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某电商平台头部主播的年货节直播间内,仅一场直播中,就包含燕窝粥、灵芝西洋参黄芪红枸杞礼盒、鲜炖花胶、阿胶固元膏、冬虫夏草、黑枸杞、鲜参蜜片、西洋参礼盒、藏红花礼盒、三七粉、铁皮石斛、大连即食海参等多种滋补食品。
春节将至,在筹备年货的热闹氛围中,滋补品成为馈赠亲友、关爱家人的热门选择。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无论在线上平台还是线下商超、药店,滋补类食品都备受欢迎。
在某电商平台头部主播的年货节直播间内,仅一场直播中,就包含燕窝粥、灵芝西洋参黄芪红枸杞礼盒、鲜炖花胶、阿胶固元膏、冬虫夏草、黑枸杞、鲜参蜜片、西洋参礼盒、藏红花礼盒、三七粉、铁皮石斛、大连即食海参等多种滋补食品。
春节期间滋补品销售增长态势明显
2024中式滋补品(药食同源)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式滋补品(药食同源)用户画像中,从年龄来看,55-64岁人群滋补养生渗透率达29%,24岁以下人群渗透率达19%;从性别来看,女性人群占比略高,占整体用户的54.2%。
“我今年春节为老人购买了三七粉和参片。”家住北京的贺女士告诉记者,自己通常会选择从网上购买这些滋补品。“送其他礼品老人也不爱吃,老人容易气亏,平时参片泡水量少又安全。”贺女士说。
临近春节,湖南40岁的李女士也为家人购入了西洋参。“每年都会从药店买些西洋参、党参,西洋参可以泡水,党参煲汤时用。”李女士表示,从大学毕业起,每年春节她都会购入一些滋补品送给父母,父母的反馈也比较好。
记者注意到,消费者春节购买滋补品主要是为了给家人尤其是老人送去健康关怀,西洋参、党参、三七粉等传统滋补品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会选择一些鲜炖、即食的滋补品。
“今年春节我给妈妈买了一整年的鲜炖燕窝年卡。”35岁的王女士表示,自己选择滋补品时,更倾向选择一些即时、鲜炖的产品,这样既能达到滋补功效,也省去了很多麻烦,日常服用依从性更高。
从电商平台的数据来看,滋补品的销售增长态势明显。京东健康数据显示,自2024年12月24日京东年货节开启至2025年1月14日,平台燕窝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53%,以冬虫夏草、石斛、西洋参、鹿茸等为代表的参茸贵细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73%。这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滋补品的需求增加,也表明滋补品市场在不断拓展。
同时,从地域分布来看,阿里健康数据显示,2024年,滋补食材消费的Top10城市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如上海、广州、北京、深圳等。
中医提醒:部分滋补品食用前需分清体质
在年货市场上,常见滋补品包括燕窝、海参、花胶、人参、西洋参、藏红花、铁皮石斛、冬虫夏草、阿胶、三七粉、灵芝孢子粉、黑枸杞等等。这些滋补品究竟该怎么选、怎么用?
“燕窝、海参、花胶等属于食品,以花胶为例,其含有较多胶原蛋白以及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一定补益作用。这些食品寒温偏性不明显,大多数人群都能食用。不过,海参、花胶等食物应该适量食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冯淬灵介绍,除上述3种食品外,很多滋补品实际上都属于药材,食用前需分清体质。
冯淬灵表示,人参、西洋参属于补气的药材。其中,人参又可以分为生晒参、园参、红参、高丽参等。生晒参有补气生津的作用;红参、高丽参偏温,对气虚、阳虚的人群有利。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地,可以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但其补气的作用较人参弱。参类服用需要根据个人是否有气虚、虚到什么程度决定用量、用法。
红花有活血、祛瘀、通经的作用,冠心病患者、跌打损伤人群可以使用红花泡茶,孕妇禁用;藏红花又叫番红花,是鸢尾科植物,活血祛瘀的作用比红花弱,还有凉血解毒的作用。红花、藏红花代茶饮每次几根即可。
石斛可养胃生津清热,不同名称的石斛与产地、药用部位有关,其中铁皮石斛养阴功效最好,但偏寒凉,不适合长时间服用;产于安徽霍山的石斛叫霍山石斛,适用于老人虚寒津液不足;耳环石斛是石斛的尖,作用最弱,可以代茶饮。此外,冬虫夏草,可以平补肺肾,但目前市面上的冬虫夏草质量参差不齐,且部分冬虫夏草中含铅过量。阿胶是有补血功效的药物,适用于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人群;黑枸杞属于滋肾阴的药物,且花青素含量较高。
“气虚人群可以适当服用人参、西洋参;阴虚人群可以适当服用石斛;瘀血的人群可以服用红花、三七粉;想要补血的人群可以适当服用阿胶。”冯淬灵提醒,灵芝确实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肿瘤的作用,但市面上常见的灵芝孢子粉不等同于灵芝,灵芝孢子粉抗肿瘤的作用有争议。
冯淬灵指出,不建议大家把药材当作春节礼物互相赠送,分清食品和药品,燕窝、海参、花胶等食品更适合大多数人;不建议健康人群使用药物代茶饮或制作药膳频繁食用,如果确实想要服用,则应分清体质寒热虚实,对证服用。
滋补品年货“避坑指南”
忌乱补:注意各类滋补品的服用禁忌,辨清体质再进补。
忌重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往往偏油腻,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通畅,消补兼施。
忌恒补:不宜一种补品长期食用,要根据体质变化以及季节变化等做出调整。
忌贵补:应根据体质状况确定如何进补,不能用补品的价格来分高低,建议用前先咨询医生,不要随意使用。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吴兴发
来源:上上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