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古以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就是中医学的诊治对象,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流感属于感受时邪所致,故又名“时行感冒”。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季,根据其证候特点,可以分为“冬温”“春温”“风温”“伏暑”等。
文/马家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刘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指导老师/王玉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数据显示,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显著增加,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
自古以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就是中医学的诊治对象,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流感属于感受时邪所致,故又名“时行感冒”。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季,根据其证候特点,可以分为“冬温”“春温”“风温”“伏暑”等。
中医将致病因素称为“邪气”,认为人生病就是感受邪气所致。根据邪气侵袭人体后引起的症状,中医学将邪气主要分为六类: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六邪之间也可以互相兼夹,如风寒邪气、风热邪气、风湿邪气等。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邪气,即瘟疫的疫疠邪气,主要指烈性传染病,如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而具有流行性的流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归为轻度疫病。
把握时机,重视解表、宣肺、发汗
流感初期病邪在表,首先犯肺,所以流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体表症状和肺部症状,如发热、恶寒、无汗、身体肌肉疼痛、咳嗽、咯痰、气喘等。
既然流感初期病位在表,那么治疗方法即为解表发汗,通过发汗给邪以出路,祛邪外出。
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扁鹊见桓公》寓言故事中,扁鹊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这告诉了我们一个医学道理,那就是很多疾病都是由外而来,由表而入的,疾病初起邪气在皮毛、腠理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治疗、治疗效果最好的时候。
解表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药物帮助人体,使邪气随汗出而去。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感冒或发热的时候,身体往往会疼痛、怕冷、高热,但这类症状往往随着汗出消退,随之体温下降、身体轻松。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发汗来达到治疗表证高热的目的。
中医强调“有是证,用是方”。现代的生活方式与古时有较大差异,由于饮食肥甘厚味、缺乏锻炼等,导致很多人普遍为湿邪所伤。
有湿就要祛湿,如流感患者初期没有明显咯痰,但可见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厚腻,大便黏滞,形体肥胖等。中医认为,其存在痰湿邪气,则需要在解表的同时加上祛湿、化湿的药物。因为湿性黏滞,易阻气机,困遏肺脾。如果流感患者兼有痰湿,却不祛除痰湿的话,则表不易解,热不易退。
经典时方人参败毒散之今用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来看,当前流感患者多属甲型H1N1流感。据临床观察发现,初期症状常表现为发热无汗、肌肉酸痛、乏力、头昏微痛、口干、咽痒或痛、咳嗽、痰少、舌淡红、脉浮紧等。
中医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而非辨病论治。流感的不同阶段,证型不一样,治法和方证就不一样。中医认为,流感病毒侵袭人体,病位在表,皮肤腠理闭塞,导致发热、无汗、身体疼痛、头痛、脉浮紧;夹杂湿邪,湿性黏滞,阻滞气机,从而表现为身体肌肉酸痛;肺主皮毛,邪气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失常,表现为咳嗽、咽痒、痰少;病邪初期尚未化热,或表现为咽痛或舌淡红。
在流感初期,存在表证是共性规律,所以此时强调解表发汗以祛邪。在此,为大家推荐一则化裁自经典方剂人参败毒散,具有解表达邪、行气宣肺、祛湿化痰作用的方剂。
人参败毒散首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属于时方中的经典,配伍严谨。此方自问世,一直是治疗瘟疫的常用主方之一。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说:“瘟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流感终究属于外来之邪,客邪当逐。逐邪之法,初期莫过于解表发汗祛邪。败毒散用辛平升散之品,协以益气扶正,使邪气透发而出,朱丹溪所言三法之中,本方实具其二,亦即败毒之意。
组成:党参10克、独活10克、羌活10克、柴胡10克、五味子10克、前胡10克、桔梗12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枳壳10 克、生姜10克、薄荷5克、荆芥10克、生甘草10克。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儿童酌情减半,妊娠期妇女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邪从外来,其治疗为汗法。汗出,标志着邪从表去。因此对于流感初期存在表证,给予推荐方治疗的时候,务必强调服药治疗后要达到微微汗出的目的。本方煎煮的时间不宜过长,武火煮开后再文火煎煮20分钟即可,避免药物由于过度煎煮导致的发汗力度降低。在服药的基础上,应辅助汗出,如趁热服药,服药后啜热稀粥或热水,温覆休息,让身体微微汗出一次。对于流感患者的治疗,尤其是高热患者,应每 4~6 小时服用一次。
阴阳和、正气足,为防病之“金钟罩”
流感病毒多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日常预防要注意少去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公共场所注意戴口罩,平时应勤洗手、勤通风,注意休息,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适当饮水。
中医认为,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面对病邪,戴口罩等方式能起到一定的物理防御作用,但自身充足的正气才是更好的“防护罩”。而维持体内阴阳平衡,是保护正气的关键。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熬夜后、吃辣后或喝水少等情况会诱发“上火”,人“上火”后就非常容易感冒,这就是体内阴阳失衡所致。所以,内热体质的人,一定注意避免以上不良生活习惯,以减少外感的风险。
生黄芪10克、大青叶10克、刺五加10克。水煎服,日1剂,代茶饮。
生黄芪能补肺固表,刺五加能补气,大青叶能清热解毒。生黄芪、刺五加性温,大青叶性寒凉,三药配伍,能达到补益肺脾且不助热的功效,补而不燥,十分适合用于平素体质偏弱人群的流感预防。
中医提倡“冬吃萝卜夏吃姜”,白萝卜具有较好的顺气、通腑、化痰的作用,药食同源、性味平和,利于肺脾,平素舌苔厚腻、大便不畅者,可以适当多食。对于肺燥,津液不足者,可将雪梨、荸荠、甘蔗等榨汁加热后饮用,有清热、生津、润燥的作用,也可以选择百合、麦冬、芦根等甘凉滋润的中药煎汤代茶饮,亦能起到很好的养阴润燥作用。
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一个是辨证论治,还有一个是整体观念。流感虽然病位主要在肺,但治疗上还要关注脾胃,脾为后天之本,生病的时候要注意呵护脾胃功能,饮食上一定要清淡饮食,不要过早进补。经常有患者认为生病了要滋补,便大肆摄入肥甘厚味,反而容易困阻脾胃,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在营养均衡基础上,要营养而不滋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不易消化的饮食;在疾病恢复期,还要避免过饱,防止食复(即大病愈后,因饮食失节而致疾病复发)。
注:文中方药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