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每年吃三千只蚊子幼虫,八年才能长大,却被人类大量捕捉食用

360影视 2025-01-19 12:25 2

摘要:在大自然的万千生物中,要是能让一种生物直接从地球上消失,估计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把票投给蚊子。一到夏天,那蚊子就像不知疲倦的 “小恶魔”,成群结队地倾巢而出。只要一瞅见人,就像找到了 “猎物”,毫不客气地送上 “红包”—— 一个个又痒又肿的包。到了晚上,当你满心

在大自然的万千生物中,要是能让一种生物直接从地球上消失,估计不少人会不假思索地把票投给蚊子。一到夏天,那蚊子就像不知疲倦的 “小恶魔”,成群结队地倾巢而出。只要一瞅见人,就像找到了 “猎物”,毫不客气地送上 “红包”—— 一个个又痒又肿的包。到了晚上,当你满心期待地关上灯准备进入梦乡,它们却在你耳边 “嗡嗡” 作响,那声音,仿佛不是在 “哄睡”,而是在故意捣乱,让人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立马让蚊子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不过呢,要让蚊子灭绝,谈何容易。但好在大自然自有它的平衡之道,有一种生物,堪称蚊子的 “头号克星”。在它还处于幼虫时期,一年就能消灭 3000 多只孑孓(也就是蚊子幼虫)。等长大后,更是凶猛无比,一个小时就能吞食 840 只蚊子。这厉害的角色,就是蜻蜓。然而,这样对人类贡献颇大的蜻蜓,如今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水虿:蜻蜓的童年时光

蜻蜓,这一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漫长的岁月。放眼全球,蜻蜓的种类多达 5600 余种。它们凭借着超强的飞行能力,常常活跃在池塘边、河边等潮湿的环境中,仿佛是大自然派来守护水域的精灵。每年春夏季,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蜻蜓们也迎来了求偶的季节。雄性蜻蜓们为了赢得雌性的芳心,可谓是 “各显神通”。它们或是相互争斗,展示自己的力量与勇气;或是追逐着雌性蜻蜓,用灵动的飞行姿态来表达爱意。而有些种类的雌性蜻蜓,要是遇到不喜欢的雄性纠缠,还会使出一招 “假死脱身”—— 直直地坠向地面,就像突然失去了生命迹象,直到那讨厌的追求者离开,才会重新飞起。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两只情投意合的异性蜻蜓终于走到了一起,进行交配。因为它们那长长的尾巴,蜻蜓的交配方式别具一格,从侧面看,两只蜻蜓相互依偎,竟好似一颗心的形状,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交配成功后,雌性蜻蜓便开始为新生命的诞生忙碌起来。它们会寻找合适的地方产卵,河水、池塘、苔藓等有水的地方都是它们的首选。我们熟知的 “蜻蜓点水”,便是雌性蜻蜓在反复多次地将尾部探入水中,让卵随着水波飘散,开启新生命的旅程。当然,也有部分蜻蜓会选择在水生植物、青苔或者泥土中产卵;还有一小部分蜻蜓更为特别,它们会直接通过甩尾,把聚在一起的卵像投掷小炸弹一样扔进水里。

这些卵在适宜的环境中孵化后,便诞生了水虿 —— 蜻蜓的幼虫。

可爱又凶猛的水虿:蚊子幼虫的 “噩梦”

蜻蜓属于 “不完全变态发育”,所以水虿的模样和成年蜻蜓相比,简直判若两 “虫”。刚孵化出来的时候,水虿有个 “前稚虫” 时期,此时的它们全身紧紧缩在一起,就像一只没有脚的虾米,模样还有些滑稽。但这种状态极为短暂,仅仅维持 2 秒到 3 分钟,就像一场快速的变身秀,很快,它们就会迎来第一次蜕皮。这蜕皮的过程,就像冲破一层束缚,有种类似哺乳动物胎膜被剥离的感觉。蜕皮后的水虿,仿佛获得了新生,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水虿就像一位水底的 “隐士”,一直生活在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它们就会经历一次蜕皮,每蜕一次皮,身体就会长大一些。你瞧,它们的腹部逐渐缩小,胸部慢慢膨大,形态也在一点点朝着成虫的方向发展。水虿的腹部有一个独特的直肠鳃,这就像是它们随身携带的 “水下呼吸器”,依靠这个特殊的器官,水虿能在水里畅快地呼吸。

水虿虽然个头不大,却是个十足的 “肉食主义者”。它们的食物来源广泛,水里的各种小生物都是它们的 “盘中餐”,蝌蚪、小虾、小鱼、水蚤,还有各种和它们一样生活在水里的稚虫,当然,蚊子的幼虫孑孓更是它们的最爱。一只水虿,一年最少也要吃掉 3000 只孑孓,这对于抑制蚊子的繁殖来说,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水虿所吃的这些虫子,很多都是对人类农业有害的害虫。它们就像水底的 “小卫士”,默默地守护着生态平衡,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登革热等通过蚊虫传播的传染疾病的扩散。别看水虿平时安安静静地待在水里,一旦发现猎物,那瞬间出击的速度和凶猛程度,着实让人惊叹,这样既凶猛又可爱的小生物,实在是让人忍不住喜爱。

经过 8 - 16 次蜕皮后,水虿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水虿会缓缓离开水底,沿着岸边的植物攀爬而上。在这里,它们将进行最后一次脱壳。随着外壳的一点点褪去,一对透明的翅膀逐渐展露出来,水虿终于完成了华丽的变身,成为了一只真正的蜻蜓,从此告别了水中的生活,飞向广阔的天空。

蜻蜓去哪儿了:数量减少的背后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今的蜻蜓,早已不像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那样铺天盖地。蜻蜓的数量正在急速减少,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来自天敌的捕猎给水虿和蜻蜓带来了生存压力。在水虿时期,大点的掠食性鱼类、鸟类,还有龙虱等,都对它们虎视眈眈,把它们当作美味的食物。等水虿变成蜻蜓后,天空中的禽鸟类动物也会成为它们的威胁,随时随地可能展开追捕。

然而,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蜻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其对水质的敏感性,常被当作水质检测的 “指示生物”。可如今,随着工业发展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原本适合水虿生存的水域,变得不再适宜。水虿对水质要求极高,水污染让它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很多水虿还没来得及长大就夭折了。而且,水虿的生长周期漫长,最长的要在水中待上七八年才能变成蜻蜓,这也导致能够成功羽化的蜻蜓数量大幅减少。

除此之外,人类对美食的追求,也给水虿带来了灭顶之灾。人们发现水虿的味道十分鲜美,就像蚂蚱等昆虫一样,经过简单的处理 —— 裹上蛋液和面粉,放入油锅里一炸,那香气四溢的样子,难怪会让 “隔壁小孩都馋哭了”。据说,水虿的蛋白质含量还非常高。这一发现,让许多人嗅到了 “商机”,纷纷跑到各个水域去捕捞水虿。在市场上,一斤水虿能卖到 80 多块钱。虽然也有人尝试进行水虿的人工养殖,但水虿生长周期长,对水质要求苛刻,养殖难度不小。而且,相比传统的鸡鸭鹅鱼猪等肉食,水虿的买家数量有限,所以愿意投身水虿养殖的人并不多。

蜻蜓,无论是从它们为人类带来的仿生学灵感,还是它们在抑制害虫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都值得我们人类用心去保护。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蜻蜓的重要性,不要过度捕捞野生水虿,让这些大自然的精灵能够在我们的身边继续翩翩起舞。

来源:青柚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