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天,郑州市中铁・泰和里唐宋梦华内街,“见郑欢喜・大美非遗”市集在此热闹开市。来自全市40多家非遗项目传承人,携各家匠心之作、一字排开,宣传、展示非遗作品以迎接新春到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祁道鹏
唐宋“雅集”中豫见非遗之美,见“郑”一个别样欢喜年。
1月18日,腊月十九,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
当天,郑州市中铁・泰和里唐宋梦华内街,“见郑欢喜・大美非遗”市集在此热闹开市。来自全市40多家非遗项目传承人,携各家匠心之作、一字排开,宣传、展示非遗作品以迎接新春到来。
洧川豆腐、中牟瓜豆酱、观星台蜜食等地域特色美食令人口齿生津,豫剧《花木兰》、郑州越调《桑园会》、杂剧北曲《山丹花》等地道戏剧展演余音绕梁,澄泥砚、核雕、登封窑等非遗文创琳琅满目。
因肉厚、皮薄、核小、味甜,新郑红枣远近闻名。将精品红枣镶嵌于各式花馍,郑州市非遗文化传承人王景会带来的枣花馍很是别致。
“福枣山象征粮食堆积如山,博个好寓意,最是年味足!”集市上,王景会现场向过往游客讲述非遗技艺与文化内涵,“我们新郑枣花馍制作时不用任何模具,最常见的梳子、剪刀、牙签、筷子都能用于制作各式花馍。其实非遗就在身边,文化也在传承中活灵活现。”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岸边,张铁牛从父辈那里习得黄河大鲤鱼的特色烧制技艺,非遗美食招牌很是响亮。
“在制作过程中讲究紧凑迅捷,从佐料搭配、高汤调制到火候把控、辅料点缀,环环相扣,我们烧制出来的大鲤鱼色泽金黄靓丽、肉质细嫩筋软,味道浓郁且不腻。”在张铁牛看来,“黄河大鲤鱼这道非遗美食中,饱含黄河记忆,蕴含历史文化,要以匠心传承,讲好故事。”
“非物质文化凝聚着先辈的生活记忆与精神寄托,彰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深厚的历史底蕴。”郑州市非遗保护和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桂玲说,“此次非遗市集的启动,旨在推动非遗与旅游、商业的有机融合,带动多产业协同发展,实现非遗与文旅文创的深度融合。”
乙巳蛇年,作为我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年味愈发浓郁。为让市民在郑州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今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郑州市精心策划“见郑欢喜・大美非遗”主题活动。通过集中展示、现场表演、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郑州市丰富的非遗资源,让市民和游客一站式领略郑州非遗的独特魅力与风情,进一步提升郑州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在非遗文化中体味别样新年,今年,郑州各区(县市)的非遗集市,同样带来丰富看点和沉浸式体验。
郑州市“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文化活动,在非遗集市中,将汇聚全市特色非遗项目百余项,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技艺展示与教学,为市民提供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的平台。
二七区中铁·泰和里推出新春特别版沉浸式演艺剧目《福满泰和·巳巳如意》和《唐宋风韵·梦华春禧》,唐宋梦华主题街区推出《迎春入夜礼》、《上元逢喜》等系列演出。印巷1923主题街区推出《秧歌迎客》《太极扇功夫秀》《豫韵新春》等传统非遗演艺。
此外,还举办写春联、猜灯谜、剪纸、糖画、捏糖人等文化体验活动。正月十五至正月十六,火魔方、炭化舞、火壶等非遗演艺,可体验浓厚热烈的传统年味儿。
中原区二砂文创园2025年新春中原妙会,涵盖非遗技艺、年货市集、年代秀、新春文艺演出、游乐体验、非遗体验、特色小吃民俗演出、萌宠乐园、新年灯展以及烟火瀑布等,提供全方位欢乐体验。
管城区阜民里召集辖区优秀非遗项目开展非遗文创市集,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邀约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变脸、鱼灯、秧歌等社火非遗表演艺术家,定时定点在阜民里街区内上演精彩年俗非遗演绎,并举办2025新春灯会。
航空港区传承千年的洧川大集别具魅力,集市早六点开集至晚上六点,每月农历尾数三、六、九日开集,融合深厚历史沉淀与现代新元素,游客可在此感受生活美好与民俗传承。
登封市新春非遗集市活动,手工绢花制作、糖画、嵩山刻纸、木版年画、郑氏芝麻糖、传拓等代表性非遗项目,领略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气息交织的独特魅力。
非遗迎春,年味渐浓。品味特色文化,豫见多彩佳节。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