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女性在空间科学领域发挥平等和积极作用 — 专访航空航天研究学者

360影视 2025-01-17 09:33 2

摘要: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致力于将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好处带给世界上的每个人。“空间促进妇女发展”项目旨在促进世界各地的妇女和女孩获得太空探索、科学和技术、科学、工程和数学教育以及职业机会,促进空间领域的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参与过“空间促进妇女发展”项目活动的一位女性空

张逸云参加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举办的2023年 “空间促进妇女发展”项目。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致力于将空间科学和技术的好处带给世界上的每个人。“空间促进妇女发展”项目旨在促进世界各地的妇女和女孩获得太空探索、科学和技术、科学、工程和数学教育以及职业机会,促进空间领域的性别平等和女性赋权。参与过“空间促进妇女发展”项目活动的一位女性空间科学家张逸云,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介绍了她的工作和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张逸云是麻省理工学院航天航空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也是该院多媒体实验室太空赋能研究小组成员。她的研究项目是扩大代表性不足的群体在理工科教育中的参与度。

她目前在多媒体实验室的一个跨学科科研组负责“太空机器人”项目。“太空机器人”是一项机器人编程竞赛,邀请中学生和高中生参与,决赛从国际空间站进行现场直播。

张逸云告诉我们:航天航空是一个普通人很难接触到的领域,“太空机器人”项目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平台,让普通的学生们有机会参与其中,让普通人更多了解航天研究与大众生活的关系。

张逸云:“我们组现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社会影响力和一些航空航天方面的技术结合起来,更偏向应用。用一个太空机器人提供一个平台去邀请更多年轻的学生来加入。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初中生,我们也会邀请高中生、大学生,甚至是博士生,共同参与到这个项目里面来。我们用的机器人现在在国际空间站里面, 每年我们都会邀请一些初中生,去组一个队伍,给他们一个游戏,我们也提供了一个网上的平台,他们可以通过编程去做不断的测试,然后不断提高自己解决这个游戏的方案。 最后的决赛会有一个直播的形式,他们会与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通话,看他们自己设计的这个游戏方案是怎么具体在太空机器人上面实施的,它表现的怎么样。

航空航天本身也是比较特殊的行业,它要做一个项目,时间线上、金钱上的投资都是很大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负担,甚至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去做到的。另外,在这个领域技术发展初始的时候, 有很多这种技术相关的东西 比较局限在一小部分的社会群体当中,他们有自己的这种保密性,大家都没有渠道去了解这些知识。

但是现在我通过看学校的项目,以及参与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些活动,我会感觉其实很多不同的应用也是跟所有人都相关的,包括这个GPS系统。它一开始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后来大家发现它也可以在社会当中有一个很好的应用,就把它推广了。这种延续可能以后会越来越多。比如卫星就是有很多不同的应用,有一些应用可能是通过卫星来观测地球上的环境,然后去做更好预防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卫星的数据去分析,去实时地关注。它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数据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

2023 年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和加拿大航天局共同举办了女性太空专家会议。张逸云在此会议上做了“建设促进和推进太空领域性别平等的能力”的发言,在女性参与航空航天领域研究的议题上有了更大的兴趣和更深刻的体会。

张逸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经历。我之前参加过的会议基本上都是以学术为主的。这次发现大家来自各个行业,也有在工作的,或者从公司来的。 这个活动主要的是突出了女性,看的是“女性”这个身份认同在太空的一些研究项目当中, 或者在理工学科当中会有什么作用,就是提倡男女平等。

我没有太多除了学术界以外的这种经历,去这个活动,我可能会认识不同的人。他们有不同的背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到问题。在做我自己项目的时候,我看的是有很多不同的身份认同,但是这个活动主要是针对于女性,让我看到了更多女性相关的问题。

我自己做了这种“多元公平共融”的研究工作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在这个行业里面女生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女生在领导角色中的比例就会更低, 所以在很多决定性项目上去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多女生的声音。我认为它其实还是一个现存的问题,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

参加联合国“空间促进妇女发展”会议的时候,发现这个会议当中有一个“工具包”,就是一个文件,大概有几十页的内容。它主要专注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怎么样去让女性更多参与进来, 去帮助她们在太空相关领域得到机会。这是联合国“空间促进妇女发展”这个活动开始在编写的一个内容,以后要推广到联合国各个国家,作为一个资源包让大家去看如何提高这种多样性,让所有人都进入这个领域,得到公平对待。”

作为年轻的航空航天研究学者,张逸云说:这个领域的许多女性前辈给了她启发、鼓舞和信心,学术界的整体环境也对女性越来越友好。

张逸云:“我本科的导师是我们学校机械系的第一个女教授。 我从她那里得到了很多启发。我是因为做科研才去找她的,很多时候我觉得她给我很大的鼓励,比如她会谈论自己的经历。我觉得是非常值得骄傲的。她的研究工作在这个学术界,在她自己的领域也有非常大的成就。她没有觉得因为是女生,你就有很多事情做不到;你可以做得甚至更好。我在本科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比较大的实验室的那个领导,她身处领导的位置。所以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可能性。我没有觉得作为女生,你就不可以去学这个航空航天,你就不可以在这个方向去做到领导的位置。 她也会经常鼓励我,也会谈她自己的经历。我其实没有太多的害怕或者担忧会被歧视,或者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做得很好。

我觉得总体来说环境也更友好了。这当然是要感谢愿意成为第一个人,愿意成为前几个人的前辈。其实包括在麻省理工学院这种学校,很早的时候女生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甚至整个系里都找不到一个女生。所以那个时候可能所有的设施,比如说包括厕所之类的,男厕所就是会比女厕所要多,也不是每一层都会有女厕所。所以在这种环境当中, 如果说你作为一个女生,你还是会感觉到:为什么我有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够达到同样的事情?

现在就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代表人物在不同的领域闪闪发光,所以让这种偏见没有以前那么多。在大家不断的倡导下,提出建议也会被欣然接受,去改善。所以现在的环境总的来说应该还是有在变好。”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

张逸云特别强调:如果社会和家庭给女孩子设置基于性别的束缚,她们就不能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在科学领域出类拔萃。

张逸云:“有时候她们从小可能没有得到同等的鼓励或者同等的支持。如果说一个男生一个女生想要做同一件事情,比如说都想去做机器人。有时候特别是少部分人有可能会说男生应该去做这个事情,女生可以去做别的事情,可以去玩洋娃娃,不要玩小汽车。这种就是一些固有的偏见,这个是的确存在的。现在大家会通过不断地推广,不断地去交流,想要去改善这种情形。另外,作为个体来说,如果说你从小没有被鼓励、没有被支持,那你可能对自己是否想要继续去在这个方面学习工作,这样信心就会减少,你可能会自发地受到影响。

我小时候的玩具有很多,我会有洋娃娃,也会有小汽车,我可能都会喜欢玩。我父母也没有说因为也是个女生就可以少玩一些小汽车。我爸爸妈妈他们自己也挺喜欢玩的,所以大家可以一起玩。 我可能有时候也会把小汽车拆了,但是他们还是会鼓励的。会说你拆了之后,你也看到了里面的结构;或者说你至少知道怎么拆它是对的,怎么拆它会把它弄坏。其实这个过程当中,只要你在不断思考,你其实也是在不断学习。 我读书都读了十年,我的家人们都还蛮支持的,也没有太多的社会压力。 他们给我更多是精神上的支持,对我的决定都会非常支持。”

作为航天航空领域的年轻科学家,张逸云建议那些怀揣航天梦、有志投身太空研究的青年学生首先要建设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脚踏实地地去实践和探索。

张逸云:“学校教育只能给你所需要的知识,你所需要的技能。但是要怎么去应用, 怎么在具体的问题中去解决一件事情,这是要你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自己的判断能力。这个就需要去自己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地学习才会得到。

其实大家对航空航天的定义有时候还是比较狭隘的,航空航天的应用可以是更广泛的。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不同宇航员的背景。他们当中有很多生物学家、有很多科学家,你可以去看一下不同的可能性。在航空航天这个领域工作的人,他们当中也有政治家,当然也有科学家,也有理论学家。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同样的问题,才可以给我们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另外,工程师、科学家都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合作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一个问题出现了,如果你自己不能去解决,你要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要知道可以通过哪些资源、哪些渠道去获得帮助。我们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里面作为一个个体参与到整个大环境里,然后大家互帮互助,共同努力。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技术上的突破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沉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去达成的。 所以科学家主要的工作就是去实践、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 慢慢地通过不断的实践,经过很多成功、很多失败,慢慢去寻找一个最优或者说相对比较好的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可能可以解决很多不同的社会问题,可能可以在很多生活中应用。所以科研非常需要耐心,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沉淀的过程。”

张逸云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是一个由学生、研究人员、教师和员工组成的多元化社区,在人类与技术交汇的空间中进行实验,与世界各地的组织和社区合作,开展了数百个交叉学科的合作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注重科学技术如何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不断将想法转化为有影响力的新应用、新领域和新运动。

张逸云参与的项目需要把航空航天相关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包括社会科学、创新教育、工程教育等,比如通过设计框架,用来分析、描述、评估教育系统。张逸云希望她的研究工作将有助于女性和其他代表性不足的群体提高在理工科教育中的参与度,使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创造性的探索,从而推动社会取得更大进步。

来源:环球国际大视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