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足联最快将于本周成立。这意味着喊了数十年的中国足协“管办分离”进程终于有了突破。严格讲,此举出乎绝大多数人——包括我本人——的意料。因为,“管办分离”自本世纪初提出以来一直不能落地,并非官方对外解释的那样,源于“条件不成熟”,而是涉及到“放权”所必须克服的体
据官媒报道,中足联最快将于本周成立。这意味着喊了数十年的中国足协“管办分离”进程终于有了突破。严格讲,此举出乎绝大多数人——包括我本人——的意料。因为,“管办分离”自本世纪初提出以来一直不能落地,并非官方对外解释的那样,源于“条件不成熟”,而是涉及到“放权”所必须克服的体制性障碍,如今体制性障碍有增无减,“条件”竟突然“成熟了”,说明形势到了某种临界点,再不“放权”,“体制性障碍”障碍的就是体制本身了。
看看官方对中职联成立后的职能定位吧——承担健全和稳定职业联赛竞赛体系、提升职业联赛竞争力、提高职业联赛和职业俱乐部商业价值、推动职业联赛和职业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职责;具体负责中超、中甲和中乙三级职业联赛日常运营和管理,当务之急是加速推动中国足球职业化,特别是市场化进程;在提高职业联赛和俱乐部商业价值,改善俱乐部生存现状,为职业联赛和俱乐部“开源增收”方面,做出更符合职业足球发展和足球产业市场规律的决策。这一定位,等于把中国足球除“两头”——国家队和基础青训——之外的中心业务,亦是历届中国足协绝不肯放手的核心权力,交给了中职联。
中国足协为什么舍得放手了?很简单,今非昔比,这块职能所蕴含的巨大权力,已经无法再给足协带来以往那种巨大的利益了,反倒成了巨大的负担。足协是具有行政职权的行业主管机构,而职业联赛属于市场行为,本该市场的归市场,行政的归行政,然而商业利益来自市场,理应领导行业但不干预市场的足协,被市场的巨大利益所诱惑,于是“既当裁判又当球员”,管办不分,权、利均沾。想想看,职业联赛红火的那些年,莫说联赛冠名商和多级赞助商动辄几个亿、几十个亿的体量,光一个体奥动力买断的联赛转播版权,5年就是80个亿!其中的利益空间有多大,不言而喻。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职业联赛的商业运营均由职业联盟负责不同,管办不分离情况下,中国足协依靠机构职能与职业联盟相似的中超公司,掌控着中国职业联赛几乎全部的赢利手段和利益分配大权。中超公司2005年初成立,中国足协独占中超公司高达36%的股份,中超16家俱乐部仅各占4%。中超版权、联赛赞助、俱乐部球衣装备统一销售等收入中,中国足协皆能分到36%的份额。而欧美和日韩联赛,所在国足协的职业联赛版权、商业收入分成,都远低于这个比例。2019年,中国足协曾宣布将放弃中超公司股份以还利于俱乐部,却至今没有付诸实施——撼山易,动利益难!
眼下,多年难解的症结,一夜之间迎刃而解,是足协的思想觉悟瞬间提升,还是俱乐部终于想开了,不再甘当韭菜,齐心协力争取自身权益,迫使足协让利?都不是。唯一动因,就是金元泡沫破灭之后,俱乐部负债累累,倒闭的倒闭、欠薪的欠薪,联赛商业市场一地鸡毛,足协手中的联赛版权和赞助商赞助等收入渠道大大缩水,收不抵支、得不偿失,没油水不说,还惹出一身腥——从俱乐部身上榨不出仨瓜俩枣,还经常被某些俱乐部堵着门讨账——比如那点儿引援调节费,整天有人盯着,历来习惯于掏别人腰包的足协,吃进来的怎么可能再吐出去?因此,自然恨不得早日把联赛运营这一出力不讨好的包袱甩出去。
这很正常,也算是体制特色下的常规操作了。就像经济,低谷时放权总是阻力最小的,有救火需求才会跟民营经济称兄道弟。而日子一旦好过了,权力又会逐渐收回去。中国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改革,是区别真职业与伪职业的一块试金石。如果只是为了一时之需的权宜之计,没招了你出来顶包,一切理顺了,你该干嘛干嘛去,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那么不光区分不了真伪,就连试金石自己也会臭了名声,以后混不下去了扒拉出来再用,就没人认账了。但愿我是杞人忧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中职联止住联赛颓势、赢回市场青睐,这一权力带来的后果由负转正,收益回升、诱惑重现,管办分离的制度仍能延续,做蛋糕和分蛋糕的规则坚持不变,那时再给宋凯们树碑立传,不迟。
来源:球话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