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大女主」,是拖垮女性的最大陷阱

360影视 2025-01-16 20:50 2

摘要:《再见爱人4》终于大结局了,在最后,六位嘉宾需要做出选择:下车,意味着要继续婚姻;不下车,意味着要结束婚姻。

《再见爱人4》终于大结局了,在最后,六位嘉宾需要做出选择:下车,意味着要继续婚姻;不下车,意味着要结束婚姻。

看到葛夕决定不下车、在车里哭成泪人的样子,让人既心疼又松了一口气,有很多网友说,完全看不到刘爽身上有哪一点值得葛夕爱得死去活来,而且像葛夕这么一个独立、强大、优秀的女性,为什么要给刘爽洗这么多年的裤衩啊!

的确,葛夕一出场就是大家心目中「独立女性」的形象:事业有成,又酷又美,喜欢挑战极限运动。

但后来,观察室的 Papi 酱一针见血地指出,葛夕其实并不独立,她需要反复去确认刘爽到底还爱不爱她,在证明自己被爱、获得刘爽的肯定中确认自身的价值。

图片来源:《再见爱人》第四季

沈奕裴也说到,独立女性是可以从照顾者的角色中脱离出来,认可自己的需求是重要的,能为自己争取利益,而葛夕在关系里一直承担付出者和照顾者的角色。

图片来源:《再见爱人》第四季

葛夕身上折射出了新时代女性身上的矛盾性:在这个鼓励女性要独立、要成为大女主的时代,很多女性会想要证明自己很独立、像男人一样强大和可靠,但这种「独立」往往是一种「假性独立」,是通过压抑自己的需求、不表露内在脆弱,为自己构筑起厚厚的壳。

假性独立在女性身上非常普遍,也很容易让女性处于不平等的关系里、严重损害自身利益,和健康的独立背道而驰。

假性独立

是对脆弱的深深恐惧

假性独立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一层自我保护的「壳」,是通过假装强大来掩盖内心的脆弱和无助,避免因为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产生的羞耻感[1]

有些人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没事儿」,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中,Ta 们看起来总是游刃有余,像是能搞定一切。在别人眼里,Ta 们是自洽和强大的。

这种表面上的独立,内在或许有避免融合的焦虑[1]。

「融合焦虑」是指个体害怕与他人「过度合一」,是担心自己一旦暴露脆弱、表达需求,就会导致自己丧失独立性、自主性和边界感的焦虑情绪。

图片来源:《再见爱人》第四季

所以有些人表面上很独立,但内心并非真的不想或不需要依赖别人,而是害怕依赖会让 Ta 们显得脆弱、无力,甚至引发更多的失控感。

在关系里习惯过度付出

假性独立会让人们在关系里过度付出,甘愿成为照顾者,让别人觉得自己可以被依赖,这样在关系里似乎就拥有更多主导权,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也会让 Ta 们更有价值感[1]

图片来源:葛夕的社交媒体

葛夕就提到,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她都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甚至在节目里坦言,即便离婚,自己也会给刘爽养老。

但矛盾之处在于,假性独立者内心深处又是渴望依赖他人的,这种渴望可能会在亲密关系中得到释放,这就容易在关系里形成一种拧巴的心态:我既希望自己是独立强大的,让伴侣仰望和欣赏的,又希望伴侣能主动看见我的脆弱,让我依靠,给我安全感。

假性独立背后,是对脆弱的深深恐惧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而假性独立是对这份脆弱的深深恐惧,总觉得自己必须坚强,必须优秀,才不会被抛弃和伤害。

这种状态下,假性独立者往往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波动和短暂的低谷,难以耐受失败。当脆弱情绪出现时,Ta 们的第一反应是压抑、否认,用忙碌或冷漠来掩盖。对外,Ta 们努力做个完美伴侣、朋友和员工,对内,却是持续的自我审视和自我批评。

图片来源:《再见爱人》第四季

经历了什么,

会变得假性独立?

亲职化与安全基地的缺失

指的是在家庭系统中,孩子被期望承担起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照顾责任,且这种责任超出了其发展阶段应有的能力范围[2]。

比较典型的是父母和孩子身份的倒置,孩子像个「小大人」,特别能干和懂事,甚至从小就要承担安慰父母、调解父母矛盾的责任。

葛夕说自己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小时候陪妈妈去买菜,妈妈会突然情绪发作,把菜扔到了地上,葛夕就把菜都捡起来拎回家,这时候的妈妈更像个小孩子,葛夕反而需要来为妈妈的情绪兜底。

图片来源:葛夕的社交媒体

葛夕还在节目中说到,自己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楼下邻居会来欺负他们,用力砸她家的门,而妈妈没有去反抗,而是无动于衷地盯着电视,一动不动,但葛夕心里知道,妈妈此刻也非常紧张和害怕。

或许葛夕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心里种下了「我需要强大起来去保护妈妈」的信念,这样的信念让她不得不独立。

图片来源:《再见爱人》第四季

创立了依恋理论的鲍尔比认为,个体在儿童时期,如果主要照料者提供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就会在儿童心中形成一个无形的安全基地[3]。

即使长大后的我们已经离开了父母,独自闯荡,这个安全基地也会内化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内心深处知道,即使在外面受到了挫折,也有一个绝对安全的港湾,可以随时让自己回去疗伤。

但当我们内心缺乏这样的安全基地时,就会从底层感受到焦虑和不安,会觉得自己像浮萍一样无所依靠,每时每刻都不允许自己松懈下来[3]。

早期的创伤经历

20 世纪中早期,行为主义教育理念在美国流行,以约翰·华生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如果孩子一哭就抱孩子,哭泣行为会被加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任孩子哭泣,不理不睬,直到哭泣停止,这样孩子才能学会独立。这也是当时著名的「哭泣免疫法」[4]。

图片来源:《年少日记》

是不是有点耳熟?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说「别理 Ta,Ta 自己哭一会儿就好了,越哄脾气越大」。甚至有很多家长深信「挫折教育」,觉得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袖手旁观,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但这套教育理念早就被依恋理论所推翻,依恋理论认为,那些反复经历了父母的冷漠、遭受自身难以承受的挫折的孩子,表面上看确实变得安静、独立、听话了,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可能早就被绝望吞噬——不是学会了独立,而是丧失了对世界的基本信任和依赖的勇气。

这种被迫「独立」的创伤经历,可能使孩子形成一种夸大的能力或幻想,认为自己不再需要依赖抚养者,长大后也可能呈现出假性独立[1]。

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中说,精英女性经常会陷入「恐弱」的状态,即厌恶自己身上软弱的部分,也耻于承认自己正在经历伤害,其中隐藏着一个错误的逻辑是,认为只有弱者才会被伤害,而自己不是弱者;女人普遍软弱,而自己和其他女人不一样。

尽管女性主义的初衷是打破「强」与「弱」的对立,拒绝将软弱视为女性的天然属性,但一些影视作品、金句,在强调女性独立、强大的同时,也在通过「大女主」的形象来塑造理想女性的模样——事业有成、情感自洽、清醒独立。

图片来源:《戴锦华:大女主是对男性逻辑的复制》

这种叙事虽然能给人信心,也会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女性必须证明自己足够强大,才能不被社会、不被伴侣所轻视。

所以电影《好东西》里所呈现的不够完美、有瑕疵的女性,往往会让很多人松一口气,女性之间的鼓励,从「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变成了「就算做得不好那又怎么样?你也是一个人啊!」,这一刻,软弱不再是羞耻,而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与「弱」的一次和解。

真正的独立不是不依赖

而是懂得如何依赖得更多

从「假性独立」走向「真正的独立」,不是要变得更强大,反而是允许脆弱的发生,就像猫咪翻起柔软的肚皮。真正的独立不是不依赖,而是能够坦然依赖的同时,依然相信自己的价值不会因此而减少。

接纳脆弱,允许它是我们的重要组成部分

或许在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承认脆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性时刻,它往往会发生在挫折来临时,我们开始承认自己也只是个普通人;或许是在和亲密的人的某一次交谈中,在充足的安全感包裹下,彼此卸下伪装,体会到那一刻的惺惺相惜。

那一刻的突破,用荣格的阴影理论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整合」,荣格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被自身所接纳的部分,这部分叫做「阴影」,但成长的意义不是变得更强、更完美,而是能充分接纳和整合我们的阴影面,拥抱自己的强大与弱小、明亮与灰暗,活出完整的自己。

正如布琳·布朗在《脆弱的力量》中所说:坦露自己或许痛苦,但远不如我们用生命来躲避它来得痛苦;承认自己的弱点或许危险,但远不如我们放弃爱、归属感和喜悦来得危险。

图片来源:TED《脆弱的力量》

假性独立底层是对他人的不信任,觉得自己不能依靠任何人,所以,在关系里试着去表达需求、去求助、去信赖他人,并建立健康的边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

这样的关系对象可以是伴侣,可以是咨询师,可以是某个团体,在试着去依赖别人的过程中,当然一定会伴随着边界的磨合、与亲密感的对抗和回避,但这也是构建深刻、治愈关系的必要过程,通过这些尝试,逐步把这种矫正性体验带入生活的更多层面,为自己构建稳定的安全感。

建立丰富的支持系统

假性独立会让我们想通过工作成就来证明自己,或者通过证明被爱来确认自我价值,而当我们把所有的价值感都寄托在某一个维度上时,一旦这个维度受挫,价值感大厦可能会轰然倒塌。

所以,尝试建立丰富的支持系统,有多个价值感来源,是迈向内在稳固的重要一步。

它可以是的兴趣爱好、持续的学习成长、深厚的友谊网络,甚至是一些小而具体的生活目标。这样,当某一方面暂时失去支撑时,其他的支点依然能为我们提供自我认同和满足感。

图片来源:《再见爱人》第四季

最后,其实葛夕的「假性独立」,同样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女性面临的共同困境:思想上逐渐开放和独立,但身体上似乎还裹着旧时代的紧身衣,还暂时无法脱下社会对于「好妻子」、「独立女性」的期待。

希望对「假性独立」的思考,能帮助我们接纳自身的脆弱,卸下一层束缚,而不是让它成为自我苛责和批判他人的新标签。

祝大家都能在挣扎和调整中,迈向更舒适、更自由的自己。

在哪一刻

你感受到自己变得真正强大了?

References:

[1] 任丽. (2022). 我们内在的防御:日常心理伤害的应对方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Nuttall, A. K., Valentino, K., & Borkowski, J. G. (2012). Maternal history of parentification, maternal warm responsiveness, and children'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6(5), 767.

[3] Bowlby, J. (2008). A secure 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Basic books.

[4] 布卢姆, D. (2021). 爱与依恋的力量: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 [Love at Goon Park: Harry Harlow and the Science of Affection].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 9787518083824.

本文关键词:假性独立、葛夕、再见爱人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搜索文章丨心理测试丨招聘丨转载丨合作 请戳菜单栏

作者 / 丸子

人生而脆弱,靠修补存活。

监制 / 大霸

编辑 / KY主创们

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包括:即时咨询、心理教练、心理咨询等

点点 在看,拥抱脆弱👇

来源:KnowYoursel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