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鲸科技CEO范向伟AI产业系列观察一:2025年,AI的生产力拐点

360影视 2025-01-21 10:51 2

摘要:在产业落地的过程中,大部分的 AI 创新项目,都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 ROI ,导致客户往往对于 AI 的期待很大、失望也很大,整个市场有着对于 AI 强烈的兴趣,但没有多少真正的刚需。

我在 2015 到 2024 年的 10 年间思考的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一家创业公司,怎样才能够在 AI 行业立足和生存。

AI 行业有三个核心挑战,一个是巨头的竞争,一个是高速的创新,一个是效率的低下,三者叠加起来,会导致大部分创业公司的生存危机。

随着平台公司的规模化扩张,一家平台公司的资本存量会比整个一级市场的总量加起来还要多。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者联合,挑战上一代的巨头公司,正在变得愈发困难。

AI 是人类历史上进步速度最快的一个技术领域,颠覆性创新此起彼伏。所有的技术积累,都有可能被下一个礼拜的某一项技术突破所替代,让积累的价值清零。

在产业落地的过程中,大部分的 AI 创新项目,都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 ROI ,导致客户往往对于 AI 的期待很大、失望也很大,整个市场有着对于 AI 强烈的兴趣,但没有多少真正的刚需。

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现象,让 AI 行业的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客户都困惑不已、深受折磨。

AI 发展很快,机会很大,虽然还看不清,但必须要跟进。AI 发展很快,但是离行业解决方案的落地闭环还有很大的距离,研发投入、运营服务仍然少不了,成本非常高。大量投入之后,新一代的技术方案,又会淘汰上一代的方案。即便做了很多投入,离客户满意还有很大的距离,一方面仍然要持续投入,一方面又随时可能被客户抛弃。数据都是保密和隐私的,帮客户做了应用方案,应用和数据都属于客户,也没有形成资产积累。创业公司在努力创新的同时,大厂也在跟进,两者的资源体量相差数十倍,而 AI 产品的核心是数据和算力,是高度资源依赖的要素。即便做的比大厂还有优势,投入大量研发与市场成本,获得了阶段性的规模优势、产品优势,在中国又没有办法上市,等到新一代技术出来,甚至开源,之前的业务积累可能还在,技术优势就会快速归零。在这个过程之中,从业者都接受了一轮深刻的市场教育,仍然在迷茫之中寻找破局的思路。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一个大部分不在 AI 行业或者投资行业从业的人,都不了解的一个事实,过去的 10 年时间里,AI 可能是中国的风险投资领域,亏钱最多的一个赛道。

投资者当时看到了 AI 技术的不断突破,也预见到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投资者没有看到的是,技术的巨大进步也对应了巨大的竞争损耗、高速的技术折旧,抵消了大部分的经济价值。

投资者和创业者,一直是用互联网平台的成功,来类比 AI 的产业机会。但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互联网平台的规模扩张和价值放大,是可能被预判的;AI 产品的扩张,是一种非线性的、更高维度的规模扩张,则是很难提前预判的。

互联网产品,从没用,到有用,再到好用、不得不用的变化过程,是相对连续的,通过运营、补贴、营销的干预,就有机会实现互联网平台的冷启动。

AI 产品这个变化的过程,是突变的、非线性的、难以预测的,大量企业这个方向上的冷启动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可以说,站在创业公司的角度,除了技术的巨大突破,这个毋庸置疑的积极因素之外,剩下的都是消极因素。这些因素是持续性的、结构性的,导致中国的 AI 创业公司的生存是很困难的,而且是愈发困难的。

第一个和第二个因素,都是结构性的,不会发生对于创业者有利的改变,甚至还会持续恶化。2025 年,最大的改变可能是第三个因素,就是 AI 的效率已经达到了拐点,成为了所有人都必须开始面对、开始思考、开始应对的一个命题。

AI 经历了数次完整的科技泡沫的生命周期,从 2024 年终于开始进入生产力落地的阶段。

经过了数十年的科研积累、工程积累、商业积累,AI 终于迎来了经济意义上的生产力拐点,开始跨越“实验室原型”到“产业应用”的鸿沟。这一技术拐点意味着,AI 投资即将从“烧钱换预期”转向“技术能赚钱”的新阶段。

为什么在最近的几年,AI 的生产力开始实现突破?

2015 年前后,人类互联网的规模已经无比巨大,互联网平台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机构,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交付服务、产生利润。在过去的十年时间中,互联网产业的巨头把资金、人才都投入了对于一个链路的探索:“如何处理更多数据->如何服务更多客户->如何产生更多利润”,在这个耗费数千亿美金的研发探索过程中,实现了算力规模和算法性能的同时突破,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工程奇迹,如 AlphaGo、AlphaFold、ChatGPT。大语言模型的技术突破,使得人类第一次可以将所有数据和知识被一个大模型文件进行描述,这个大模型可以像人一样理解新的环境、构建新的内容、发现新的知识。而这些性能领先的模型文件又陆续被免费开源了出来,提供给全世界的开发者。

人类所有的生产力,究其根本,就是假设和实验的科研循环、PDCA 的管理循环、加上规模生产与规模销售的商业循环。这里面的每一条链路、每一个节点,都可以通过新一代的 AI,实现效率的显著提升、流程的全面重构,人类已经进入了智能决定一切的时代。

在代码生成领域,AI 已经可以理解开发意图并生成完整的功能模块。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代码补全,而是真正理解了编程语言的语法结构和业务逻辑。在无人驾驶领域,AI 已经可以实现从感知到决策的端到端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模块化架构限制,实现了接近人类司机的认知和决策能力。在图片生成领域,AI 已经掌握了构图规则、色彩理论、视觉语言等创作的基本要素。在企业服务领域,AI 可以理解客户询问的商业背景,调用适当的知识库和工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标准答案。在数据分析领域,AI 能够理解业务目标,自主完成数据清洗、特征工程、模型选择等全流程工作,输出可以阅读的分析报告和业务改进建议。AI 应用不再是单一功能的应用程序,而是能够理解任务目标,规划执行路径,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实时调整的智能系统,而且有着在经济意义上的压倒性优势。一旦模型训练完成,复制和部署的成本极低,可以实现规模化应用,也可以 365 天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通过持续迭代,不断优化性能、降低成本。

AI 作为一个通用技术,可以被应用在所有行业、所有领域的技术,一旦达到 ROI 的临界点,就对应了最大规模的投资机会、创业机会,也对应了最大的风险,也就是被替代、被边缘化的风险。

通过现代战争的演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人工智能技术会出现,因为要提前发现敌人、精准打击敌人,这是永无止境的军备竞赛,会对于所有的技术创新形成需求牵引,以及形成能力验证。一旦在对手之前,形成了对于新技术的有效集成、有效利用、规模扩大,就会形成压倒性的战斗力优势

技术优势一旦通过规模化部署转化为实际战斗力,就会形成难以逾越的代际差距。类似于五代战斗机对于四代战斗机所形成的战斗力的优势,交换比是 20 比 1,海湾战争之中美军对于伊拉克军队的优势,这是一种系统性的优势,是难以在局部进行理解的。一个善于利用 AI 的 10 人团队,在一个领域打败一个 200 人团队,这样的案例,在 2025 年开始会越来越多。

AI 的突破性发展已经事实上形成了大国之间、大企业之间的科技军备竞赛,而且是优先级最高的军备竞赛。

AI 达到了技术生产力的临界点之后,在给所有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大多数人都很难适应、很难应对的。

这种极强的进化速度、极大的适应范围、极大的颠覆强度,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相比上一次电力革命,这一次 AI 革命的速度更快、强度更大。

AI 应用的研发、落地、发展,是一种多要素融合的、非线性运动的发展过程,是大部分的领导者、管理者都难以应对的,因为没有这样的经验(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没有这样的认知结构(涉及的要素太多)。

Eric Schmidt:“我知道这听起来会很疯狂,但我要告诉你,这种变革被低估了,而不是被高估。真正的问题是,全球社会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它。我断言,我们作为人类还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一切的到来。我们就是没有准备好。”Andrej Karpathy:“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 10 年。这不是夸张,这是字面意思。”Sam Altman:“AGI 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技术转折点。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确保它以正确的方式发生。”Bill Gates:“AI 是我职业生涯中见过的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它将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实际上是一切。”

上一个阶段,投资者最大的教训,就是在 AI 还没有达到 ROI 的临界点,没有找到 PMF 路径的时候,提前进行了高强度的投资,提前买了票,但是车还没有开,路都没有修好;创业者最大的教训,就是和巨头形成了同质化竞争,低估了竞争的强度,高估了自身的壁垒,费劲心血造了辆车,最后看到巨头造出来的是高铁。

下一个阶段,一个更有可能发生的战略错误,就是在 AI 已经突破了进步速度和 ROI 的拐点之后,对于 AI 基建的利用、对于 AI 应用的开发、对于 AI 团队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的行动,没有高效的策略,高铁已经开动了,但是没有买到车票、没有上车,停留在站台上观望。

虽然大部分的企业与个人,面对 AI 的生产力革命,仍然处于探索和彷徨之中,但是我们的国家已经动用了所有的力量,把这个国家拉进了 AI 基建的新周期。

AI 的技术突破也已经开始深刻和全面地影响全球的经济活动。

2022 年到 2024 年的三年时间里面,美国股市繁荣背后的叙事支撑,就是 AI 革命的经济红利。十多只 AI 科技公司,比如英伟达、微软、Palantir,推动了这几年的美股的持续上涨,其它的大部分的板块还停留在原地。

通过 AI 来拉动经济的机会,在 2025 年,给到了中国。无论是 AI 公司还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值得用足够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把握这个机会。

来源:和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