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疯狂造芯”只是开始,他们拥有更高的期望。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统计,预计到 2032 年,美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将增长三倍,增长速度领先世界,并将首次在四十年来增加美国在全球产能中的份额。
现实,困难重重 —— 只有保持创新,才不会被超越
芯片制造的风,已经在美国本土越来越盛。
据相关资料显示,台积电在美国厂的4nm芯片已经开始量产,而中国台湾也有意不再对台积电先进制程赴美设限。
美国“疯狂造芯”只是开始,他们拥有更高的期望。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统计,预计到 2032 年,美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将增长三倍,增长速度领先世界,并将首次在四十年来增加美国在全球产能中的份额。
美国的本土半导体制造真的能够完成这些预定目标?
随着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的传闻愈演愈烈,英特尔能否担起重振美国半导体这面大旗?
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的瓶颈有哪些?
英特尔的命运,是美国半导体的关键,传马斯克要收购英特尔?
半导体是 65 多年前在美国发明的,是美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骄傲。而英特尔作为唯一一家拥有先进制程芯片生产能力的美国公司,其命运自然受到广泛的关注。
作为“美国时代精神”的象征,全球芯片行业的巨无霸,英特尔其实和可口可乐、福特公司等一样,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
但随着AI进程的加速,英特尔的商业化迈进却越来越不尽人意。以其市值来看,不到930亿美元,不到AMD的一半,台积电的1/11,英伟达的1/36。(数据参考时间:2025年1月)
但实际上,英特尔的先进制程技术,一直紧跟时代步伐。
不仅拥有称为 EMIB的2.5D 封装技术,被称为Foveros有源板载技术的3D 封装技术,以及将 2.5D 和 3D 封装技术融合在一起,被命名为 Co-EMIB的下一代封装技术。
EMIB 3.5D,在一个封装中嵌入多晶粒互连桥接和 Foveros 技术
并且在光刻机方面,是全球率先花费数亿欧元订购了ASML的首台High NA EUV的厂商,来表达自己抢占技术最高地的决心。
但似乎无论是先进封装技术,还是High NA EUV,都似乎无法挽救英特尔走向下坡路。
在没有足够的订单,来实现技术的商业验证之前,这些高额的投入只是成本负担。
英特尔未来的命运,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英特尔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近日,来自SemiAnalysis 和 SemiAccurate 等研究公司的报告表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高通(Qualcomm)和 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等公司正在试图收购英特尔。SemiAnalysis 称,英特尔被收购的可能性高达 90%。
消息一出,不仅引发业界关注,英特尔公司近日股价也上涨近 10%。
马斯克参与英特尔的前景既让人兴奋,又让人怀疑。
毕竟马斯克冲破4000亿美元的身价,刷新了世界首富里程碑,其名下更是掌控了SpaceX、特斯拉、xAI、和 X(前身为 Twitter)等巨额资产。
马斯克也因为这些项目的变革性投资而闻名,外界纷纷猜测,马斯克接手英特尔后,将如何大刀阔斧地重塑英特尔的未来发展呢?
实际上,英特尔的收购也是非常棘手。
2024年中旬就一直传博通要收购英特尔,但囿于英特尔内部的复杂局面,以及前期的巨额资金投入,后面不了了之。
想必,马斯克的财力和远见,可能会让他成为改变英特尔格局的人物。这位集众多“CEO”与“部长”于一身的人,是不是英特尔的天选之人?如果是,如此规模的交易必将重新定义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格局。
实际上,英特尔此前也一直在努力,试图打破台积电的一枝独秀的产业地位,但苦于商业化进程迟迟无法推进。
当然,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毕竟先进芯片制造与航空航天、无人驾驶、机器人技术等有着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储备,马斯克此前并没有半导体相关经验,“除非能聘请一位愿意退出商业代工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无论英特尔的未来如何,从英特尔股价上涨可以看出,市场依旧相信英特尔,对其未来前景持乐观情绪,至于英特尔未来能否交出满意答卷,则静待时间给出回答。
面对AI竞赛的愈演愈烈,英特尔还有多少时间可以虚度呢?美国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拓展本土产业蓝图了!如果一直扶不起来,是否要大力发展“美积电”们呢?
台积电美国办厂,颇为不顺;“台积电变美积电,门都没有”
为了提升美国本土半导体竞争力,美国要求全球半导体厂商在本土办厂,包括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均已纷纷布局。
近日,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一次分享中谈到相关问题,虽然魏哲家主题为《如果没有台积电》的分享,主旨是传达“如果没有台积电,全球经济基本会停摆。”
但他侧面谈到了美国半导体在建厂、生产等过程中的各种现实困境,“复刻一个台积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台积电美国新厂进入量产的过程,十分曲折。
虽然台积电在美国建厂获得美国政府政策支持,但仍需要面临,包括劳动力成本、人才短缺、基础设施、文化差异、供应链问题,以及政策与法规等各种困难。
可以肯定的是建厂,建产线,需要必须时间,“你用2.5年时间,就可以盖一个生产线。不过,这个2.5年,是有前提的,要有土地、水、电、人才都够,都没问题。技术还要另外讲”,魏哲家表示。
所以,2.5年只是盖一个产线的时间,每次的技术更新迭代,都需要更长远的投入与布局。
因此,在魏哲家看来,“先进制程的量产必须紧跟着研发。因此最先进制程一定是在台湾先量产,才有可能进一步拓展到美国、日本或德国。”
如之前报道,台积电美国厂盖到现在,进度并不符合台积电原先预期。
最先面对的难题是当地的基础建设,就是他们不会盖厂,最后台积电厂有一半的建筑工人都是从德州找来的。虽然当地就有IDM大厂英特尔,但毕竟那是十年前,当时盖厂的人已经跑光了。
此外,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从来没有想过在一个地方,会碰到当地政府各种法律条规不一样。
虽然台积电已经是一个很受政府照顾的公司,但是盖各种生产线,政府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所以他们也在跟台湾当局一起商量法规怎么订。
因此,应当地要求,台积电付费聘请专家,来制定规则。“总共制定出来的规则也才一万八千多个,花了3500万美金。”
比较重要的还有美国本地的化学品问题。
美国当地做不出来台积电需要的等级,如果要做出来,价格会是台积电原本购买价格的五倍。
最后,台积电的解决办法是从台湾运硫酸到LA港口,从港口用卡车载到亚利桑那州。因为,就算进行跨越太平洋运输,也比在美国做更便宜。
大家不禁疑问,那此前旁边的大厂英特尔是如何解决化学品材料问题的呢?魏哲家表示,“他们看这样划算啊,所以他们也从台湾开始买。”可见,以前的英特尔过的是多么“辛苦。”
还有工会与政府行政速度,也令台积电头疼不已。
显见台积电在当地也遇到了劳资难题。魏哲家表示:“当初成立工会是很崇高理想,是帮工人争取比较好的福利,但之后,工会就变得很奇怪。”
在实际生产层面,魏哲家表示,台积电进步很快,两年半就可以盖一个生产线出来。
但在此过程中,技术一直在进步,需要进行产线的改进,包含产线底下接的水、电、化学品线路都要改变,每次改变都是跟着厂商一起努力,马上就做了。“但在美国不行,任何改变,必须先停下来,先把图画好,申请、批准之后再继续做。”
单单每个事情都要申请,申请完再进来,至少要花掉台湾两倍时间。魏哲家直言:“最新技术跑到美国去,你认为可能吗?”
因此,就不少厂商计划前往美国设厂的问题,魏哲家表示,任何想在美国建厂的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半导体等业者,是非常重要的考量。
除了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分享的这些建厂相关难题之外, 台积电的工作环境与文化差异,也令很多原本认为台积电的工作是“梦想中的工作”的工程师,陷入一场噩梦。
虽然台积电和美国似乎是天作之合,但对于部分美国本土员工,则压力很大,非常不安。
台积电以严苛的工作环境著称,不但经常周末加班,甚至半夜紧急召回员工。台湾地区管理层以强硬风格著称,员工稍有失误可能面临严厉处罚甚至解雇。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在美国水土不服。
此前2024年11月相关报道称,台积电几乎所有的交流——会议、培训课程和文件——都是用普通话进行,这在美国员工看来,似乎是针对的系统性敌对活动。
为此,工会对台积电美国厂的安全违规行为提出警告,前员工也提出了严重指控。他们声称台积电系统性地歧视美国工人,偏袒数百名从美国飞来的台湾员工。
而台积电更是被指控系统性歧视非亚裔员工,尤其是非台湾员工。原告是一名前美国人力资源经理,他声称,台积电经常拒绝晋升机会,营造了恶劣的工作环境,举报人还遭到报复。
如今,台积电美国厂已经量产,想必这种劳务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
总有人迎难而上,总有人正在超越
好多媒体报导说如果台积电变成“美积电”会如何,魏哲家表示,自己的答案是:“台积电变美积电门都没有,客户要转单更困难。”
但随着美积电的水土克服与量产的顺利迭代,这一转变趋势或许正不可逆起来。到那时候,英特尔的生死存亡将变得不那么重要起来。
毕竟,对台积电大佬张忠谋的“尖端芯片代工天然是东亚文化的产物”这一论断嗤之以鼻的基辛格也卸任英特尔CEO,英特尔又能凭什么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2030年杀进全球前二?
但无论是英特尔还是台积电接过重任,美国重振半导体,自毁长城的同时,正是国产替代发力的大好机遇。
毕竟,只有真正的技术创新才能稳住自身地位,要想不被超越,只能保持创新。
只是一味的通过限制措施遏制中国的发展,反而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和自给自足。
来源:王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