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有料又走心的心理健康知识盛宴,值得回味

360影视 2025-01-21 11:40 3

摘要:1月17日,由中国计生协等六部门联合主办,中国家庭报社承办的“好家风 健康行”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主题系列微直播第三期《健康家庭 从“心”沟通》,一经开播,就引发网友的热情围观和热烈讨论,全网实时播放量近300万次。

内容硬核、金句频出,

专家们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提供专业解答,

还不时穿插幽默风趣的互动;

干货满满、引人赞叹,

“老师们讲得太精彩了,真是受益匪浅”;

很多网友说“心里感觉敞亮了”。

1月17日,由中国计生协等六部门联合主办,中国家庭报社承办的“好家风 健康行”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主题系列微直播第三期《健康家庭 从“心”沟通》,一经开播,就引发网友的热情围观和热烈讨论,全网实时播放量近300万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不再是让人忽视的“隐秘的角落”。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要求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并在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和可及性的重要举措,为全年精神卫生工作画下重点。这些无不彰显着心理健康已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期直播邀请几位重量级嘉宾聚焦心理健康进行解读、科普、答疑,无论是正面临心理问题困扰的观众,还是对心理健康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网友,都能在直播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图为微直播活动现场。左:中国家庭报社执行社长、执行总编辑宦小晶,右: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姚贵忠

解忧心事 全国开通统一心理援助热线

情绪需要有处宣泄,心理问题需要有人疏导,心声需要有地吐露,一个群众身边的“情绪树洞”应运而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置“12356”作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号码,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服务。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应用“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号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地方通信管理局和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电信运营商,对辖区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主管的现有心理援助热线号码进行调整,确保于2025年5月1日0时前,实现拨打“12356”电话号码接通心理援助热线的功能,并提出“12356”热线号码投入使用后,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率。要充分考虑群众知晓率提高后热线拨打需求增加等情况,根据需要及时增设接听座席数量,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配备,提高接听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设置一定时间的过渡期,确保原有热线号码和“12356”均可接通。

架起连心桥 计生协完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每个人心灵的避风港,家庭心理健康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整体和谐。中国计生协家庭服务部生育关怀处处长宋晓飞在直播中表示,中国计生协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广大育龄群众和家庭的桥梁纽带,近年来,将促进群众心理健康全面融入家庭健康促进等工作,以家庭为切入口,面向群众提供相关科普宣教和服务,具体来说,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图为中国计生协家庭服务部生育关怀处处长宋晓飞

一是设立家庭心理援助中心,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中国计生协依托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设立“家庭心理援助中心”,开设“家庭心理援助热线”,热线开设近五年来,已提供有效咨询超过6500人次,总时长约14.8万分钟,处理了十余起高危事件。

二是依托全生命周期家庭健康服务,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立足家庭成员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通过加强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和服务阵地建设,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家庭健康指导服务。

三是通过家庭健康群众性宣传服务活动,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社会氛围。每年联合开展“好家风 健康行”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通过家庭健康指导员,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提高群众心理健康素养,把心理健康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每年吸引五六千万群众参与。

修复“心”创伤 专家助力走出心理阴影

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是整个家庭和谐与幸福的基础。面对心理创伤怎么办?经历家庭突发变故而产生心理伤害后应如何自我修复?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教授提供了专业的应对建议。

图为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教授

他建议,经历突发变故的人群不必过分焦虑或担忧,需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生活节律的稳定性;应积极构建和联系周围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亲戚朋友、社区和志愿者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也是心理康复的关键;应让自己保持有事可做的状态,参与到重建工作中去或制定康复计划,都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痛苦;如果经历突发变故的人群感到精神痛苦无法自治,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焦虑、抑郁或过度悲伤等症状,应及时寻求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帮助,通过专业方法疏解心理痛苦,往往比自己摸索和思考更为有效。

加强“心”沟通 心理专家送上贴心建议

焦虑抑郁如何自我判断?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表达……在微直播中,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姚贵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与咨询心理研究所所长刘翔平,围绕家庭场景下的心理健康进行科普分享,并为广大网友送上贴心建议。

图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姚贵忠

剖析情绪问题——认识、面对与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遇到一些情绪问题,近年,“焦虑”和“抑郁”成为高频词汇,姚贵忠认为这两者仅是代表人类情绪状态的词汇,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适度焦虑或抑郁情绪有时能激发个人动力,促进个人成长,他建议,面对焦虑或抑郁情绪,个体应理性看待,若情绪持续且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重视特殊群体情绪,在每个家庭中,孕产妇是特殊需要关爱照顾的群体,刘翔平提到,孕产妇在怀孕及生产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心理与生理变化。激素波动、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担忧,以及孩子出生后带来的压力,都可能引发情绪波动,刘翔平建议,家人应密切关注孕产妇情绪变化,及时识别抑郁等心理问题迹象,鼓励其参与孕期心理健康教育,共同学习育儿知识,为母婴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改进家庭教育——理解、沟通与共情。亲子关系是家庭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姚贵忠认为,关系是双方的,作为父母,第一需以身作则,自身行为应与要求孩子的一致,避免产生冲突;第二要坚持换位思考,父母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其压力与不易,接纳其不足,多鼓励、少批评,保持和平共处;第三要培养孩子的自信与自主性,父母应理解孩子为独立个体,尊重其独立性,避免过度管控,将时间交还给孩子。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与咨询心理研究所所长刘翔平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刘翔平认为家庭教育中应注重情绪表达与倾听,关键在于避免伤害,保持孩子尊严。家长应控制情绪,避免说出伤害孩子的话语,如贬低、威胁或攀比等。在教育过程中,应换位思考,理解孩子感受,以共情方式沟通。他解释,共情沟通有三个方法:一是表达孩子情绪感受,用情绪词汇反映其心理状态;二是重复孩子话语,反映其观点,增进沟通;三是关注孩子内心感受,而非仅讨论事情对错,建立信任关系。

微直播中,网友热情互动,提问不断,经常失眠怎么办?孩子网络成瘾与考前焦虑怎么办……两位专家以生动的案例、专业的话语、贴心的建议帮助网友们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心中的疑惑与困扰。

“好家风 健康行”主题系列微直播是年度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期节目分别聚焦“健康体重”“优生优育”“心理健康”,全网播放量超千万,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为推进健康家庭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注入温情和动力。

来源:中国家庭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