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足部麻痛、溃烂、坏死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我们统称其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临床医生感到非常棘手的疾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往往最终只能采取截趾(截肢)治疗,令医患双方倍感无奈。然而,随着抗生素骨水泥(PMMA)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这一局面得到了显著改善
足部麻痛、溃烂、坏死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我们统称其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临床医生感到非常棘手的疾病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往往最终只能采取截趾(截肢)治疗,令医患双方倍感无奈。然而,随着抗生素骨水泥(PMMA)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这一局面得到了显著改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糖尿病足的“守护神”——骨水泥。
一、糖尿病足的难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伤口多为慢性难治性伤口,换药周期长,创面感染不易控制,伤口难以愈合。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窦道,也有可能发展成菌血症、脓毒血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而且,糖尿病患者大都存在下肢血运差、细小动脉硬化甚至闭塞的情况,导致血液中的抗生素无法有效到达创面部位,从而影响抗感染效果。
二、骨水泥的神奇之处
抗生素骨水泥是一种特殊的骨修复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骨传导性好、抗感染能力持久等优点。它最早被应用于牙科和骨科领域,如关节置换、填充骨缺损等。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抗生素骨水泥逐渐被应用于糖尿病足创面修复,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抗生素骨水泥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
医生会将高浓度敏感抗生素与骨水泥混合,然后植入到清创后的创面中。这样,抗生素就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而且释放周期长,局部创面抗生素浓度能高达静脉输注的1000倍以上,对严重局部感染的糖尿病足感染的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三、真实案例分享
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76岁的郭阿姨因左足红肿疼痛在垂杨柳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就诊,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足。杨女士确诊糖尿病20年余,血糖控制不佳,还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慢性肾衰竭等多种疾病。入院后,尽管经过抗生素及对症药物治疗,但左足仍红肿疼痛,并出现破溃流脓。考虑到抗感染效果不佳,介入与血管外科,决定在规范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给予切开清创+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经过专业团队的精心治疗,郭阿姨的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第一次手术后,她疼痛明显缓解;术后3周,她来到医院拆除了骨水泥,创面已经满布肉芽组织,之后通过规律换药,伤口愈合顺利,郭阿姨本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骨水泥的更多好处
除了强大的抗感染能力外,抗生素骨水泥还能在创面周围形成一层诱导膜。这层诱导膜是一层血运丰富的纤维样结构,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创面的愈合。同时,它还能改善局部血供,为创面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此外,抗生素骨水泥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护理及换药方便。它不仅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还能减轻医生和患者的负担。对于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的糖尿病足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更加理想的治疗选择。
五、结语
骨水泥作为糖尿病足的“神奇修补匠”,正逐渐改变着这一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格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神奇的治疗技术。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在遭受糖尿病足的困扰,不妨向专业医生咨询一下骨水泥治疗的相关信息吧!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骨水泥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和优势,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本文仅限于公益科普及学术交流,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