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吃药看似方便,但效果却可能大打折扣!

360影视 2025-01-18 15:05 1

摘要:大家应该都有过出门在外需要服药的经历,有时候因为身边没水又着急喝药,我们会选择“干吞”的办法应急,那么这样用少量唾液“一口闷”的喝药形式,到底会影响用药后治疗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喝药形式会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那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大家应该都有过出门在外需要服药的经历,有时候因为身边没水又着急喝药,我们会选择“干吞”的办法应急,那么这样用少量唾液“一口闷”的喝药形式,到底会影响用药后治疗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喝药形式会影响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那我们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药物在人体内的转运过程

如图1所示,药物在体内如此转运,人的胃对水的排空速度相对较短(1-1.5h),而药物主要的吸收部位在小肠。药(片剂、胶囊、丸剂等)被你用水送服以后,会发生崩解,简单说就会 在胃里的水环境中慢慢散开变成小颗粒,再逐渐溶解、吸收。 中国药典规定了药物崩解的时间,对于一般的药片,15min内要完全崩解,包衣片的时间则可以久一点。测试崩解时限的设备叫做崩解仪,你一定能够想到它是模拟了人的胃肠道环境,温暖(烧杯内盛有温度37℃±1℃的水),蠕动(乘着药片的提篮上下运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缓冲液预设特定的pH值,来模拟胃的酸性环境和肠道的碱性环境。而这样的实验过程中,水环境是必须的,药片在测试中,一直要在水中,因此当你喝水太少,会影响药片的崩解和后续的溶解吸收过程。

生物药剂学的由来与研究内容

生物药剂学就是探索药物在进入人体以后是如何旅行(吸收和分布)、变化(代谢)与消亡(排泄)的学科, 距今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从这个学科的角度如果要对所有的口服药品进行归类,有点类似我们小时候在数学中学的象限,如图1所示,在这个分类逻辑中,不论哪一种药,需要考察你的溶解性(能不能溶解在一定体积的人体消化环境的模拟溶剂中)和渗透性(能不能透过生物膜)。那么对于溶解性与渗透性的高低,又是怎么定义呢?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一般认为最高剂量单位的药物可以溶解于等于或小于250mL体积的pH1.0~6.8的37℃的介质中,这个药物就属于 高溶解性 。而服用后比较稳定,吸收程度高于90%的那些药物,被称作 高渗透性 药物(图2)。我们在药店买药都是根据感冒药、心血管药……这样分的,那为啥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个看似比较难懂的分类呢?是因为药物被吃下去以后要被转移到血液(或淋巴液),必须先要溶解了才可以。但这个 水溶性并非越大就越好 ,过于大了以后又没法穿过生物膜发挥作用了(一般认为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组成)。因此药物亲水性或亲脂性的过高或过低都对药效产生不利的影响。

药物也有“大盘指数”,叫治疗窗

研究人员要关注的药物“大盘指数”在药学中叫做 治疗窗 (图3),简单说就是药物的浓度高于这个“窗”(血药浓度高于最低中毒剂量)会对人体产生药物的毒副作用,低于这个“窗”(血液中药物浓度低于最低有效剂量),达不到治疗的作用。

图3 治疗窗的概念表明了药物在血液中发挥作用的浓度有一个区间(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因此药物在体内需要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才发挥作用,而溶解和透过生物膜是其达到血液(或淋巴液)的前提条件。

研究者对固体的药物溶解的速度进行了方程(Noyes-Whitney 方程)的模拟,在这一受很多因素影响的过程中,作为服药患者最方便控制的就是服药的水量——溶出介质的体积。

在这里我们不过多详细解释这个公式的意义,等号左侧是药物溶解的速度(只有它溶解了才有可能出现在治疗窗那个区域),而对于服药的我们而言, 等号右侧的溶解速度V(溶出介质的体积)小了,即服药时喝水很少或不喝水,提前也没有喝足够多的水,体内作为药物的溶液中药物的浓度会很高,药物溶出速度就慢,影响血药浓度达到治疗窗。

一般固体制剂的推荐服药水量

综上所述,常见的颗粒、片剂、胶囊等口服的固体制剂,推荐喝水200~250mL送服,喝水太少会影响治疗效果。

注意:本文针对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对口崩片等一些特殊片剂不在本文探讨范围。

特殊情况谨遵医嘱!!!

来源:东窗史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