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新兴技术正重塑新闻传播格局,培养新型传播人才迫在眉睫。1月18日上午,“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研讨会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举行,全国首家未来传播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未来传播学院(筹)揭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林婧 周莎莎 彭鹏 通讯员 林晓莹 王津航
当前,新兴技术正重塑新闻传播格局,培养新型传播人才迫在眉睫。1月18日上午,“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研讨会在浙江工商大学下沙校区举行,全国首家未来传播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未来传播学院(筹)揭牌。
为什么要在这时成立一个面向未来的传播学院呢?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主动出击才能把握未来。传播是今天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素,未来,传播学不限于学科和专业领域,而是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赋能。“所以,一句话来概括,浙江工商大学建设未来传播学院是为了寻求智能时代传播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未来传播学院(筹)揭牌仪式。记者 彭鹏 摄
未来传播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且不断发展创新的概念,涉及传播学、媒体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因此,优化学科专业体系、为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建设注入新活力势在必行。
记者了解到,未来传播学院的筹建未来传播学院以人工智能传媒科技为突破,,围绕浙商传播、国际传播、法治传播、公益传播等特色方向,构建新闻传播学与计算机科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拓展新兴学科发展空间。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发挥学科优势,从学生培养方案到成长方案都在不断升级。从发布《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率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158体系,到实施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成为全省第一个启动这个计划的高校。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教学和创作布局,也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记者 彭鹏 摄
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未来传播学院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紧密对接行业需求,积极回应“重启与变革”的时代要求,重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培养方案融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为一体,努力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传媒领域持续注入活力。
从协同推进政产学研来看,未来传播学院在省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将与共建单位联合推进“人工智能+传播”的探索研究,通过开展浙江省传媒改革高级人才与未来人才培养、宣传思想文化干部培训等,全力推进全面服务于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围绕浙江“两个先行”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厚度的浙江文明传播成果,全力推进全面服务于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文化内容建设;通过综合利用传播渠道、新闻人才、知识数据、媒介技术等传媒资源,全力推进全面服务于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智库建设。
目前,浙江工商大学新闻传播学科隶属该校人文和传播学院,现有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本科专业和新闻与传播、出版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共有本科生640人、硕士研究生74人,学校新闻学专业获评中国一流四星级专业,仅次浙江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表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学院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引入了一大批新闻传播行业的顶尖师资,如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将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得主陈东升担任筹建组负责人。还将建立实训基地,把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结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未来传播学院走出去的毕业生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
王永贵校长为白林教授颁发聘书。记者 彭鹏 摄
现场,新华社亚太分社原社长白林被聘为特聘教授,光明日报社原来的副总编刘伟、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原党委副书记陈立波等被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