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这里,先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做些简介:它创于1958年,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共大办学存在二十多年;曾创下开办108所分校的记录,有二十多万毕业生,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
一提到我的家乡,就会联想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的沉沦史。
说到这里,先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做些简介:它创于1958年,是遵循毛泽东教育思想创办的半工半读学校;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教育战线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共大办学存在二十多年;曾创下开办108所分校的记录,有二十多万毕业生,摸索了一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在我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它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教育史册中光辉的一页。
然而,我家乡共大就是其中的一所分校。它是我小时候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也是我童年最留恋的地方。因为那里珍藏着许许多多大哥大姐们谱写青春的地方,也是我上小学每天来回经过的地方;同时,也是我晚上欣赏露天电影,戏剧,球赛……的好地方。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共大分校;有宏伟校门,有宽敞的操场,场地上布局有篮球架,足球场,跳高跳远的沙坑……,操场对面有宽敞明亮的大礼堂,师职工食堂。食堂的对面一眼望去有发电房,打米厂,修理厂等等,且操场后面有两幢二层楼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室,大礼堂的后面有三四排教职工宿舍。
学校是实行半工半读的教育理念的。据不完全统计,共大当年有农田上百亩,涉及面的农耕村有多个。大学生们白天就是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按季节性安排,如有开拖拉机犁田,犁地,播放种子时播种子;插秧季节就拔秧栽禾,收割稻谷之时,就开收稻谷……。还开办养猪场,修理厂,老师和大学生们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都得风雨兼程地参加生产劳动。
可是每天夜间,大学生们又得拖着疲惫不堪身子回归教室,在灯光下看书,阅读,做作业,听课……,老师也一样全程跟,从不落下。如遇上周日,大学生们自行安排,有的进教室自习的,有的球场上见的,也有成双成对的慢入教学大楼后森林里谈情说爱的。据传说有在学校厕所内池发现婴儿尸的,不过都是陈年旧事了,恋情拿到今天小事一桩而已。
还有,每逢学校放电影,学生的早早就从教室里跑光了。放电影时要么上大礼堂,要么在操场上,以天气的晴天和雨天来定。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共大分校的露天电影也少不了我的身影,当年的电影节目在我的记忆最为犹深的《龙江颂》,影片中大体内容说共大办校的,讲授“马尾巴的功能”等等。还有《渡江侦察记》,《奇袭威武山》……,其实,那个年代电影拍得实在的,虚伪东西不存在。
暑假家乡共大分校成为我卖冰棒的最大销售点。主要共大分校人多,不像现在学生们一到暑假学校人员所剩无几了,而共大分校是劳动大学,暑假刚好是禾苗收获的季节;师生们都在学校展开“双抢”丰收,那几年里,我一直坚持卖冰棒,每个暑假还能挣上几个硬币啊!
待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家乡共大分校差不多撤离了,只剩下一些农工在学校种田,养猪。江西的婺源县的共大硕果是如今仅存的唯一所,如今变成了全国旅游的景区。
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家乡共大分校,改办县职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上学生生源减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改归乡政府管理。设乡办第二初级中学,直到2016年市教育局下达撤并学校为止。
这些年来,家乡共大分校停办后,经过多撒并由上千人的劳动大学,变成了如今残垣断壁和几棵风景林了;过去宏伟壮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校门,早就不见痕迹了。如今矗立在那里的是“楠木二中”的校门。至于以前的家乡共大的教学楼,已经成为了当地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了。宽敞的操场都已经建设为居民楼,昔日礼堂,食堂……倒塌后还成为荒野之地。
可是家乡共大分校唯一留下来的,是当年一个升国旗的水泥墩和杆座,还留在那里。
不过,听说江西婺源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至今还保留着,难得啊!如今成为了纪念性的景区。它保存那个年代一些青年学生不畏艰难困苦,忘我劳动的奋斗精神,也体现了那个年代党的教育事业光辉的一页。
写在最后,尽管家乡劳动大学分校不复存在了,但是那种坚持勤俭办学,半工半读,一方面解决农村青年学习谋生技能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教育经费。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在那个年代里还是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的。但是,尽管如今我已过花甲之年,还是为当年的家乡共大分校沧桑感到唏嘘不已呀!
图片来自网络上
图片来自网络上不代表文章中所写
来源:匆匆忙忙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