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胡越:建筑师就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职业

360影视 2025-01-21 18:25 3

摘要:胡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第十一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总建筑师,胡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近40年来曾主持设计过多种类型的公用建筑,其代表作品包括国际金融大厦、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学生综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第十一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博士生导师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胡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第十一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总建筑师,胡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近40年来曾主持设计过多种类型的公用建筑,其代表作品包括国际金融大厦、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学生综合服务楼、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等。

他设计的建筑作品,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各2项、银奖2项、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2项,中国建筑学会和省部级优秀工程奖20多项。获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光华腾龙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奥运工程优秀建设者”等。

在从事建筑设计实践的同时,胡越还非常关心设计理论及新材料的运用,曾在国内各种刊物上发表过大量文章,出版3本学术专著,近年来投身教育行业的同时致力于建筑设计方法论以及广义韧性建筑的研究。

于帅卿/发自北京

“我没有最满意的作品,每个作品在绘图时都满怀美好愿景,但遗憾也总是存在,我总是期待下一个作品能更完美,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遗憾。建筑师就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职业。

说这句话的人是胡越,一位在建筑设计中始终坚守创新精神的设计师。

他擅长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巧妙融合,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建筑杰作,年仅32岁的他,便凭借北京国际金融大厦的设计崭露头角,随后在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京世园会国际馆以及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等多个项目中展现非凡才华,其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与大型项目的设计、建造是每个建筑师的梦想,但经历之后的胡越却开始畏惧这种大型设计。他曾直言,一些要求比较强的项目对建筑师来说是一种灾难,原因是设计之外的因素对于创作影响很大,自由度比较小。

近年来,他开始回归高校进行教学和设计研究工作,并醉心于一些小尺度的建筑创作。“去掉了大建筑无法预测的业主、严格的工期、强硬的限制条件和流水线化的实施流程,小建筑更适合进行建筑本体的探究和追问。”他说。

谈及转型原因,胡越平静地表示,“我不愿意再重复简单的劳动,希望换一个赛道,沉下心来做一些研究,可以通过这个‘慢下来’的过程再上一层楼,突破个人范式,实现自我超越。我也曾对自己有一些职业期待,寄望50岁到60岁间,专业上能有飞跃,但回望这些年的经历,好像并没有实现这种突破,不过我仍未放弃。

采访约在了2024年12月份下旬的一个午后,走进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古朴典雅的老建筑散发着历史的沉香,银杏树的叶子已尽数凋零,仅余枝干直指蓝天。在这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午后,校园内偶尔可见几位学生匆匆奔走,为这份静谧增添了一抹生动。

胡越刚刚结束一场会议,尽管日程紧凑,他仍给我们的采访预留出了足够的时间。他蓄着标志性的一抹白胡子,言语间洋溢着饱满的活力,语速飞快,分享着他对建筑设计的深刻见解,让人难以相信他已步入“花甲之年”。

回顾近四十载的建筑设计师职业生涯,胡越侃侃而谈。起初,他怀揣着建造高品质建筑的梦想,但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在设计理念和质量上的突破性进展相对滞后。为了打破这一僵局,胡越着手通过深入研究方法论来提升建筑品质。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他又敏锐地察觉到建筑在应变能力上的短板,尤其是在面对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时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他将目光投向了建筑的韧性,并提出面向功能需求变化的广义韧性理念。

“我始终在追求变化,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无论变化如何,我始终坚守初心——建造出优秀的建筑。”胡越坚定地说。

“在传承与创新中前行”

贯通的天桥巧妙地将4栋办公楼连接成一个整体,中央大厅宽敞明亮,钻石锥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中式格栅图案的玻璃窗则透露出一种雅致之美。在高楼林立的长安街上,北京国际金融大厦如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这座建筑的成名,离不开它的设计师——胡越。1996年,年仅32岁的胡越就肩负起了北京国际金融大厦设计的重任。

1996年在北京院,胡越和何玉如、汪安华、李阳商讨北京国际金融大厦的设计。

第一次担纲长安街上的重大项目,他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挑战,提出了具有中国传统图案的铝合金窗式幕墙和点式连接钻石型玻璃锥顶技术的方案,在当时具有独创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这个项目位于北京长安街上,周边多为高标准的国家机关单位和大型国企总部;同时这个项目又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面临着业主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压力,建设标准相对较低。与同期建造的长安街周边建筑,如远洋大厦、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和中国银行总行相比,这个项目的造价要低很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胡越除了关注建筑本体外,还非常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融合。他认为,在长安街这样重要的地段,建筑不能孤立存在,必须融入周边的城市环境和文脉肌理中。他深入研究了周边地块的建筑状态与关系,以确保北京国际金融大厦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此外,胡越还强调建筑的灵活性,这也是他当前研究的韧性建筑的核心。由于该项目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未来的使用者和使用方式都不确定,因此设计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建筑至关重要。他巧妙地设计了4个标准板式办公楼组合成国际金融大厦的方案,每个标准板楼都采用了板式建筑形式,将核心孔放在两端,从而实现了中央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高度灵活性。

“我们敏锐地洞察了市场及业主潜在的需求,与甲方的想法高度一致,这也成为我们中标的关键因素之一。”胡越说,当时大多数参赛作品都将北京国际金融大厦这近10万平方米的面积整合成了一座单体建筑。

同时,业主也意识到,若承租方具备足够的实力购买约10万平方米一栋的建筑,那他们可能会选择自建而非通过房地产开发商购买。而将项目巧妙地划分为4栋独立建筑,这样的设计则更易于租售。

在创意方面,胡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时市场上还在推行“穿靴戴帽”的古典复兴式设计(即大屋顶、琉璃瓦等)。但胡越认为,“建筑应符合时代精神,而非简单地抄袭和复制传统样式。”

因此,他开始思考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中国元素。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是,北京长安街边的建筑方案通常需要北京市委书记亲自审批通过。为此,胡越进行了大量工作,在外墙窗户上采用了具有中国传统图案的玻璃幕墙,既在整体上展现了现代建筑结构的同时,又通过局部的装饰花样和窗户设计,运用现代技术模仿传统意向,最终呈现出了一个既现代又蕴含中国韵味的建筑,这也是项目得以顺利获批并建造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1年,这座建筑更是成功走进了北京申奥的大片,向世界展示了北京古老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这座建筑不仅成为了胡越的成名之作,更是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见证者。

2001年,胡越时任北京院二所主任工程师,在自己单独的办公室内设计项目方案。

以此为起点,胡越及其工作室接连打造了多个精品工程,其中,2003年,胡越担任总建筑师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项目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场馆之一广为人知,但他却鲜少在公众场合提及。

胡越曾在《南方建筑》上坦言,“这个工程会引起一些不愉快的回忆,我很少去正面地讲它,只是作为经验教训去说,这跟我的价值判断有关系。整个设计过程好像坐过山车,大起大落,完全颠覆了一个普通人对事情的想象,会让我有特别大的挫折感”。

回想起项目初期,胡越团队与一家外国公司合作设计,但后因奥运瘦身计划,该外国公司选择退出,转由中国建筑师重新制定方案。随后,项目业主更迭为一位私人业主,其理念与国有业主有所不同,因此项目的重点除了满足奥运需求外,还需兼顾赛后的运营规划。这一变化,无疑为设计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胡越和团队在工作室讨论方案。

面对这些挑战,胡越团队没有退缩,而是将核心理念聚焦于如何做好大型国家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上,尤其是大事件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

胡越深知,这些新建场馆虽然明确服务于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体育赛事,但赛程短暂且对场馆的功能配比和面积有着高标准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他们不仅要考虑如何满足赛事需求,还要兼顾赛后的资源利用和运营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此类场馆都面临着这一挑战。

作为双奥场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做到了。在夏季奥运会期间用于篮球比赛,冬季奥运会则转为女子冰球赛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赞誉其为全球范围内运营最成功的奥运场馆之一,其年均活动场次高达200场,国内罕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棵松体育馆的成功并非偶然,这是源于设计团队的设计。胡越说,“我们与业主紧密合作,针对赛后利用进行了精细的规划与设计。在奥运筹备期间,我们与北京奥组委及北京院携手,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制定了奥运设计大纲,为每一个奥运场馆都精心编写了详尽的任务书,以确保精准满足奥运赛事的所有需求。”

当时,业主对奥运赛后运营同样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并委托了专业的外国公司进行此项工作。并将中外规划进行对比后,决定对两者重叠的部分采取高标准一次性完成,以确保质量;对存在冲突的部分则采用简易设计,便于拆卸和移动,以满足奥运的特殊需求。

奥运结束后,胡越设计团队又进行了二次设计,将场馆完全恢复为符合奥运赛后运营规划的功能布局,并按照NBA标准打造了一个既适用于体育比赛又兼具娱乐和社交功能的现代化场馆。

这一布局与我国过去传统的大型赛事赛会型体育馆在本质上有所不同,看台布局虽然相似,但在服务附属空间和竞赛层的设计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在北京的演出市场中,五棵松体育馆更是凭借其卓越的条件脱颖而出。其他场馆往往按照大型赛事需求设计,赛后留下众多难以利用的小房间,而五棵松体育馆则在设计时拆除了不必要的隔间,保留了大量空间用于布景、化妆和道具存放,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娱乐中心。

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为五棵松体育馆赢得了众多赞誉,也成为了后来长期运营中极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对规划设计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筑师应长期参与建筑的更新与维护”

事实上,五棵松体育馆的营运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胡越致力于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探索与研究的成果。

从2006年第一个改造项目开始,胡越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完成了多项城市更新及单体改造项目的设计实践,在城市更新类项目中形成了从寻找问题、确定目标和途径到完成设计方案的一套完整工作方法,并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了多元的理论探索。

2019年,胡越参加第一届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学术年会并发表讲话。

胡越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建筑在适应社会变化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广义韧性建筑的概念——一种能够在全生命周期中应对环境、经济、技术和社会变化的建筑理念。并通过北京奥运会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案例,展示如何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城市更新和工业遗产改造项目中。

“以往建造新的物理实体,仅需满足甲方需求即可,但城市更新往往面临着在改造物理空间的同时,不经意间破坏了原本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导致城市的独特韵味与活力逐渐消逝,而这一关键方面又常常被忽略。”胡越表示,如何在更新中去除弊端,保留有价值的生活元素,成为当下建筑学与城市更新中的巨大挑战。

他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尽管目前尚未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在每次实践中都坚持要求团队深入当地调研,通过访谈与亲身体验,细致区分生活中的优劣之处,并力求在更新过程中保留优点,改进缺点。

胡越认为,建筑的更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建筑竣工那一刻起便悄然开始。无论是内部装修调整,还是设备的更新换代,乃至随着居住者的更迭而进行的个性化改造,都体现了这种变化。

从持续更新的视角来看,建筑师需要为建筑提供长期的服务与支持,这无疑对建筑师们的传统工作方式及制度设计构成了严峻挑战。

“尽管我们渴望持续参与建筑的更新与维护,但这类琐碎且往往收益不高的工作,难以仅凭情怀支撑。因此,制度层面的革命性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不过,胡越略显遗憾地表示,目前像北京五棵松这样基于深厚信任关系、历经20余年持续更新的项目仍属凤毛麟角。

胡越说,“我非常希望我们及北京院的团队能够如过去20年一样持续参与并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因为在当今社会变化迅速的背景下,只有持续跟进与更新建筑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此外,胡越认为,在城市更新中平衡古老建筑的保护与更新也对建筑师提出了重大挑战,要求他们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对建筑分类的精细把握。

“建筑设计的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建筑设计对建筑材料的功能性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胡越看来,建筑材料对于建筑师而言至关重要。多年来,他非常关心建筑材料的运用探索与理论研究。

在研究与运用的过程中,他发现,在中国,由于担心连带关系和利益输送,建筑师在建筑材料决策中的话语权相对较小,往往难以自主决定建筑材料的选用。在国外,建筑师则通常拥有决定材料使用的权力,若材料使用不当,他们需承担相应责任,甲方也有权提出索赔。

2024年12月,胡越在北京建筑大学科研楼办公室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

我深感,这与我国当前的建筑设计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关。”胡越无奈地表示。

尽管建筑师可以提出使用某种材料,如石头,但在具体选用哪种石头、哪家的石头时,他们却无权决定。这种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师在创作上的自由度与深度。

由于社会、业主和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师往往难以像国外的名家那样,长期专注于一种或两种建筑材料,逐渐积累经验,深入了解其特性,并将其发挥到极致。例如,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一生致力于清水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最终将其运用得出神入化,而在中国,这样的例子却寥寥无几。

“我一直努力在这个方向上有所作为,但由于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我无法像他们那样专注于一种材料,逐渐摸索并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这确实是一种遗憾,也与我们当前的建筑设计环境息息相关。”胡越感慨道。

为了打破这一困境,他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他选择从玻璃幕墙入手,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运用与研究。

从国际金融大厦到望京科技园二期,再到五棵松体育馆,以及北京世园会国际馆这些项目都见证了胡越在玻璃幕墙技术领域的深入探索。

谈及他在建筑材料运用上的独特尝试与匠心独运,他还分享了在上海青浦体育馆游泳馆改造项目上对建筑材料的应用心得与研究。

2006年的上海青浦体育馆改造项目,是在保持用地性质和建筑主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对建筑外观和内部装修进行整体改造的一个实例,采用了大面积聚碳酸酯板为外墙材料,不仅提升了建筑品质,还使建筑所在街区形象和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胡越回忆道:“当时甲方曾表示,这个建筑十年后都不一定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大胆采用了塑料材质的聚碳酸酯板作为外墙,这在当时的中国建筑界几乎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塑料外墙的实践者寥寥无几,而我有幸成为了其中之一。完成此项目后,我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出版了一本书,系统地探讨了塑料在建筑外墙上的应用。这个项目是我建筑材料研究中的一个亮点。”

此外,他还尝试了清水混凝土项目,并正在构思一个全新的纯石材建筑理念。

“当前,石材大多被用作装饰材料,而我则计划回归传统,直接利用石材搭建建筑,无需额外的保温或装饰材料,还原其最质朴、最原始的状态。”胡越满怀激情地表示。

石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与绿色可持续的理念相悖。然而,与传统建筑材料如玻璃、钢材和水泥相比,石材在几乎不加工的情况下,直接从产地运至现场使用,且使用寿命极长。从长期能耗的角度来看,石材实际上是一种更为绿色、更为环保的建筑材料。

以钢材为例,钢材的生产过程颇为复杂,从山中开采矿石,到炼钢厂高温熔炼成钢水,再加工成各种型材,最后运至建筑工地。这一系列流程虽然理论上可以实现钢材的回收再利用,但从其50年的使用寿命周期来看,整个过程中的能耗仍然相当可观。

相比之下,如果直接采用石材建造房屋,且该建筑能够屹立百年不倒,那么从长期能耗的角度来看,石材实际上是一种更为绿色的建筑材料。

然而,在当前的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外挂着一层石材作为装饰。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石材资源,还因为石材在这里仅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而缺乏实际的结构或保温性能。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不提倡的。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种更为传统且可持续的石材利用方式,旨在使这种古老的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实现绿色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虽然这一探索过程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但我依然会坚持不懈地尝试下去。”胡越坚定地说。

正是这份对高品质建筑的执着追求与勇于实践的精神,铸就了胡越的工匠精神。

在胡越看来,工匠精神对于建筑行业而言至关重要。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与木匠、泥瓦匠、金匠等手工艺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需要具备一种独特的匠人精神。

“这种工匠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作为行业中的一员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到底,不让自己在同行中丢脸。”胡越笑着解释道,像制作茶壶、金器还有首饰的手工艺人,他们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竞争与比较,他们都非常在意自己在同行中的口碑与形象。也正是这种羞耻心和竞争意识,驱使着他们不断追求更高品质作品的动力。

同样,拥有这种精神的建筑师,在创作时不会仅仅考虑报酬与付出是否对等,而是会倾注更多的心血与热情,将作品视为自己的名片,用心雕琢,追求卓越。反之,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缺乏灵魂与生命力。

对 话

胡越:建筑创作的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总建筑师胡越。

中国房地产报:您先后主持了北京国际金融大厦、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望京科技园二期、上海2010世博会UBPA办公楼改造、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际馆等多个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回头来看这些工程有什么感触?

胡越:这其实是一个历经数十年建筑师成长的过程,这些工程项目的建设跨越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从早期的金融大厦到后来的世园会、世博会,其中充满了复杂多变的经历,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我刚毕业时,项目资源相对匮乏,市场远不如后来那般繁荣。在1996年着手国际金融大厦项目之前,我仅有幸参与了零星的一两个项目,且方案都较为有限。但进入2000年后,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有幸参与了奥运会和亚运会的建设,亲身经历了国家的飞速发展。这些重大事件不仅为建筑师们提供了宝贵的锻炼机会,也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回想起刚毕业时,我有幸跟随马国馨院士参与亚运会项目。那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环境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亚运会作为改革开放后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赛事,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也因此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独立创作空间。这种独立创作的氛围一直延续至上世纪90年代直至21世纪。

然而,我深刻感受到,20世纪从8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都实现了巨大的提升与创新。而我个人,也从一个刚毕业时懵懂无知的年轻人,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负责大型复杂工程的建筑师,这同样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巨大进步。

中国房地产报:将近花甲之年,您决定回归母校北京建筑大学成为一名全职教授,是何机缘让您决定转型?对当前建筑教育行业有何新发现?

胡越:我觉得自己无需谈论转型成功与否,因为已至退休之年,且回顾四十载建筑师生涯,我深感充实且无悔。对我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勇于跳出舒适区,探索未知的新领域。

当然,市场压力也不容忽视,我本就不擅长在市场上争取项目,外部环境不佳时更是倍感艰难。我更擅长方案设计与研究,因此更倾向于将多年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科学研究相结合,这也是我由实践建筑师转向教师岗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大学中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筑行业注重实践,若教师缺乏实战经验,便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正如学习木匠手艺,若师傅自己不会操作,只是空谈理论,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呢?这种趋势令人担忧。

此外,我国教育体系在选拔教师时过于强调学历,如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博士学位,这在实践型行业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实践建筑师通常无需博士学位,学士学位即可胜任工作,硕士学位已属高配。虽然攻读硕士有助于补充理论知识,但要求所有教师都具备博士学位则不切实际。

据我了解,世界上多数教授建筑实践的教师均来自建筑事务所。然而,我国由于体制机制问题,这些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往往因薪酬问题无法被大学聘用。即便偶尔有此类人才来授课,也只是出于个人情怀,无法成为长期职业。

我认为,对于以实践为主的建筑教学,当前教育体系过于僵化,与其他学科无异,均要求博士学位,且名校背景也成为重要考量因素,竞争异常激烈。然而,这些人往往缺乏实践经验,仅擅长研究和撰写论文,无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他们至多只能进行方案设计,无法深入实践操作的层面。

中国房地产报:多年的建筑设计生涯,您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个?有遗憾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胡越:我所有的作品都有遗憾,许多精心设计的构想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遭遇大幅削减。坦白说,建筑从图纸到建成的完成度,能达到70%便已算难得。而在这70%中,还有许多部分最终被遮蔽,真正对外界展现的效果,可能连70%都达不到。这种无奈与挫败,对于建筑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深切的痛楚。我们的理想无法100%实现,作品显得粗糙,许多原有的设计都被出资方以“没必要”为由削减。

此外,建筑领域也常出现设计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建筑创作的生态环境亟待改善。若中国建筑想要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引领作用,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生态,提升建筑设计与实践的整体水平。否则,我们只能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无法在质量上作出真正的贡献。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中小学项目,审计人员在审核方案概算时,对一些设计元素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我们解释说这些设计是为了提升美观度,但他们却认为没有必要。

我记得中国刚解放时,建筑原则强调经济实用,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那时候是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人们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更无暇顾及审美。但现在,中国已经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认为审美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

当前社会常探讨为何缺乏原始创新,我认为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文化和审美的忽视,过分偏重数理化教育。学校作为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阵地,怎能轻易舍弃审美教育的价值?尽管有时我们面临“不符合标准”“成本过高”等理由而被迫妥协,但这种做法不应成为常态。

中国房地产报:作为建筑设计领域的大家,您对这几年中国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工匠精神”如何看?有什么问题是需要值得关注与反思的?

胡越:我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在于羞耻心和责任感,真正的匠人会关切其作品能否在业界站稳脚跟,能否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辉添彩。这种精神对建筑行业的长远繁荣至关重要,激励建筑师不断突破自我,创作出更多富含超值服务的杰出作品。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挑战。情怀虽美好,却难以成为持久的动力源泉,特别是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仅凭情怀驱动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求团队成员放弃物质回报、无私奉献并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尽管工匠精神本身具有极高的价值,但其成长与发展仍需外部环境的精心培育。单纯弘扬工匠精神并不能直接转化为产品质量的提升,还需辅以健全的管理机制、合理的薪酬体系等外部条件作为支撑。否则,工匠精神将难以持久。因此,我认为工匠精神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外部环境,而非其内在本质。

中国房地产报:对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工作,有什么新的规划吗?有什么话想对青年建设者们说?

胡越:我的下一步规划是在实践中探索变革之路,旨在实现职业生涯的飞跃性发展,这一直是我的长远愿景。同时,我正全力投入到广义韧性建筑的研究中,力求将这一课题与我的深厚经验及实践紧密结合,这是我当前两个重要的目标。

对于年轻一代,我认为中国建筑行业依然蕴藏着无限的机遇,我们正身处一个从大规模建设向需求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变虽带来了挑战,但只是暂时的。我坚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转型阶段终将过去。转型之后,中国建筑仍面临诸多任务,因为过去我们过于追求建设速度,导致房屋质量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显著差距。

我对建筑行业的未来,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这个行业依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巴黎为例,那里的建筑多为历史遗产,以保护为主,无需大量新建。相比之下,我们的建筑大多缺乏历史价值,未来能够保留下来的也有限。因此,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来源:做人别那么认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