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京第一站,齐白石居然住在这个「网红地」?

360影视 2025-01-20 11:42 2

摘要:前不久,北京画院联合多家文博机构共同呈现的重磅大展,“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西泠印社出版的同名文旅读物《齐白石在北京》,也受到大众的热烈关注,相关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还有年轻人带上书本,按图索骥,跟随齐白石的脚

前不久,北京画院联合多家文博机构共同呈现的重磅大展,“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西泠印社出版的同名文旅读物《齐白石在北京》,也受到大众的热烈关注,相关话题也频频登上热搜,还有年轻人带上书本,按图索骥,跟随齐白石的脚步,开启属于自己的北京city walk文化之旅。

近日,《齐白石在北京》创作团队与读者分享了白石老人与古都的渊源,以及定居北京后的居、食、游、访等方面的详情。作为策划者,北京画院研究部主任吕晓、北京画院副研究馆员张楠还从历史地理的角度,与读者分享并探寻了古都北京对齐白石的滋养。那些依然鲜活的历史现场,与渐次展开的既严肃又有温度的课题研究交织呈现,勾勒出一个立体的“活”的白石老人,令人印象深刻。

1864年,齐白石出生于湖南省,1919年定居古都北京,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画家生涯。老人自称,“终觉京师人文荟萃之地,必有赏识者……抱破釜沉舟之志,此次不成名不再南返之决心矣”,自此与北京结缘,在这里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作品远播海外。

法源寺丁香盛开时景

从法源寺到观音寺,再辗转到石镫庵,古都北京之于齐白石,有困难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成就与滋养。

齐白石到北京第一站便是居住在法源寺。这对今天的人来说可能无法想象,但在清末民初,文人寓居寺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法源寺始建于唐代,是北京城内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院。贞观年间,为超度在东征高丽之役中战死的将士,唐太宗下令在幽州城修建佛寺,赐名悯忠寺。明初悯忠寺毁于兵火,重建后一度更名为崇福寺。雍正十二年(1734),寺院重修后赐名法源寺。今天的法源寺保存了明代重修后的格局,建筑为乾隆年间最后一次修缮后的遗存。

齐白石选择居住在这里,一是寺庙较为清净,一是交通较为方便,比如距离他经常去的琉璃厂、陶然亭等地不远,出行便捷。另外还有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朋友圈也在于此,正是仰赖杨潜庵、杨度等湖湘好友的帮助与推介,齐白石进一步结识了陈师曾、姚茫父等人,并在陈师曾、朱悟园等好友的提携、推动下,决心变法、不再摹古,终以“饿死京华,公等勿怜”的态度独创出“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风格,诗书画印都一扫凡格。

此外,有意思的是,法源寺住持是同为湖南人的道阶法师,他素爱文人翰墨,因此为齐白石这样一个诗书画印皆擅的湖南老乡,提供了遮风挡雨的生活保障。1919年3月20日,齐白石参加了由道阶发起的法源寺丁香诗会。五月初五,道阶还在端午节请齐白石吃素斋过节。法源寺一进山门处还有一块《道阶法师弘法颂碑》,这是法源寺里唯一以实物见证齐白石曾寓居于法源寺的石碑。碑阴处赫然写着“湘潭齐璜濒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齐白石在《白石老人自述》中称,1919年中秋以后他又租住了陶然亭附近,在龙泉寺隔壁租了几间房,并聘到了胡宝珠为副室。在张次溪所写《回忆白石老人》一文中称,齐白石1919年定居北京之初,住在龙泉寺很清闲,常到天桥去消遣,对于天桥一带的掌故和景物知之甚详。而在《己未日记》中白石老人也曾记录七月初八游天桥附近的城南游艺园。

1920年春二月,齐白石带着家人辗转五个地方,七月初九日迁入观音寺(现位于宣武门西大街93、95号)。入住观音寺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在法源寺时就已结识的、比较看重齐白石的朱悟园同时住在这里,故宫博物院藏《石榴藕图》记录二人从法源寺的相遇到观音寺里的相知。

齐白石最后一个居住的寺庙为石镫庵,原是唐吉祥寺旧址,明万历十五年重修时因掘土得石镫,上刻唐人所书石经,故改名石镫庵。

在石镫庵时,12岁的张次溪曾跟随父亲张篁溪一起去拜访齐白石。白石老人于1923年作画《葡萄公鸡》,回忆其在石镫庵看到僧人无事、群鸡散养的闲适场景。另有一幅齐白石《设色桃实图》画于石镫庵,是其“衰年变法”前的风格特点,受海派影响,造型拘谨,设色暗淡。

齐白石《砖纹若鸟稿》(北京画院藏)

如今,受到年轻人追捧,成为“网红小鸟”的一幅小画《砖纹若鸟稿》也出自齐白石寓居法源寺时期。有一次,齐白石和弟子张伯任在法源寺中闲聊。忽然,他看到地砖上有一个磨石印留下的石浆,形状很像一只白色的鸟儿,便随手找来一张纸,用寥寥几笔,将其形描绘出来,正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鸟。他将此事记录下来,并在小鸟后背上信手写下“真有天然之趣”。寥寥六字,足可代表齐白石艺术的核心理念。“真”是他对艺术的一份真切,“天然”体现了艺术家与自然万物的结合与融汇,“趣”深含艺术格调。

齐白石给北京这座城市留下非常多值得回味的印记,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北京古都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更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编辑/李喆

排版/王静

来源:北青天天副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