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风渐紧、草木枯瑟、芦花飘白之时,大自然便在秋冬季的调色盘上开始了新一轮创作。此时走在野外的荒地,会不时听到阵阵“嘀—唧”的叫声,声线清幽腼腆,像是鸟叫,又有那么一点虫鸣的感觉。直到杂草堆中迅速飞出一只灰不溜秋的身影,轻捷的飞姿让人来不及定睛观察,便一头扎进不
北风渐紧、草木枯瑟、芦花飘白之时,大自然便在秋冬季的调色盘上开始了新一轮创作。此时走在野外的荒地,会不时听到阵阵“嘀—唧”的叫声,声线清幽腼腆,像是鸟叫,又有那么一点虫鸣的感觉。直到杂草堆中迅速飞出一只灰不溜秋的身影,轻捷的飞姿让人来不及定睛观察,便一头扎进不远处的灌木丛里,只留下嘀嘀唧唧的叫声在空中四处回荡。
▼藏匿在苇丛的黄眉鹀,羞答答地露了半张身子|图片来源:2022.1,浦口绿水湾,万思成 摄
如果不是在观鸟,恐怕没有人会在意眼前这一闪而过的雀子究竟是什么玩意,也懒得留意这只行为有点古怪的“麻雀”,毕竟正常的麻雀还能叽叽喳喳地吵一会儿,在人面前多展示几下。
不过,拿着望远镜的观鸟者却在寻思,这是哪种鹀(wú)?
鹀是啥玩意?这字都没见过,反正就跟麻雀差不多的雀子。嗯?是差不多的雀子啊,可鹀就是鹀,这个字念“无”,总之不是麻雀就是了。说到这里,差不多也该专门写点文字介绍一下这种身边不难见到、可不少人却字也不会读的小鸟了。
鹀和麻雀真不同
你可能好奇,为什么上文的鹀还没做个开场介绍就怼着麻雀扯来扯去呢?因为从外形、从熟悉度的角度来说,拿麻雀做对标是再合适不过了。就拿下图来问没有专门看过鸟的人,多数人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这是麻雀嘛,见过”。鹀的大小跟麻雀近似;锥子嘴乍一看也是一样——尽管后面会说到二者的嘴型还是有区别;很多种类的上部体羽跟麻雀差不多,总之就是灰褐杂驳,麻色点缀。凭这几条,扯上麻雀的关系确实也有点顺理成章,就连本人年少时看到百科全书上的禾花雀(黄胸鹀)也会认为它是麻雀家族中的“高级麻雀”——我说了可不算,鹀有个外形和体羽都相近的表亲,分布于北美的雀鹀,它们的英文名也是“sparrow”打底。
▼山崖边的灰眉岩鹀|图片来源:2023.1,河南渑池云门山,万思成 摄
▼采食草籽的麻雀|图片来源:2021.10,南京玄武湖,万思成 摄
不过,鹀的确不是麻雀,其中有分类上的差异,当然也有形态、习性上的差异。首先从分类关系说起,鹀是雀形目鹀科各种鸟的通称,相比麻雀所在的麻雀科,二者是分类上的不同科级单元。根据现今雀形目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结果,二者同属于雀形目下面的雀总科(Passerida)。因此,如果相比雀形目中的其他成员比如喜鹊、燕子、画眉、山雀之类的,鹀和麻雀的关系还是相对近一些的。
雀总科本身是一个纷繁庞杂的大类,下属28科,约1690种,包含了观鸟人所熟知的太阳鸟、啄花鸟、岩鹨、文鸟、麻雀、鹡鸰、各种燕雀类(燕雀、蜡嘴、金翅雀等),当然还有这里所说的鹀。在雀总科这个体系中,鹀与麻雀的关系并不十分近,它属于一个叫nine-primaried passerines的大类群,该类成员大多数第10枚初级飞羽(初级飞羽:附着于鸟翼末端节,用于控制方向的飞羽),退化或缺失,该羽区通常记数为9枚。该类群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分布在美洲,此处暂且称为“新大陆雀类”,有雀鹀、拟鹂、裸鼻雀等13个科,约870种鸟。自从16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与燕雀类的祖先分化后跨过白令陆桥进入新大陆以来,这类鸟成功地占据了空缺生态位,并演化出缤纷多彩的种类,比如飞起来铺天盖地的红翅黑鹂、启发达尔文物种起源写作的地雀、外形与生态位都与欧亚大陆莺类极为相似的森莺类、南美洲森林中羽色五彩斑斓的各种唐纳雀。新大陆雀类与早期到达这里的霸鹟、蚁鸫等亚鸣禽共同构成新大陆雀形目的主干类群。
▼雀总科进化树|笔者根据Oliveros et al. , 2019改绘,鸟种图片来源:HBW Alive/Birds of the World, Cornell Lab.
鹀则是新大陆雀类中唯一一直在旧大陆薪火相传的类群——最近的研究表明,鹀类祖先大约于1200万年前通过白令陆桥回到远古先祖的地盘——欧亚大陆,并于1000万年前左右在这里开始了辐射进化,目前全世界鹀科鸟类共有44种,遍及欧亚非大陆。根据Cai et al.(2021)的研究结果,鹀类在演化中分成了4个支系:其中支系1(见下图标注)跑得最远,在非洲生根开花,这类鹀普遍有黑白对比鲜明的脸部图案,胸腹部体羽也都是金黄、栗棕之类浓艳明快的色调,放到非洲的气候和环境里倒确实协调;支系2以东亚为大本营,大多数种类有长途迁徙能力,中国东部常见的灰头鹀、黄眉鹀、田鹀、小鹀等等都是这个支系,当然这几种鹀在南京也是常见的,此外该支系中还有一个适应开阔湿地的小支系,即芦苇鹀三兄弟;支系3包括凤头鹀、褐头鹀、黑头鹀三种,羽色相对较纯,分布范围偏南,大体以印度为中心,分别向两侧的中国南方以及中东、中亚扩散;支系4以西古北界为分布中心,涵盖中亚、南亚、中东、欧洲,栖息的环境普遍较干旱,包括开阔草地或者贫瘠的土石山丘包,含三道眉草鹀、灰眉岩鹀的那一支特别偏好这种山区环境,有些种类的羽色虽说不是斑斓炫目,但是色调却要比支系2标配的“麻雀色”要丰富得多,个别种类还配了小白眼圈,看着玲珑可爱。
▼鹀类的分支(橘点—系1;绿点—系2;红点—支系3;蓝点—系4)|根据Cai et al.(2021)改绘,鸟种图片来源:HBW Alive/Birds of the World, Cornell Lab.
由于鹀是较晚从雀总科中分化出来的支系,所以无论是图鉴目录或者是观鸟记录,鹀都是排最倒数的,所以翻书找这种鸟,得倒着来才快。
从形态上来看,鹀的下喙有明显的弧度,上下喙不能完全闭合,在《中国动物志》里面还有更专业的术语描述,不过彼时,鹀尚属于雀科,也就是与燕雀、金翅雀同属一个大科。而麻雀的上下喙的闭合线相对平直,且嘴峰也带点弯曲,看着更加敦实饱满,这个大概与食性有关,因为麻雀对草籽、谷物等采食的频率更高。
至于羽色,鹀其实远不止麻雀色体羽,有两处地方让人过目难忘:一是那白色的外侧尾羽,飞起来尾羽开合扇动,白色不停地闪动如同打着闪光灯;二是不同种类鹀的头部都有特定的斑纹色块组合,如同戏剧里面不同角色的脸谱。所以要从形态分辨鹀,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记住头部图案。
很多鸟类图鉴在讲到如何描述鸟类头部羽区时,也喜欢拿鹀作为范例——顶冠纹、侧冠纹、眉纹、贯眼纹、眼线、耳羽、颊纹、颊下纹、喉侧线……每一处安排得明明白白,对照每个部位的特点,如公式计算一般地辨识种类,尤其在辨识鹀这类脸部图案鲜明的鸟,不仅不容易出错,也能把新手教得清楚。此外,部分种类的头部花纹随年龄、性别、季节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而麻雀则几乎不表现出性二型和繁殖羽(繁殖羽:鸟类在繁殖季节特有的羽毛,通常比非繁殖期的羽毛更加鲜艳和醒目)变化。
▼《中国动物志》上面关于鹀类喙部形态特征的描述|图片来源:中国动物志·第十四卷·鸟纲 雀形目 文鸟科 雀科
▼很多图鉴喜欢拿鹀为例子介绍头部羽区|图片来源:
上:Buntings and Sparrows
中:《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下:《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新编版)》
如果再留心观察,同样能发现二者在行为上的差别。麻雀喜欢群居,更加嘈杂,相信一大群麻雀像结了果子似的待在枯树上这幅景象,该是好多人熟悉的冬季印象。可鹀更像是草薮中的隐士,藏匿不露,但又不时发出时近时远的鸣声,令人捉摸不透,既是表达自己的存在感,又像在捉弄打算观察它们的人。这种带点鬼鬼祟祟的气质的鸟,跟名字里的那个“巫”,还真有点配,尽管我目前也没考证明白“鹀”这个字是何时用于形容这类鸟的。
到了繁殖季节,不少种鹀的鸣声婉转多变,绝不像越冬期这么低调。换作麻雀,大概真的只会叽叽喳喳,什么“歌”都唱不了。鹀飞行起来轻盈灵巧,没有这身功夫,它们也很难经得起长途迁徙的考验,而这个是麻雀所做不来的,不同的迁徙特性,当然也暗示了不同的进化历程。
说到这里,正好来个说文解字,讲讲这鹀字到底是怎么来的。还记得上文支系4里提到的三道眉草鹀吧,这种鹀在旧时会被拿来占卜,因此有了一个“巫鸟”的名字,组合起来便是“鹀”,之后鹀便用于指代包括三道眉草鹀在内的这类小鸟了。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简介】万思成(蓝鸟),河海大学博士,从事水利科研业务工作。也是多年的自然爱好者,尤其爱好观鸟,野外调查和科普宣传经验丰富:为中小学开展过多次观鸟科普讲座和实践活动;手绘作品曾获相关奖项;科普文章收录于《大自然》等知名刊物;曾参与《江苏常见野生动物图鉴》的文字审核、地图编制工作。专业出身使得对地理、生态、人文等都有所涉猎,通过不同视角让观鸟及自然探索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青鸟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