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隐忍的父爱——论《假爸爸》的叙事魅力

360影视 2025-01-20 10:11 1

摘要:电影《假爸爸》中,早已淡出舞台的过气歌星杨浩良,意外发现有人借着自己的身份在电视上复出唱歌,于是要求自己的儿子杨十月去查明真相。然而,杨十月为了给父亲杨浩良凑够手术费,与假扮杨浩良的王春生联手,开启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坑爹捞金”之旅。最后一场演出在舞台落幕后,王

电影《假爸爸》海报

电影《假爸爸》中,早已淡出舞台的过气歌星杨浩良,意外发现有人借着自己的身份在电视上复出唱歌,于是要求自己的儿子杨十月去查明真相。然而,杨十月为了给父亲杨浩良凑够手术费,与假扮杨浩良的王春生联手,开启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坑爹捞金”之旅。最后一场演出在舞台落幕后,王春生阐明了该片的主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父子情。同时,中国式父亲的形象以及人性的深度,一览无遗。

父亲的形象

首次自导自演的贾冰在《假爸爸》中一人分饰两角,他们发端于舞台,舞台又是杨浩良、王春生和杨十月通往真相的渠道。影片通过父子的误会,制造冲突又达成和解:在“真爸爸”杨浩良与“假爸爸”王春生的背面,在片中反复穿插的、两位“真假爸爸”最爱唱的经典歌曲《人间第一情》之间,他们找寻歌词里那句“永远与你相伴的是那天下的儿女情”。舞台串联起两位父亲情感的起承转合,也借此颂扬观众熟悉又陌生的中国式父亲形象。

曾经,舞台上唱歌的“真爸爸”杨浩良,是20世纪90年代人人追捧的歌星,属于“正常人”。而作为“假爸爸”的王春生,则是“畸形人”,充满理想却不合时宜。王春生曾经一直想师从“真爸爸”杨浩良学习唱歌,后来却没学成,因为他上班的工厂经济不景气,其儿子又刚出生,只好放弃舞台梦想。针对“假爸爸”王春生在生活中的失败、失意、失落,电影没有止于感伤,而是以影像的方式,让观众重新认识那位因为家庭而放弃梦想的中国式父亲。

这是一部独特的荒诞喜剧故事,设定新颖,围绕父亲的身份被冒用,“假爸爸”王春生和杨十月展开父爱的探寻之旅。该片是公路电影的类型,将故事主题——父子关系和身份认同,设定在整个东北三省的航拍公路大景上。电影中的主角是为了特定原因而展开这段公路旅行。一方面,杨十月听从“真爸爸”杨浩良的话来拆穿“假爸爸”王春生的身份,却听到王春生冒用身份唱歌很赚钱。正好,杨十月为了凑“真爸爸”杨浩良的颅内动脉瘤手术费煞费脑筋,杨十月就逼迫王春生在东北三省沿路巡演赚钱。另一方面,“假爸爸”王春生一路上多次想逃离杨十月这个“逼迫他卖艺的债主”,却无法摆脱。

两人在公路旅行的情节中,完成真假父亲与儿子和解的生命体验,塑造出父子间的情感纽带,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杨十月写歌屡次遭音乐学院的老师所拒,“真爸爸”杨浩良也认为杨十月“不是搞音乐的人”。而王春生的儿子,因为捅了混混而被判入狱。王春生多次探望狱中的儿子,却遭儿子拒绝。两对父子关系的符号隐喻,一目了然。王春生和杨十月,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仿佛邂逅了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抱团取暖。两人在现实世界对照的都是不被亲人待见的“边缘人”,命运相似,惺惺相惜。

杨十月在这趟公路电影的旅程中,从“废柴”的状态开始逐渐成长,王春生和杨十月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父子情感让人深感温暖。随后,王春生决定摆脱年轻时唯唯诺诺、委曲求全、因为家庭放弃演艺事业的厂里文艺骨干形象。在结尾处,王春生发表了一番情绪迸发、感人肺腑的讲话。巡演最后一站大剧院里,王春生在电视直播演唱后,坦白自己不是杨浩良,而是王春生。那些话,王春生既是说给杨十月家中的“真爸爸”杨浩良听的,也是说给狱中自己的儿子听的。“这是你(王春生的儿子)第62次不见我,如果时间能倒流就好了,能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保护她(王春生的老婆)……”凄婉的大提琴背景乐,辅以王春生的儿子为了保护母亲而捅了混混的回忆剧情,让人热泪盈眶。王春生在电视直播中,赞扬自己的儿子有情有义,他很想念自己的儿子。这一路上,王春生和杨十月遇到很多困难,他多么希望陪在身边的人是自己的儿子。王春生郑重地在舞台上向观众道歉,因为他骗了大家,自己是冒牌的杨浩良。这些举动,让观众明白王春生绝非窝囊之人,长久以来的种种表现,不过是因为作为父亲的他太过在乎家庭。

读懂王春生,也就读懂中国式的父亲形象。杨十月在片末带“假爸爸”王春生来家里见其年轻时的偶像——“真爸爸”杨浩良。杨浩良鼓励王春生如果有条件接着唱,但别再用“杨浩良”的名字来唱。杨浩良还跟儿子杨十月坦白,当初应该让杨十月展现自己的音乐天赋,但是音乐这条路不好走,他不想让儿子重蹈覆辙。可是如今看来,即使杨十月不成功,至少能换取一些快乐!恰恰是那个严厉魔怔的父亲形象,在看懂儿子对舞台艺术的坚持之后,给予了鼓励。

当东北三省巡演之后,观众看到了两个父亲的中国式父爱,看到他们隐藏在不靠谱表象下的正义感和闪光点,那是一种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的、持久隐忍又相当惊人的父爱。

人性的深度

《假爸爸》由一众喜剧人加盟,该片深入探讨人性。杨浩良发现身份被王春生冒用,他的儿子杨十月为凑“真爸爸”杨浩良的手术费,与“假爸爸”王春生合作巡演赚钱。王春生和杨十月,一路上状况百出,如应对饭局上的文化局马局长,被夜店老板怼“现在哪个年轻人喜欢听老歌”,被夜店老板派出的手下追着在东北冬日雪地裸奔等。其中人性的阴暗面囊括:“杨十月倚靠王春生卖艺赚钱”的欲望、“杨浩良看王春生冒用其身份走红”的嫉妒等,带领观众进入一个道德灰色地带,体验和理解一个非典型主角的心理动机。这是贾冰通过独特的叙事节奏塑造的角色,也是文艺作品剖析人性的独有魅力。两人从无奈走向互相扶持,编造借贷和巡演场景等情节,笑点满满。该片不只是一部喜剧片,也是一部普法片。片中多次出现社区民警、狱警和交警等各个警种,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实施诈骗也受到惩罚。片末,“真爸爸”杨浩良替“假爸爸”王春生和儿子杨十月重走巡演路,也退了一些冒用身份巡演赚的费用,启发观众思考法律和道德规范在人性上的作用。

中国人永远将亲情排在第一位,但是中国的影视作品对亲情的表达,大都强调和睦的说教,很少呈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比如鸿沟隔阂的消解。这部电影把人性的问题抛出来,贾冰一人分饰两个角色——杨浩良和王春生,刻画出老一代艺术家对民族唱法的坚持。观众也能看到叛逆的儿子杨十月有自己坚持写歌的理想。所以,该片的“真爸爸”杨浩良是一个典型的父亲,儿子杨十月也是一个典型的儿子,跳脱出观众日常看到的中国影视作品中父子情深的剧情,加大了角色内心挣扎、道德困境和人性复杂性的呈现空间。

血缘关系纽带是永远存在的,片中的杨十月虽然不认同杨浩良和王春生的想法和要求,但是杨十月尊重真假爸爸。老人看重的是子女的尊重和理解,最终老人也体会到子女的不易,这就是古人所云“家和万事兴”。

另外,除了王春生和杨十月,该片还展现了另一个“边缘人”——赵姨,讲述了她在舞台上痛苦挣扎、自我追寻的故事。赵姨认为“真爸爸”杨浩良是她见过的最正派、最有风骨的艺术家。那句“浩良老师,您对我的情谊我永远都记在心里”,掷地有声。当年杨浩良来赵姨所在地演出,主办方让赵姨陪吃饭,但赵姨抵触没参加,就失去了上舞台表演的机会。杨浩良觉得不公,上台抨击主办方,自己也拒绝上台演唱,而后私下告诫赵姨“不是唱歌这块料”。杨浩良没有迎合阿谀奉承者的期待,也没有引领赵姨发泄愤怒,而是让赵姨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么多年过去了,赵姨始终感谢杨浩良点醒自己,转行做了化妆师。两人推杯换盏大口灌酒,与内心的“阴影”达成和解,打破命运的诅咒,努力寻找最真实的自我。

也许,这份找寻自我的勇气,才是该片最美的人性光芒。(王珉)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