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海水中存在赤潮生物,如本次广东多地赤潮的“罪魁祸首”球形棕囊藻,是赤潮发生的内因。其次,海洋受到源自市政排放和海水养殖活动的有机污染,使得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铁、锰等营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让它们可以“衣食无忧
近期,海南海口、广东省多个沿海城市出现赤潮现象,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图片,称“海边有爆爆珠”“海边惊现野生史莱姆”。
其实,这看似有趣的“爆爆珠”,正是源于广东多个沿海城市正在经历的因“球形棕囊藻”的暴发生长所导致的赤潮,相关部门提醒市民近期应减少亲水活动。
根据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发布的消息,本次赤潮已涉及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江门、阳江等城市,多地发布了提醒。什么是赤潮?是如何引起的?有何危害?
有网友称广东沿海出现大量像爆爆珠一样的东西。图/网络
“爆爆珠”从哪里来?
记者了解到,赤潮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海水中存在赤潮生物,如本次广东多地赤潮的“罪魁祸首”球形棕囊藻,是赤潮发生的内因。其次,海洋受到源自市政排放和海水养殖活动的有机污染,使得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铁、锰等营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让它们可以“衣食无忧”地疯狂生长。
球形棕囊藻。图/自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再者,适宜的海洋水文气象、地理和海水理化要素也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如在我国南海,球形棕囊藻赤潮发生的温度范围在15℃-27℃之间,加上海上风力较弱,湾内潮流缓慢,就像为赤潮生物们打造了一个温暖舒适且稳定的“生长乐园”,容易造成赤潮的暴发与聚集。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海域连续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根据《2023年南海区海洋灾害公报》资料,2023年南海区引发赤潮的赤潮优势种包括球形棕囊藻、骨条藻、纺锤角藻和洛氏角毛藻共4种。其中球形棕囊藻引发赤潮的次数和累计面积均最多,分别为4次和15.5平方千米。
据深圳市海洋发展研究促进中心表示,球形棕囊藻赤潮属于自然生态现象,是我国常发的赤潮种类之一,多发于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近岸海域。
1997年,我国东南沿海首次发生球形棕囊藻赤潮。之后,我国近海多次暴发球形棕囊藻形成的大规模赤潮。棕囊藻暴发期间,过度增殖的藻类会消耗水中的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浮游生物缺乏食物来源;同时随着后期溶解氧含量下降,导致部分海洋生物缺氧窒息,从而影响整个海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囊体中大量多糖类胶状物质可黏附鱼鳃或渔网,不利于渔业捕捞。同时,大量棕囊藻囊体以及碎片进入沿岸核电厂冷源取水口,堵塞滤网,还可能对核电冷源安全造成潜在影响。
图源:网络
近年来,深圳海域也曾多次发生不同程度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其发生规律和东南沿海其他海域的球形棕囊藻赤潮基本一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即多出现在冬季,从暴发到消退往往需要一周至数月不等。
除此次酷似“爆爆珠”的球形棕囊藻外,形成怪象的藻类家族还有不少成员。
爆红一时的“蓝眼泪”现象,其实也属于赤潮的一种。高密度的夜光藻随着风浪聚集,在夜间受到扰动刺激时,储存在体内的大量荧光素在荧光酶的氧化下,迅速发生反应,将大部分能量转换成蓝色荧光,形成如梦似幻的景象,一般出现在每年3月至10月,尤其是在春末夏初之际。
藻类除了能在水里形成奇特景观,在雪中也创造了“神来之笔”。2020年,南极的乌克兰科考站附近出现了粉红色的“西瓜雪”现象,其实是雪中的极地雪藻在相对温暖的环境中迅速生长,其体内含有虾青素防止紫外线辐射,呈红色。
我国川西、藏东南以及北欧、俄罗斯、加拿大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有成片的红石,如同鲜血蜿蜒流淌于沟谷间,被喻为“冰川下的血色浪漫”,因岩石表面附着着一层薄薄的橘色藻,因富含虾青素而颜色鲜艳血红。
不可忽视的世界性公害
赤潮是海洋中漂浮的某种或多种微小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使一定范围内的海水在一段时间内变色的生态异常现象,又称“有害藻华”,通常发生在近岸海域。
被喻为“红色幽灵”的赤潮,其实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根据赤潮发生的原因、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除了呈红色、黄色外,还有绿色、褐色等,如中缢虫、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或砖红色;真甲藻、绿色鞭毛藻形成的赤潮呈绿色;短裸甲藻形成的赤潮呈黄色等。
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大洋中能形成赤潮的浮游生物有180余种,其中载入中国浮游生物名录的有63种,包括硅藻24种、甲藻32种、蓝藻3种、隐藻2种、金藻1种、原生动物1种。
赤潮的起因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赤潮生物的暴发与人类活动带来的海洋污染密切关联,我国沿海赤潮频发区多为河口海域和沿岸、内湾海域,这些地区是沿岸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排水、养殖废水、江河径流集中的排放区,大量含有氮、磷、铁、锰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排入海洋,使近海、港湾海水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适宜的水温、海水搅拌、海水富营养化、光照和海域封闭都是致使赤潮发生的条件。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强烈混合流动一方面将海水底层的营养物质带至上层,为赤潮生物提供丰富的养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赤潮生物的传播和分布,从而增加赤潮发生的可能性。封闭的海域可为赤潮生物所需的物质提供积累的容器,而充足的太阳光照则促使赤潮生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从而迅速繁殖。
从20世纪60年代起,赤潮现象开始在全球蔓延,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4年至2023年十年间,我国海域平均发生赤潮次数50次,平均面积5448平方千米,其中东海海域发现次数最多,影响面积最大,黄海海域发现次数最少,影响面积较小。
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也破坏了海洋中的正常生产过程,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赤潮生物分泌的黏液会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呼吸,导致其窒息死亡。某些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也会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再者,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尸骸的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可造成环境严重缺氧或者产生硫化等有害物质,使海洋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部分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入,毒素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人类食用后也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
最新提醒
据广东省海洋预报台最新“蓝色赤潮预警”显示,1月10日,深圳市海洋发展研究促进中心对深圳湾和南澳海域球形棕囊藻赤潮开展跟踪监测。经现场观测,深圳湾沿岸海域赤潮呈斑块状或条状分布,赤潮海域面积有所减小,约0.2平方千米;南澳海域赤潮零星斑块状分布于沿岸,约0.05平方千米。赤潮海域海面均未见鱼类死亡现象。
广东省海洋预报台发布提醒,如发现赤潮扩散到养殖区,及时采取放氧等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养殖损失。加强渔船管控,暂停赤潮海域水产品采捕作业。加强周边水产市场的巡查和抽检,确保海产品安全。如赤潮发生于滨海泳场附近海域,应及时巡查并制止旅游者下水。
广州生态环境局提醒市民,球形棕囊藻赤潮暴发期间,应减少亲水活动,避免带来身体不适。海南省海洋灾害应急专项工作办公室亦发出提醒,球形棕囊藻可能携带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菌,容易造成感染或引发过敏等身体不适症状,请勿在赤潮发生区域进行捕捞、游泳等活动,应减少亲水临水。
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也提醒广大市民,发现疑似赤潮现象,应及时报告海洋发展部门或生态环境部门。同时,藻类大量繁殖会导致海水中的氧气含量不断下降并阻塞鱼鳃,引发鱼类窒息死亡,有些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直接或间接通过食物链在海洋动物体内富集,引起海洋动物或食用这些动物的人中毒甚至死亡。海洋保护区、滨海旅游区和渔业养殖者等涉海单位密切关注赤潮动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或避免损失。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