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人都说岁月如梭,但对于罗淑君来说,这45年的等待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1973年的那个春天,一个来自四川的女孩走进了她的生命。那个女孩阳光般温暖,总是笑眯眯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两年后,女孩随父亲离开了唐山,临走前说"一定要保持联系"。谁知这一别,就是将近
73年,河北女孩和高中同学相伴2年,女孩苦寻45年:你到底在哪里
世人都说岁月如梭,但对于罗淑君来说,这45年的等待却漫长得像一个世纪。1973年的那个春天,一个来自四川的女孩走进了她的生命。那个女孩阳光般温暖,总是笑眯眯地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两年后,女孩随父亲离开了唐山,临走前说"一定要保持联系"。谁知这一别,就是将近半个世纪。
1976年那个令人心碎的夏天,唐山发生了那场改变一切的大地震。在最艰难的时刻,一封来自云南的信带来了30块钱,整整一个月的工资。这笔钱不仅给了罗淑君生的希望,更让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但是,这封信的主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在45年里,她们始终失去了联系?那个如阳光般温暖的女孩,现在又在哪里?
一、意外重逢:2021年的相见
2021年11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节目录制现场格外热闹。今天来寻人的是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她就是罗淑君。
"我找一个人,找了整整45年。"罗淑君坐在寻人椅上,声音有些颤抖。她说,自己要找的是一个曾在唐山地震后给她寄来30块钱的高中同学。
节目组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当年的老照片。那是1973年的一张泛黄的班级合影,照片中的李跃华站在第二排,穿着一件白色碎花上衣,笑容灿烂。罗淑君指着照片说:"这就是她,李跃华。"
罗淑君讲述着当年的一切,话语中带着深深的思念。就在这时,节目现场的大门突然打开了。一位身着红色上衣的老人缓缓走了进来,她的步伐稳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你是李跃华吗?"罗淑君颤抖着声音问道。
"是我,淑君。"李跃华的声音依然如当年般清亮。
两位老人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你怎么这些年都不找我啊!"罗淑君拍着李跃华的肩膀说道。而李跃华的第一句话却是:"你慢点,别太激动,你心脏不好。"
这一刻,仿佛45年的光阴瞬间消逝。当年那个总是为他人着想的李跃华,依然保持着关心他人的本性。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两人坐下后,李跃华说起了当年寄30块钱的往事。1976年唐山地震发生后,她在云南得知这个消息,立即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寄了出去。"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个月工资31块钱,我留了1块钱坐公交车。"
罗淑君握着李跃华的手说:"当时我就猜是你,因为只有你会这样做。可是信上没写清楚地址,我想给你回信都不知道往哪里寄。"
重逢后的交谈中,两人才知道这些年彼此都在寻找对方。李跃华随父亲在全国各地辗转,地址经常变动。而罗淑君只知道李跃华去了云南,却不知具体在哪个城市。
在场的观众听到这里,不禁感叹这段跨越45年的寻找故事。李跃华从四川到唐山,又从唐山到天津,最后定居云南。而罗淑君则一直守在唐山,靠着一个省份的名字苦苦寻觅。
"这些年,我一直把你当作榜样。"罗淑君说,"就因为你那30块钱,我后来也经常帮助别人。"李跃华听后,紧紧握住了罗淑君的手。
当天晚上,两个老同学坐在一起,翻看着各自保存的老照片,诉说着45年来各自的故事。时光荏苒,但那份真挚的情谊,依然如同当年一样温暖。
二、命运交织:1973年的相遇
1973年的春天,唐山市丰润县城关中学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转学生。那天,穿着蓝色学生装的李跃华站在讲台前作自我介绍:"我叫李跃华,从四川来的。我爸爸是铁道兵,正在这里修建铁路。"
当时的铁道兵部队承担着全国铁路建设的重任。李跃华的父亲所在的部队负责修建唐山至秦皇岛段的铁路线,这是一条连接华北与东北的重要线路。
李跃华的到来给班级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气息。课间休息时,她总会跟同学们讲述在全国各地的见闻。"在成都,我们可以坐船去看大熊猫。""在贵州,火车要爬山一样往上开,转好多弯。""在武汉,长江大桥可以同时跑汽车和火车。"这些故事让从未出过远门的同学们大开眼界。
李跃华的父亲常带着全家跟随部队转移。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认真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丰润县,她发现这里的人特别喜欢吃驴肉火烧,跟四川的小面、重庆的火锅一样,都是地方特色。
班上的同学们都喜欢跟李跃华说话。她不仅见多识广,还总是乐于帮助他人。有一次,罗淑君忘记带铅笔,李跃华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铅笔递了过去。"你先用着,我还有一支。"这样的小事在两年里发生了无数次。
李跃华的学习成绩很好,尤其是语文和地理。每当老师提问,她总能对答如流。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她写的《我的铁路员工父亲》获得了全校第一名。文章生动地描写了铁道兵战士们不畏艰苦、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的事迹。
铁道兵的生活也影响着李跃华的性格。她经常说:"我们铁道兵有句话,修到哪里,家就在哪里。"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她的为人处世。在班级里,她总是充满活力,像一束温暖的阳光。
每当周末,李跃华都会邀请同学们去工地看望父亲。铁道兵战士们住在简易的工棚里,却把营地收拾得井井有条。工地上的大型机械设备、轨道的铺设过程,都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1974年的寒假,李跃华组织了一次特别的活动。她带着几个同学去慰问工地上的叔叔们,给他们送去自己做的围巾和手套。"冬天在外面干活真不容易,"她说,"咱们也要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就这样,李跃华在丰润县度过了宝贵的两年时光。她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结交了终身难忘的朋友。而这段经历,也为后来发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那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来自四川的铁道兵之女,会在几年后用一个月的工资,在唐山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更没想到的是,这份情谊会延续45年之久。
三、心灵羁绊:特殊时期的陪伴
1974年的冬天格外寒冷,罗淑君因肺炎住进了丰润县人民医院。病房里没有暖气,只有一个小火炉。那时正值期末考试前夕,这让罗淑君十分着急。
"你好点了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在病房门口响起。李跃华背着两个书包站在那里,"我听说你生病了,特意来给你补课。"
从那天起,李跃华每天放学后都会来医院。她会先把自己的课堂笔记给罗淑君看,然后耐心地讲解当天的新课。冬天天黑得早,医院的走廊里只有昏暗的白炽灯。李跃华就坐在病床边,借着台灯的光一遍遍地讲解数学题。
"补课一般持续一个小时左右,"当年的护士长王大姐回忆说,"每天这个时候,都能听到病房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不仅是罗淑君的病房,李跃华还经常去看望其他生病的同学。1974年春天,班上有五个同学因为流感住院。李跃华组织了一个"课后辅导小组",带领成绩好的同学轮流去医院帮助病友们补课。
在学校里,李跃华和罗淑君也开展了很多活动。当时学校正在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两人一起策划了"爱心课间"活动。每天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轮流帮助打扫教室、整理图书室。
1974年5月,学校举办了第一届科技小制作展览会。李跃华和罗淑君合作制作了一个"自动浇水器"。这个装置利用简单的物理原理,可以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节浇水量。这个作品不仅获得了一等奖,还被学校采用在花园里使用。
"那个时候虽然物质条件艰苦,但大家的精神面貌都很好。"当年的班主任张老师说,"李跃华和罗淑君就像两个小太阳,把班级照得很温暖。"
两人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的广播站。每天早上,她们会轮流播报新闻和天气预报。李跃华的普通话标准,声音清脆,特别适合做播音员。后来在云南工作时,她真的成为了一名播音员。
1975年初,班级组织春游活动。李跃华提议去铁路工地参观。在她父亲的带领下,同学们近距离观看了铺轨作业。李跃华还特意准备了讲稿,向大家介绍铁路建设的知识。
这些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构成了两人最珍贵的回忆。即使后来天各一方,这段特殊时期的陪伴依然在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正是这份情谊,让她们在45年后再次相逢时,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
正当友情日渐深厚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平静。1975年5月,李跃华的父亲接到调令,要调往天津工作。这意味着,这对好朋友即将分别。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45年。更没想到的是,一年后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会让这段友情有了新的意义。
四、天灾人情:1976年的转折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市区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当时的罗淑君正在丰润县一家卫生所当卫生员,那个夜晚格外闷热。
"那天值夜班特别忙,凌晨两点多才回到宿舍。"罗淑君回忆说,"刚躺下没多久,突然听见一声巨响,接着就是天摇地动。"
罗淑君住在卫生所的二楼。地震发生时,她立刻从床上跳起来,抓起门口挂着的白大褂就往外跑。楼梯已经开始晃动,墙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她刚跑到院子里,身后的楼房就轰然倒塌。
"整个地面就像波浪一样起伏。"罗淑君说,"黄沙漫天,能见度很低,到处都是人们的呼喊声。"
卫生所院子里的几棵大树剧烈摇晃,树叶纷纷落下。罗淑君看到不远处的猪圈倒塌了,几头猪惊慌失措地冲了出来。她被其中一头猪撞倒在地,右手划出了一道口子。
地震过后,罗淑君立即投入到救援工作中。作为一名卫生员,她必须第一时间照顾伤员。卫生所的药品和器械都被埋在废墟下,她和同事们用床单当担架,用木板当临时手术台,在院子里搭起了简易医疗点。
"那几天,我们几乎没合眼。"罗淑君说,"伤员源源不断地送来,有的是被砸伤的,有的是被震伤的,还有许多是受到惊吓的。"
地震发生一个月后,一封来自云南的信寄到了罗淑君家。信封里装着30块钱,但是信件却不知所终。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30来块钱,这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那时候还在救灾,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罗淑君回忆说,"我拿着这30块钱,想起了李跃华。虽然信丢了,但我知道一定是她寄来的。"
这30块钱,罗淑君没有用在自己身上。她买了一些药品和绷带,继续帮助那些受伤的乡亲。在最艰难的时刻,这笔钱不仅给了她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了她精神上的支持。
震后的日子并不好过。罗淑君的家在地震中损毁严重,只剩下一根房梁顽强地支撑着。但是全国各地的援助很快就到达了唐山。粮食、药品、帐篷源源不断地运来,人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灾后重建期间,罗淑君一直想给李跃华回信。但是信封上的地址是"云南省",没有具体的城市和单位。她试着寄了几封信,都因查无此人被退了回来。就这样,两个人失去了联系。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不仅改变了唐山的面貌,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是那封装着30块钱的信,却在罗淑君的人生轨迹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开始学习李跃华的榜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五、爱的传承:45年的等待与改变
1976年之后,罗淑君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路。每次听说哪里有从云南来的人,她都会上前询问是否认识李跃华。每次去邮局寄信,她都会问问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找到一个只知道省份的人。
"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唐山邮局的老职工张大爷说,"寄信必须要有详细地址,否则根本送不到。"
虽然找不到李跃华,但罗淑君却开始用行动传递着那份温暖。1980年,她遇到一个被拖拉机撞伤的年轻人。伤者家境贫困,不敢去医院。罗淑君二话不说,把人送进医院,垫付了医药费。
"当时我就想起了李跃华寄来的30块钱,"罗淑君说,"既然我曾经得到过帮助,现在也应该去帮助别人。"
这样的故事在罗淑君的生活中不断上演。1985年,一位老奶奶因病无钱医治,罗淑君主动提供药费。1990年,她看到一个生病的小孩想吃罐头却买不起,便自掏腰包买给了孩子。
与此同时,李跃华在云南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从1976年到1990年,她先后在昆明、大理、丽江等地工作,成为了一名受人欢迎的播音员。每到一个新地方,她都会打听是否有来自唐山的人。
"我经常在广播里说唐山的事,"李跃华回忆说,"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老同学。但那时候云南的广播信号覆盖范围有限,根本传不到河北。"
1995年,罗淑君的女儿考上了警校。在送女儿入学时,罗淑君特意叮嘱:"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是我从一位好朋友那里学到的。"
2000年后,科技的发展让寻人变得更加便利。罗淑君尝试过上网搜索,也在各种寻人栏目投过稿,但都没有音信。直到2021年,她报名参加了《等着我》节目。
"45年来,我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罗淑君说,"等一个能让我当面说声谢谢的机会。"
在节目现场重逢时,李跃华已经退休多年。但她依然保持着帮助他人的习惯。在云南生活期间,她参与过多次志愿服务活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广播爱心基金会,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
两个人相见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换这些年来各自帮助过的人的故事。她们发现,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都在用同样的方式温暖着他人。
"一个30块钱的温暖,变成了无数次的传递,"罗淑君这样形容这段经历。如今,这个故事仍在继续。罗淑君的女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在工作中秉持着母亲教导的理念。而李跃华成立的爱心基金会,也在云南的山区不断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
在唐山市丰润区的一面墙上,至今还挂着一张1974年的老照片。照片上,李跃华和罗淑君正在给同学们讲解自制的浇水装置。时光飞逝,但那份朴实的情谊,那份互帮互助的精神,却在岁月中愈发闪亮。
来源:何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