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言: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了多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重磅研究成果,《肿瘤瞭望》特将重要研究进行回顾整理,以飨读者。
前言: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了多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重磅研究成果,《肿瘤瞭望》特将重要研究进行回顾整理,以飨读者。
01
埃万妥单抗联合Lazertinib与奥希替尼一线治疗携带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III期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
奥希替尼是携带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Lazertinib是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埃万妥单抗是一款靶向EGFR和c-MET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MARIPOSA研究旨在探索双药联合治疗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一线治疗携带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在前期公布的数据中,联合治疗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展示出了更好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数据,本次旨在公布其长期随访结果和颅内随访结果。
本次数据公布时,两组颅内PFS分别为24.9个月和22.2个月,HR=0.82, P=0.165,颅内缓解持续时间(DoR)分别为未达到和24.2个月,中位至治疗终止时间分别为26.3个月和22.6个月,HR=0.80,P=0.014,至后线开启治疗时间分别为30.0个月和24.0个月,HR=0.77,P=0.005。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分别有41%和45%的患者接受含铂双药治疗,分别有12%和20%的患者接受含铂双药联合免疫或抗血管生成治疗,分别有27%和16%的患者接受了其他三代靶向药物治疗。两组PFS分别为未达到和32.4个月,HR=0.73,P=0.004。两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未达到和37.3个月,HR=0.77,P=0.019。
两组更新后的OS数据
本届WCLC还公布了该研究中Lazertinib与奥希替尼比较的疗效数据,研究显示,奥希替尼和Lazertinib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85%和83%,P=0.57,均有4%的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中位PFS分别为16.6个月和18.5个月,HR=0.98,P=0.86。基线有脑转移、基线有可测量循环肿瘤DNA以及基线合并TP53共突变的三个高危因素组患者,HR值分别为0.90、0.88和0.8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位至症状恶化时间分别为29.3个月和未达到,HR=0.85,P=0.27。首次中期分析时,两组中位OS均未达到,HR=1.0。
两组OS数据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和35%,并分别导致了7%和6%的患者出现死亡事件。奥希替尼组腹泻 (44% vs 32%),血小板降低(20% vs 9%),中性粒细胞下降(13% vs 3%)发生率更高,而Lazertinib组皮疹(45% vs 31%),肌肉痉挛(23% vs 7%)发生率更高。
02
SH-1028 vs 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III期临床研究
SH-1028是一款三代EGFR-TKI类药物,可以克服继发性T790M突变。本研究旨在比较该药与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纳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携带19del或21L858R突变,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SH-1028 200mg,口服,每日一次,或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日一次,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ORR、DoR、安全性等。
最终,两组分别入组162例和83例患者,基线特点均衡可比。入组时,两组分别有33.3%和34.9%的患者有脑转移,两组中位PFS分别为19.3个月和9.8个月,HR=0.46,P<0.001,中位DoR分别为20.7个月和11.1个月,12个月DoR率分别为68.4%和40.6%,24个月DoR率分别为38.5%和10.3%,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3.8%和97.6%。
两组中位PFS
新药组较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计数下降2.5%,血肌酸激酶升高1.9%、中性粒细胞下降1.9%;吉非替尼组较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谷丙转氨酶升高7.2%,谷草转氨酶升高4.8%和皮疹2.4%。
这项研究发现,SH-1028相较于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治疗携带EGFR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03
射频消融联合免疫治疗提高晚期且有寡残留NSCLC患者的疗效:一项II期临床研究
20%的晚期NSCLC患者经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可形成寡残留状态,部分患者接受局部治疗后可观察到远隔效应,本研究旨在探索晚期接受免疫治疗后形成寡残留的患者,接受局部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这是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患者一线接受免疫单药或免疫联合化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2:1的比例进行分组,一组接受免疫维持治疗,另一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寡残留病灶接受局部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最终,免疫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入组42例和20例患者,腺癌占比分别为59.5%和65.0%,PD-L1≥50%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8%和15%。联合治疗组和免疫治疗组中位PFS分别为26.7个月和11.7个月,2年PFS率分别为53%和10%,24个月OS率分别为94%和60%。
两组PFS及OS
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临床病理特点的患者都可以从这一治疗中有获益,加上局部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3级气胸。
04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Itacitinib治疗PD-L1表达的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长期随访数据
基础研究显示,JAK抑制剂可以发挥免疫刺激以及免疫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临床前数据显示,在恶性黑色素瘤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延迟给药的JAK抑制剂相较于同步给药具有更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探索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延迟给药的JAK抑制剂能否提高患者疗效。
这项研究纳入初治、转移性NSCLC患者,患者PD-L1≥50%。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首先给予两周期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后续两周期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同时给予JAK抑制剂治疗,随后给予帕博利珠单抗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主要研究终点为12周的ORR。
最终,研究共入组23例患者,12个月的ORR为62%,中位PFS为15.6个月,PD-L1表达在50%~89%和90%~100%的患者,中位PFS分别为6.97个月和23.41个月,中位OS为53.4个月。
患者的PFS及OS
较常见的与帕博利珠单抗相关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肺炎,重症肌无力,各有1例患者;与Itacitinib有关的不良反应多数为1~2级。
05
HR-20013预防及治疗铂类药物诱导的恶心及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III期临床研究
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选择,但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主观体验。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NK1受体拮抗剂,5HT-3阻断剂以及地塞米松,尽管这是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但实际执行率并不高。本研究旨在探索HR-20013在预防铂类药物诱导的恶心及呕吐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纳入组织病理学确认的初治晚期实体瘤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HR-20013联合地塞米松或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联合福沙匹坦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第1周期0~120小时的完全缓解(CR)率,该研究为非劣效设计,两组CR率预设为75%,非劣效界值为10%,把握度85%,单侧α为0.025。
最终,两组分别入组373例和377例患者,基线特点均衡可比。第一周期CR率分别为77.7%和78.2%。0~168小时CR率分别为76.4%和75.1%,急性期CR率分别为91.2%和89.9%。全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1%和27.16%,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终止或治疗中断的比例分别为1.3%和0.5%。
两组不同阶段的CR率
这项研究证实了HR-20013联合地塞米松非劣效于当前的标准治疗。
06
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铂一线治疗转移性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EVOKE-02研究
该研究纳入初治、转移性NSCLC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PD-L1表达水平及组织病理类型分为4个队列:队列a为PD-L1≥50%的NSCLC患者,入组30例;队列b为PD-L1<50%的NSCLC患者,入组60例;队列c纳入非鳞NSCLC患者,无论PD-L1表达水平,入组54例患者;队列d纳入鳞癌患者,无论PD-L1表达水平,入组41例患者。队列c或队列d接受7.5mg/kg或者10mg/kg的戈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及卡铂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ORR。本次报道了队列c和队列d的数据。
最终,两组PD-L1<50%的患者占比分别为85.2%和90.2%。ORR分别为45.1%和39.0%,中位PFS分别为8.1个月和8.3个月。中位DoR分别为未达到和11.5个月。10mg/kg和7.5mg/kg戈沙妥珠单抗治疗组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1%和86.4%,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1%和54.5%,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占比分别为10.3%和7.6%。
07
SAF-189s或克唑替尼一线治疗ALK融合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一项随机、开放标签、III期临床研究
5%左右的晚期NSCLC患者携带ALK基因融合,目前,包括克唑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恩沙替尼、赛瑞替尼、伊鲁阿克、洛拉替尼等药物均已经被批准在这部分患者的一线应用。SAF-189s是一款新型下一代TKI类药物,本研究旨在探索该药与克唑替尼相比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纳入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克唑替尼250mg,口服,每日两次或研究药物160mg,口服,每日一次,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PFS。最终,SAF-189s组和克唑替尼组分别入组139例和136例患者。两组基线特点均衡可比。基线时,两组分别有28.8%和27.2%的患者有脑转移,中位PFS分别为未达到和13.93个月,HR=0.23。中位至颅内进展时间分别为未达到和19.32个月,HR=0.04。两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24.94个月,HR=0.6,P=0.0723,两组ORR分别为92.8%和80.9%,中位响应持续时间分别为未达到和15.93个月,颅内ORR分别为100%和50%。3级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7%和55.6%,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9%和11.9%,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治疗中断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6.8%和35.6%,剂量降低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9%和37.8%,并分别有3.6%和2.2%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导致永久性终止治疗。
两组的中位PFS
这项研究显示,针对ALK融合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给予SAF-189s相较于克唑替尼具有更好的疗效。
08
Rilvegostomig——一款针对PD-1和TIGIT的双特异性抗体,在初治且PD-L1表达1-49%或≥50%的晚期NSCLC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
Rilvegostomig是一款针对PD-1和TIGIT的双抗,在体外研究中观察到了抗肿瘤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该药在初治、PD-L1≥1%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纳入的患者允许接受最多一线化疗药物治疗,但不允许接受靶向治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750mg,每三周一次或1500mg,每三周一次。两组均入组31例患者,主要研究终点为ORR。最终,两组分别有9.7%和6.5%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化疗,脑转移患者占比分别为29.0%和22.6%。接受750mg,每三周一次治疗的患者,PD-L1表达为1~49%和≥50%的患者的ORR分别为29.0%和61.8%,中位PFS分别为6.0个月和10.2个月;接受1500mg,每三周治疗一次且PD-L1≥50%的患者,ORR为36.7%。没有4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出现,3级以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
09
Prolgoli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Prolgolimab是一款针对PD-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本研究旨在探索该药联合化疗在驱动基因突变阴性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纳入非鳞NSCLC患者且至少有一个远处转移病灶,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或在此基础上联合Prolgolimab治疗(3mg/kg),主要研究终点为OS。
最终,两组分别入组143例和149例患者,基线分别有10.5%和15.4%的患者有脑转移。PD-L1≥1%的患者占比分别为60.1%和59.7%,两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14.8个月,HR=0.48,P=0.001;PD-L1≥1%的患者,两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15.7个月,HR=0.49;PD-L1表达1~49%的患者,两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24.1个月,HR=0.58;PD-L1<1%的患者,两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14.6个月,HR=0.53;PD-L1≥50%的患者,两组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9.6个月,HR=0.31。两组中位PFS分别为7.7个月和5.5个月,HR=0.65,P=0.004;PD-L1≥50%的患者,两组中位PFS分别为8.9个月和5.5个月,HR=0.35,PD-L1<1%的患者,两组中位PFS分别为5.6个月和4.4个月HR=0.73;PD-L1在1~49%的患者,两组中位PFS分别为10.0个月和5.8个月,HR=0.65。
两组中位OS
两组免疫相关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和2.7%。
10
西米普利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1≥50%的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EMPOWER-Lung-01研究5年随访数据
EMPOWER-Lung-01研究探索了西米普利单抗在驱动基因突变阴性且PD-L1≥50%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4~6周期含铂双药化疗或西米普利单抗(350mg,静滴,每三周一次)。主要研究终点为OS。免疫治疗组疾病进展后,若研究者认为有获益,可继续接受免疫治疗,即在此基础上联合4周期化疗。最终,免疫治疗组和化疗组分别入组284例和281例患者,中位OS分别为26.1个月和13.3个月,HR=0.559,P<0.001。
患者的OS数据
中位PFS分别为8.1个月和5.3个月,HR=0.50,P<0.001,ORR分别为46.5%和20.6%。两组2年、3年、4年OS率分别为52.6% vs 32.1%;40.8% vs 21.5%;29.0% vs 15.0%;1年、2年、3年的PFS率分别为41.6% vs 7.2%、26.6% vs 4.7%、20.8% vs 3.1%,不同临床病理特点的亚组都可以从这一治疗中获益。中位响应持续时间分别为24.1个月和5.9个月。PD-L1表达50~60%、60~90%和≥90%的患者,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14.0个月、11.2个月和13.7个月,而在免疫单药组分别为19.5个月、26.2个月和38.8个月。3级以上全因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8%和51.6%,治疗相关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3%和39.9%。75例患者疾病进展后接受免疫联合化疗,这部分患者自化疗开始,中位PFS和OS分别为6.5个月和15.1个月;从随机开始,中位OS为27.4个月。
来源:肿瘤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