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9日至10日,第八届WASS峰会在山东济南盛大举行。本届峰会以“自在聆听,乐享健康老龄——论健康老龄化中的听力科学”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分享、深入的圆桌讨论和贴近验配一线的菁英验配师实战大赛。汇聚行业各方智慧与经验,峰会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综
11月9日至10日,第八届WASS峰会在山东济南盛大举行。本届峰会以“自在聆听,乐享健康老龄——论健康老龄化中的听力科学”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学术分享、深入的圆桌讨论和贴近验配一线的菁英验配师实战大赛。汇聚行业各方智慧与经验,峰会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多角度、综合性的交流平台,旨在共同推动老年听力健康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本届峰会的圆桌讨论环节,聚焦于“多方合力,提高老年听力干预率”的主题,汇聚了众多行业内的资深专家。他们从各自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我国老年听力干预率低下的多重原因,并集思广益共同研讨了提升老年听力干预率的有效策略。本篇我们将系统回顾圆桌论坛精彩内容。
雷俊卿一唯听中国
分享嘉宾:
赵 宇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蕴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顾羽卿一唯听中国
王睿婕一山东省耳鼻喉医院
艾 毓一山东省耳鼻喉医院
赵 南一山东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01
老年听力损失干预率低的原因
主持人雷俊卿: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损失患病率高达52%,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根据现有研究和调查结果,我国只有不到10%的听力损失患者得到了助听器干预,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的传统验配助听器采用率高达45%,包括OTC在内的任何形式助听器采用率为49%,是中国的五倍左右。并且,助听器的采用常常延迟于听力损失的发现,且很多人购买了助听器也不持续使用,这进一步降低了助听器的实际使用率和干预效果。
请在座的专家们,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老年性听力损失干预率低的原因。
分享嘉宾 王睿婕
老年听力损失干预率低问题是一个多层次的社会问题,涉及从国家政策到家庭支持的各个层面。
第一个是观念渗透不足:老年听力损失的关注度和干预治疗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涉及国家政策、残联重视、政策扶持、三级转诊诊疗机构完善、临床医生科普宣教,以及地方社区和家庭的参与。
第二个是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对老年人的干预率有直接影响。老年人在考虑听力干预时,经济因素和家庭成员的支持是两个主要考虑点。有子女支持的老年人干预率较高,而缺乏经济支持和家庭支持的老年人可能会错失干预的最佳时机。另外老年人在干预后的早期阶段需要一个适应期,家庭成员在此阶段的陪伴和支持对于老年人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第三,我们知道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体,也影响其密切接触的人。因此在咨询过程中要重视家庭成员的作用,以帮助设立目标并促进接受和康复。
WASS
分享嘉宾 赵南
我这边的工作是语言康复,属于整个听力健康服务链的终端,到我们这里来的用户都是有听力治疗或者干预经历的人。说到干预率低,首先是老人往往要经历了长时间的听力下降,他们对自己的听损情况不自知;第二是植入了人工耳蜗或者佩戴了助听器,但是效果不理想,听不清。在下基层时我们还发现,有些老人有残联发放的助听器但也没有佩戴,是因为对助听器的认知不足和助听器没有经过科学适配,戴着觉得太吵。另外缺乏家庭支持和家庭适应性训练不到位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WASS
分享嘉宾 赵宇
我的感受有三点。
第一,就是轻了不来,重了不配。老年人在听力损失较轻时往往不会寻求医生帮助,而当听力损失严重时,他们又不愿意使用助听器。这种矛盾行为导致他们在需要听力辅助时,效果和言语分辨能力更差。这可能也和我们的文化、认知有关;
第二个是老人助听器配了但是感觉受益不大,不愿意继续使用;
第三就是没有正确看待助听器的效果。人们常常拿助听器和眼镜对比,后者相对简单且效果明显,这是因为它解决的是我们视觉传导通路中最外端的问题。而要求助听器解决内耳和听觉神经的复杂问题,效果可能不如眼镜那么立竿见影,这点是可以理解的,要对助听器效果有正确的期待。
WASS
分享嘉宾 李蕴
我认为尽管有多种原因导致老年听力干预率低,但最主要的还是经济问题。以上海人工耳蜗进入医保后,植入数量显著增加为例,说明经济因素对干预率有重大影响。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干预率可能并不低,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WASS
分享嘉宾 艾毓
从我的门诊经验来看,干预率低的原因:
一是意识不足,许多老年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患有听力损失,甚至在被告知时会否认,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能听到说话。
二是经济条件限制:很多老年人认为助听器价格昂贵,即使最便宜的助听器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三是误解和负面经验:一些老年人因为听朋友或他人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自己未经正规验配和调试就使用助听器,结果感到不满意,从而对助听器持有负面看法,并可能影响其他人的使用意愿。
WASS
分享嘉宾 顾羽卿
我从企业层面对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个是听力筛查的缺失: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已经普及,但老年人的听力筛查率很低,导致大多数有听力损失的老年人未被筛查出来,从而无法得到及时的干预。
第二个是老年人的观念问题:老年人对于听力损失不够重视,他们可能认为听力下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发生的事情,因此不认为需要特别的干预或治疗。
第三个是助听器佩戴的舒适度:助听器的舒适度对于老年人接受干预至关重要。如果助听器佩戴不舒服,老年人可能不愿意继续使用,这需要通过训练和调试来改善。
台下嘉宾 张慧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听力门诊的张慧,我想从我们科室对近200名老年性耳聋患者进行的调研结果,来分析他们未选配助听器的原因。
第一个是舒适度问题:许多老年患者对助听器的舒适度有顾虑,常见的不适包括耳闷堵感和自听增强。
第二个是家庭支持:家庭支持不仅涉及经济资助,也包括在康复过程中的陪伴。家属对助听器的了解不足可能导致患者感到负罪感,影响他们佩戴助听器的意愿。
第三个经济因素:经济原因是影响助听器选配的重要因素。一些患者认为高端助听器价格昂贵,而他们只愿意承担几百元的费用。
台下嘉宾 孟照莉
我觉得老年人不喜欢助听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助听器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外周和中枢听觉系统,包括听神经和听觉皮层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仅靠助听器很难达到像儿童那样的效果,所以中枢分辨能力差异是重要原因。另外是缺乏沟通技巧指导,在老年性聋的康复中,重要的是提高老年人的沟通能力,而不仅仅是听力,这涉及到多感官的整合和全方位的提升。应该教会老年人一些沟通技巧,比如面对面交流、在安静环境下对话,以及在第一次说话未被理解时换一种说法等。
02
提升老年听力干预率的方法
主持人雷俊卿:我们刚刚讨论了为什么助听器干预率低,各位专家都根据自己的观察、经验列举了一些原因,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该怎么办,以及如何办得好。WASS
我之前在“罩得住他爸”的微博上做一些科普,我发现用自己专业人士的身份去讲解一些知识,老百姓是愿意听的。包括我们成立的爱耳慈善基金,最初是帮助经济困难而无法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后来基金功能扩展到资助需要助听器的患者和科普工作。对于老年听力干预率低,轻度不就医,重度不愿配的情况,科普工作很重要。作为人民代表,我连续多年提议在成都市社区开展65岁以上老人的听力筛查,目前已有社区在陆续开展这个工作。除了商业途径,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WASS
分享嘉宾 李蕴
在中国助听器主要需要个人购买,而西方国家可能有商业保险或政府支持。所以经济问题是影响助听器使用和听力干预率低的主要因素。加大科普力度,推动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干预率,比如国家卫健委出台的促进老年听力健康的文件政策,是一个可以借助的东风。另外我认为助听器在听障人群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对于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此,需要为助听器“减负”,确保它用在最适合的人群上。除了助听器外,还有其他干预手段,应该合理分配这些资源,避免对助听器的过度依赖。
WASS
分享嘉宾 王睿婕
通过优化助听设备的适配和使用,可以提高效果和干预率。比如随着耳蜗适应征的扩增,很多助听器佩戴者后期会选择对侧植入人工耳蜗,也就是双模式佩戴。主要有几种情况:助听器侧的效果不好、助听器侧的分辨率尚可、助听器侧的分辨能力较好。不同患者适应双模式的时间不同,针对性的调试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个性化的验配策略来让用户感受到更好的效果,从而提升接受度。从验配结果看,双模式聆听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言语识别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声音定位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避险能力。
WASS
分享嘉宾 艾毓
确实目前老年人的听力筛查率不够,我们医院听力中心虽然会去社区进行筛查,但覆盖范围有限,且工作量巨大。关于我们社区筛查的一些总结是:由于资源和人力的限制,筛查工作往往变成了更为全面的听力评估,包括纯音测听和言语测试,这需要更多的设备和专业人员。
第二点我想强调的是完善老年人的听力诊断体系。除了纯音和言语测试外,还应包括客观的ABR测试、皮层检查和声源定位等,以确保听力问题的准确诊断。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优先进行纯音测听和言语分辨能力检查,特别是噪声下的言语分辨能力,以筛选出真正需要助听器的人群。针对言语识别率过差的病人,不宜强行佩戴助听器,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和浪费,而应选择更合适的干预方案。对于不愿意双耳验配的患者,可以通过量表而非昂贵的声源定位仪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认知障碍的患者,这样的评估有助于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支持和建议。
WASS
分享嘉宾 赵南
我们先从政策方面讲,山东省残联与卫健委共同颁发了“山东省防聋治聋专项行动方案”,目的是多方合作提供听力残疾预防和支持。响应政策号召,我们制作并投放了科普宣传片;尝试在社区进行听力筛查,但面临基层条件限制,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等问题。对此我们开始注重专业技术的支持,加强基层听力师队伍的建设,提高验配技术,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家庭适应性训练和长期的家庭听能训练指导。未来我们计划建立老年人听力门诊,并探索适合本省老年人的听觉康复模式。
WASS
分享嘉宾 顾羽卿
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与政府合作进行听力健康问题的筛查。WSA集团与上海地方政府将合作开展听力筛查。我们将配置移动验配车,用于支持社区筛查和验配服务。同时我们也会注重验配师培训课程的设计,来提升门店验配师的专业水平,包括本次WASS峰会同期举办的菁英验配师实战大赛,也是希望能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和专家指导,提升验配师的实践能力。在康复服务方面,我们也将帮助合作伙伴建立康复板块,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台下嘉宾 黄治物
我们在听力干预方面存在一些误区,尤其是老年听力干预。我认为,提高干预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但听力筛查执行起来有难度。我提倡采用更灵活、主动的方式进行听力筛查,比如开发游戏形式的APP,让家庭成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参与听力测试,以此提高筛查的覆盖面和接受度。专业验配应分级,可以考虑根据不同难度层级的听力状况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层级的听力健康服务。干预措施需要分层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而不是一概而论。对于真正需要助听器的患者,专业的验配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助听器的舒适度问题,一些不匹配耳道的耳塞使用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总之,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患者的真正需求,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我们的干预策略时,我们才能真正提高助听器的干预率和社会的认可度。
本次圆桌论坛,各位专家从临床实践到政策倡导,从技术创新到社会意识,全方位地探讨了提升老年听力干预率的可能措施。我们认识到,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不仅是医院机构、听力行业从业者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从政策层面的推动到基层筛查的实施,从专业验配技术的精进到康复服务的完善,每一步都是提升老年听力干预率的关键。我们坚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未来老年听力健康领域会发生更多积极的变化。
来源:养生健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