉江至少在明朝就有大叶青茶,直至今天还有。至此,廉江茶乡的源头可以这么说:广义的茶始于唐代,狭义的茶始于明代,其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

至于说到狭义广义的茶,本人是早就有感受的。在改革开放初的集体企业,有人用手工炒茶,是烧柴火炒制的那种,外面则是绿油油的的茶山。但那种好茶是我们喝不到的,家里用的是油茶子心煮茶。常用牛二锅煮了满满的一锅,全村人插完田就来咕噜咕噜一气,开心又解渴。但那只是用了茶这个词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当然它是广义上的茶。此外也有竹壳茶,味道有点苦,然后回甘。那是狭义还是广义的茶?现在还理解不清楚。

接着读明朝许次纾《茶蔬》,竟有意外发现。文中对“两都“有详尽解释,即西汉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联系到汉代班固有《两都赋》、以及张养浩的词“看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再想到明朝北京为北都、南京为南都,有打通任督二脉之感。此前的理解碎片化,也比较模糊,至此问题解决了。

据我体会,这样看似漫无目的、碎片化的阅读也很收益,更利于与其他说法融会贯通。久而久之,理解也许会更好。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