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 17.7%。该报告提到,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和企业的持续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内
川观智库研究员 徐也晴
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 17.7%。该报告提到,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和企业的持续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内容创作、企业运营、科技研发、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中。
结合腾讯研究院日前发布的《AI转型的进展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可以看出,眼下企业正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各个生产或服务环节的应用。腾讯研究院的调研结果显示,79%的受访企业已经在两个及以上的场景中常侍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其中销售和客户服务环节的应用最为广泛。
总体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企业研、产、供、销、服等核心环节是应用重点,在这些环节进行了探索的受访企业占比均超过30%。不过,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上述核心环节应用的成熟度普遍较低,而在职能性环节(如IT/网络安全、企业战略和财务、人力资源等)应用的成熟度更高。目前来看,企业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优先聚焦提升核心能力和优化现有业务,对创新探索较为谨慎。
从具体的投入成本和效果来看,《报告》显示,企业规模越大,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资、付费比例越高。且调研结果显示,60%以上的受访企业认为,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特别是IT/互联网/电信、能源/制造/电力等领域。目前来看,教育和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回报率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员工数低于20人的小型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入占投资预算的比例不到5%,但腾讯研究院的调研显示,受访企业规模越小,对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效果评价越高。也就是说,中小型企业可以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更好地实现降本增效。
总体来看,企业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仍面临不小的挑战。《报告》认为,企业缺乏合适的模型和工具、技术能力不足和人才缺失成为最大的挑战之一。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研究总监闫斌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企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尚未到达关键里程碑节点,缺少具有显著业务价值的用例、模型(产品)成熟度和企业数据的人工智能就绪度,是企业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面临的首要挑战。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