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月初,同济大学公布了《同济大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规划了七大重点任务,其中第二项明确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科转型和质量提升。
本月初,同济大学公布了《同济大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规划了七大重点任务,其中第二项明确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科转型和质量提升。
类似地,南京大学在制定2025年工作重点时也强调了推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改革,并加强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为许多传统学科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关于这些“智能+”专业的争议仍然存在。有人认为这类专业不过是旧酒装新瓶。那么,通过人工智能对传统学科进行改造升级的路径究竟效果如何?
以“智能+”为例,它旨在给一些被认为“天坑”的专业带来全新的面貌。“天坑专业”指的是那些学习难度大、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如生化环材类专业。
近年来,土木工程和建筑学也被视为“天坑”。例如,在2024年末,一篇题为《比土木更惨的专业,985本硕月薪3000》的文章在网上广泛传播,反映了建筑行业的困境。面对这种情况,高校选择通过引入智能建造来实现自我救赎。
自2017年起,同济大学率先向教育部申请增设智能建造专业。截至2024年2月,全国已有153所高校开设该专业,其中包括22所“双一流”高校。根据教育部和住建部的报告,智能建造领域急需大量人才,预计未来十年每年需培养至少30万人。
同济大学的转型具有开创性意义,早于首批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这与同济当时对“新工科”的重视密不可分。2017年度,同济新增10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与“新工科”相关。
此外,建筑行业对外界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敏锐感知也促使高校在专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前列。
然而,公众对于新专业的困惑在于:“智能建造与传统土木工程有何不同?”从课程设置上看,两者的差异较为明显。智能建造专业特别注重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语言和图像处理等领域的教学内容。
2020年,《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强调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及建筑机器人等新兴方向。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兴起,“生化环材”等传统专业开始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步走出“天坑”。
除了工科,“智能+”还扩展到了农学和教育学等领域。例如,智慧农业、智慧林业等“新农科”专业的出现回应了农业生产管理的数字化需求。政策支持下,一批农林高校积极建设“新农科”,探索将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所谓的“天坑”专业并非永远如此,其出路在于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当前,无论是否属于“天坑”,越来越多的传统学科正在通过拥抱“智能+”实现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专业的吸引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