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科研究所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模拟教学工作坊

360影视 2024-11-27 10:35 4

摘要:近年来,随着“产儿一体化”的救治理念不断深入,危重新生儿转运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儿合作运行模式在临床应用逐渐成熟。为创新危重新生儿转运临床技能培训方式,切实提升青年医护人员转运救治水平,11月2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外科和儿外科专业基地联合组织了以“危重外科

近年来,随着“产儿一体化”的救治理念不断深入,危重新生儿转运技术的不断提高,产儿合作运行模式在临床应用逐渐成熟。为创新危重新生儿转运临床技能培训方式,切实提升青年医护人员转运救治水平,11月2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外科和儿外科专业基地联合组织了以“危重外科新生儿转运”为主题的模拟教学工作坊,规培住院医师、实习护士、新生儿外科住院医师共21人参加培训。

工作坊由理论学习、分组讨论及新生儿转运情景模拟三部分组成。首先由普外及新生儿外科的助理护士长王玥,从国家政策、转运概念、转运流程三方面,对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细节和医护合作重点、难点进行讲解。随后,新生儿外科副主任王莹以“结构畸形产儿合作一体化”为题,对新生儿膈疝理论知识、MDT多学科联合会诊以及转运意外的处理展开讲解。

本次授课全程以“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意见归纳-老师点评”的形式开展,通过开场的破冰环节将参培人员分为3组,每组包括住院医师+护士+高年医师,确保各自角色任务平衡,讲师在讲解过程中提出问题,由各组组长组织讨论,推举组员发言,其他组根据上一组的发言进行补充,再由讲师进行点评并扩展讲解。三组队伍回答积极踊跃,脑洞大开,现场气氛热烈,不断传来掌声和欢笑声,在头脑风暴的同时展现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碰撞的魅力。

最后进行真实案例的情景模拟操作,分配角色让住院医师和实习护士配合完成任务,从产前咨询、产时危重情况判别到气胸的实操处理进行现场实践。在“胸腔穿刺”的模拟操作中王莹副主任亲自指导,点明操作要点,每名医生都积极踊跃参加,力争做到最好。

与传统“讲座式”教学形式相比,多模式融合的工作坊教学主体是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模拟临床问题,理论知识被强化、分解、内化为实践技能,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充分调动了住院医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模拟临床病例的思维解训练,有利于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培养和临床能力的快速提升。工作坊中多种教学方法组合切换,不仅提高了指导老师的教学技巧,同时使住院医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足感。本次教学促学、促教、促进技能提升,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反应迅速、技能专业的新生儿救治团队。

本文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