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专访赵家军教授:从传统BMI到精准诊断,“临床肥胖症”新定义将如何影响诊疗决策?

360影视 2025-01-21 21:29 2

摘要:引言:冬韵盈京阙,杏林论新义。2025年1月16-17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重大报告“临床肥胖症定义和诊断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发布,迅速获得了全球专家的广泛关注。

引言:冬韵盈京阙,杏林论新义。2025年1月16-17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重大报告“临床肥胖症定义和诊断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同步发布,迅速获得了全球专家的广泛关注。

1月17日上午,中国肥胖联盟组织召开中国专家研讨会,邀请多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对报告进行深入解读和广泛研讨。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赵家军教授,分享有关“临床肥胖症”新定义的专家解读。医脉通:近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临床肥胖症委员会报告提出了“临床肥胖症”新概念,请问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怎样的意义? 有关“临床肥胖症”,能否分享一下您的见解?

赵家军教授:本次会议主要围绕《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近期发布的关于“临床肥胖症”及“临床肥胖前期”定义的重大报告展开讨论。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助于科学诊断和认识肥胖,还对我国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精准管理具有开创性的推动作用。

从临床角度而言,我认为“临床肥胖症”的定义重点关注肥胖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如何对肥胖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尽管目前已有研究指出肥胖与200多种疾病存在关联,但通过风险比(HR)指数分析,HR大于1.2的疾病仅有70多种,而HR大于1.5的疾病则仅有20多种。因此,科学地认识肥胖并进行精准诊断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客观认识肥胖。部分人群虽然体型偏胖,但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与慢性疾病的关联风险并不高。从生理角度看,脂肪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但脂肪的分布位置对其健康影响至关重要。通俗来讲,“油和水”若处于合适的位置并无危害,但若分布异常,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或呈现中心性肥胖时,其危害则显著增加。

因此,科学认识肥胖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结合技术发展,构建系统化的管理体系,以实现肥胖的精准诊断与管理。这一过程不仅涉及临床诊断,还需从临床前期进行系统分析,以确保肥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医脉通:肥胖的精准分型与科学防控治疗是医疗界不懈的追求,您对此有何深刻见解?

赵家军教授:肥胖的精准分型与科学防控治疗不仅需要从临床和临床前期进行深入分析,还需结合不同肥胖类型及其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精准的分析、科学的分类和精准的管理。此外,我们应重视改变既往“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管理”的模式。

肥胖与肥胖相关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临床肥胖前期,部分人群虽然体型偏胖,但各项健康指标正常,属于“健康性肥胖”。对于这类人群,我们应避免过度干预,同时加强对肥胖相关疾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此外,肥胖的防控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以提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构建系统化、体系化的防控体系。

总之,肥胖的精准分型与科学防控治疗需要结合中国人群的基本数据,开展精准分析和科学分类,同时加强多学科协作,推动肥胖防控体系的系统化建设。

医脉通: 临床中,常用的肥胖评价指标包括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等,在您看来,哪个指标更为科学和准确?

赵家军教授:在肥胖评价指标中,体重指数(BMI)是最经典且最常用的指标。然而,BMI仅反映总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与体脂含量并无直接关联,因此在肥胖的精准诊断中存在局限性。

在临床实践中,体脂含量是诊断肥胖的关键指标之一。然而,体脂含量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个体都会面临健康风险,这还与体脂的分布密切相关。例如,腰围是常用的体脂分布评估指标之一,但其受身高影响较大。以不同身高人群为例,一米六与一米九的人群适用的腰围标准显然不同,且还需考虑性别差异。

此外,腰臀比虽能部分反映体脂分布,但同样未充分考虑身高因素。相比之下,腰高比(腰围与身高的比值)在评估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时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然而,仅依靠腰高比仍不足以全面评估肥胖,还需结合其他经济、便捷的诊断方法,以实现更精准的肥胖诊断和管理。

医脉通:在肥胖大流行愈演愈烈的当下,在全社会层面,我们应着重从哪些方面着手,以有效遏制这一趋势?

赵家军教授:肥胖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已高度重视体重管理,并积极推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计划。在此过程中,政府主导与全民动员是基础且关键的环节,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体重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公众对健康知识,尤其是肥胖危害的认知不足。尽管肥胖与多种疾病相关,但对生活质量、寿命影响最大且死亡率最高的仍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肥胖,尤其是临床肥胖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从系统观和整体观出发,全面看待人类健康,而不能仅局限于一点。

在疾病管理方面,以糖尿病为例,单纯以降低血糖为目标的治疗虽然正确,但并不全面。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同,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异常和肥胖的比例较高。此外,仍有许多疾病类型尚未被充分研究。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疾病类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提高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全面系统地管控疾病,真正实现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的有机结合,将预防关口前移。

专家简介

赵家军 教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名医联盟主席。《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总编发表论文600余篇,被SCI收录300余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Cell Metabolism、Nature Metabolism、Cell Research、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等,其中4篇被F1000推荐。组织、参与编写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6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吴-杨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转化4项主持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7项主编《内分泌疾病与脂代谢异常》和《系统内分泌学》,主译《成人及儿童内分泌学》,教育部统编教材《内科学》编委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