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时代,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却不知有时连身边人的视角都大相径庭。有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微博大 V,曾分享过这样一段趣事:他和女友一起观看了一个 “男女街头激烈争吵” 的视频。视频里,男女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为的是约会迟到究竟谁该担责这一小事。大
情侣的 “同片异评” 奇观
在信息时代,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却不知有时连身边人的视角都大相径庭。有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微博大 V,曾分享过这样一段趣事:他和女友一起观看了一个 “男女街头激烈争吵” 的视频。视频里,男女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为的是约会迟到究竟谁该担责这一小事。大 V 看完后,在自己的微博感慨如今大家戾气太重,情侣间一点小摩擦就闹得这般难堪,顺带吐槽男生脾气急了些,该多让让女生。本以为是日常随性一评,可当他无意瞥到身旁女友的评论时,却惊掉了下巴。女友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义愤填膺地写道:“姐妹们看到没,这男的明显是日常就不重视女方,约会都能迟到还不认错,女生情绪崩溃太正常了,心疼小姐姐。”
同样的画面,同样的对白,却因性别差异催生出两种近乎对立的观点。大 V 的粉丝多为男性,评论区一片附和,都在说情侣相处该多包容、别冲动;而女友那边的女性好友们,纷纷站队女生,谴责男方的不是。这就像是身处两个平行却又相悖的舆论场,大家依据自己的性别立场,自动过滤掉另一方的感受,沉浸在自我认定的 “真相” 之中,而这,仅仅是男女对立言论信息茧房的一个小小缩影。
算法 “推波助澜”
(一)精准投喂的 “陷阱”
如今的互联网世界,算法宛如一个隐藏在幕后的 “操纵者”。以资讯类 APP 为例,当你首次注册登录,性别信息便悄然成为算法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如果你是男性,后续页面便会频繁推送诸如 “男性职场晋升的十大秘籍”“男性如何在酒桌上谈笑风生谈成生意” 这类聚焦男性事业发展、社交攻略的内容。这些资讯往往从男性视角出发,强调竞争、拼搏,塑造出一种男性必须在职场中冲锋陷阵、独当一面的形象。长期沉浸其中,男性用户会不自觉地强化这种性别化的职场认知,认为男性就该事业为重,任何阻碍事业前进的因素,包括一些平权诉求,都可能被视作不合理。
而女性用户打开同类 APP,映入眼帘的大概率是 “女性必看的情感保鲜妙招”“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闺蜜暖心故事” 等充满细腻情感的文章。从恋爱中的患得患失,到闺蜜间的小摩擦与和解,无一不是围绕女性情感世界展开。这使得女性在日常信息摄取中,越发关注情感维系、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感受,一旦在现实恋爱、交友场景中遭遇不如意,就容易对标网络上的 “典型案例”,滋生出诸如 “男性永远不懂女性细腻心思” 的怨念,与男性的认知鸿沟愈发显著。算法凭借这种精准定位,悄无声息地将男女用户引入各自预设的信息轨道,让原本多元的观点逐渐窄化。
(二)同温层的 “回声”
算法不仅擅长精准投喂,更会利用 “同温层效应” 制造群体分化。在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讨论区,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以女权话题为例,当一位女性博主发表一篇言辞较为偏激的 “女性在职场遭受的隐形性别歧视必须零容忍,男性特权该彻底终结” 文章后,算法迅速捕捉到文章热度,将其推送给大量关注女性权益的用户。这些有着相似立场的女性纷纷点赞、转发,评论区瞬间成为 “讨伐场”,更激进的言论层出不穷,像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都在打压女性上位” 这般极端话语也能收获高赞。
处于这个 “回声室” 中的群体,听到的只有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回响,每一次的重复都进一步加深对异性群体的刻板印象与对立情绪。男性用户若偶然闯入此类话题区,面对满屏的指责,要么愤而反击,要么嗤之以鼻,转头扎进男性主导的 “游戏开黑兄弟群”“创业奋斗联盟” 等社群寻求认同,在那里,对女性 “敏感、矫情” 的调侃也时有发生。算法构建的虚拟壁垒,让男女群体在各自舒适区抱团,任由对立言论无限循环、放大,形成一个个密不透风的信息茧房。
自媒体的 “流量密码”
(一)标题党的 “诱惑”
在这个 “流量至上” 的时代,部分自媒体为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标题党便是他们的常用 “凶器”。曾引发热议的 “papi 酱” 孩子随父姓一事,本是人家的家庭自主选择,却被无良自媒体恶意炒作。一些自媒体炮制出诸如 “独立女性的堕落:papi 酱孩子随父姓背后的妥协” 这般耸人听闻的标题,文章内容断章取义,全然不顾 papi 酱过往对女权、独立精神的诸多倡导,仅凭一个姓氏问题就给她扣上 “堕落” 的帽子。他们故意放大性别标签,用偏激言语煽动情绪,引得不明就里的网友们纷纷站队,在评论区掀起骂战。男性网友指责女权 “双标”,女性网友则痛斥男性对女性选择的不尊重,一场闹剧下来,自媒体收获了超高点击量,却在网络世界划下一道深深的性别鸿沟,让男女对立情绪愈发汹涌。
(二)“洗脑” 的套路
更有高阶的自媒体深谙 “洗脑” 之道,通过长期输出偏激观点,“培育” 出一批忠实却又极端的粉丝群体。某些男性博主打着 “揭露女权真相” 的幌子,每日在视频里大谈特谈 “女权毒瘤如何侵蚀社会公平”,用一些极端个例将女权群体抹黑得一无是处,塑造出一种男性才是社会弱势群体、被女权打压的假象。在他们的长期灌输下,部分男性粉丝逐渐形成 “仇女” 心态,甚至在线下聚会交流中,也时刻散播着对女性的不满言论。
同样,也有女性自媒体走向另一个极端,宣扬 “男性皆原罪” 论,将生活中的渣男案例无限放大,让一些女性沉浸在对男性的恐惧与仇视氛围里。而这些自媒体背后,往往藏着商业利益,当粉丝量与热度达标,带货、广告便接踵而至。像曾经一位男性博主,靠煽动性别对立吸粉百万,转头就被爆出利用粉丝信任售卖劣质产品的丑闻,可叹那些被 “洗脑” 的粉丝,还在为其摇旗呐喊,深陷男女对立的泥沼无法自拔,成为自媒体逐利的牺牲品。
网民心理的 “暗潮涌动”
(一)现实压力的 “宣泄口”
现代社会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将每个人卷入其中。职场上,男性面临着 “996” 的工作强度,升职竞争白热化,稍有懈怠就可能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房贷车贷如紧箍咒,每月工资到账瞬间被划走大半。女性同样不轻松,职场 “天花板” 若隐若现,生育带来的职业断层让人心焦,家庭与事业的平衡难题仿若走钢丝。在这重重压力下,情感世界也往往难以顺遂。约会遇冷、失恋之痛、婚姻琐碎,日积月累,成了心底的一团郁气。
于是,网络成了部分人 “泄压” 的首选。曾有一位年轻男性,在连续数月加班赶项目后被领导批评,心情低落到极点,看到网上一篇 “现在女生都太物质,相亲只看钱” 的帖子,长久的委屈瞬间爆发,怒评 “就是因为这些拜金女,男的才活得这么累”,全然不顾这只是个别现象。同样,一位被出轨的女性,在痛苦绝望时刷到 “男人没一个靠得住” 的言论,仿若找到共鸣,跟着宣泄 “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将对某个渣男的恨转嫁到整个男性群体。这种以偏概全的偏激宣泄,在网络暗处滋生,让男女对立言论有了最初的 “星火”,一旦燃起,便呈燎原之势,将理性氛围烧得一干二净。
(二)从众心理的 “裹挟”
在大学校园的某个女生宿舍里,女大学生王明明原本性格温和、观点中立。新学期伊始,宿舍里几位室友热衷于讨论女权话题,常对网上一些 “男性霸座不让座给女性”“职场女性因性别被拒” 的热点义愤填膺,言语间逐渐走向极端,逢男必批。王明明起初只是默默听着,偶尔发表几句客观看法,却被室友调侃 “太单纯,不懂女性困境”。为了融入集体,她开始下意识地改变言论,跟着转发那些偏激女权文章,评论也越发情绪化。当学校组织男女混合篮球赛,因一点小摩擦,她脱口而出 “男生就是爱欺负女生,仗着力气大抢风头”,全然忘了自己也曾为男生精彩球技鼓掌。
在这场 “从众游戏” 里,像王明明这样的个体不在少数。他们害怕被孤立,放弃独立思考,任由群体观点将自己淹没。当一个个原本理性的声音被同化,男女对立言论群体便如滚雪球般壮大,所到之处,理性探讨的幼苗被践踏,只剩下一片情绪化的 “荒蛮之地”,让破局愈发艰难。
破茧之路在何方
在这重重困境下,破茧之路虽布满荆棘,但并非无迹可寻。于平台而言,算法优化迫在眉睫。不能仅依据用户性别、过往浏览就 “画地为牢”,需引入更多元维度,如兴趣广度、知识深度,推送跨领域信息,打破单一性别视角局限。像知乎尝试推出 “多元观点精选” 板块,针对热门性别议题,汇聚各方理性声音,让用户看到争议背后的复杂真相,拓宽思维视野。
自媒体也应重拾责任担当。摒弃 “流量至上” 歪风,以客观、真实、深度为笔,书写两性和谐篇章。知名情感博主 “十点读书”,曾策划 “性别平等,共筑美好” 系列专题,讲述平凡夫妻相互扶持、职场男女携手奋进故事,用温暖消解对立,引导粉丝珍视异性力量,重塑健康性别观,为网络注入正能量清流。
而身为网民的我们,更要成为破茧的主力军。提升媒介素养,练就 “火眼金睛”,不被偏激标题、极端言论蛊惑;培养理性思考习惯,遇争议先自省,再换位,理解异性不易。在校园、职场、社区多组织跨性别交流活动,从线上的 “唇枪舌剑” 转为线下的 “促膝长谈”,让真诚沟通消融误解坚冰,携手走出信息茧房的迷障,共绘两性平等、和谐共处的美好蓝图。
来源:舞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