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算法的不透明性、内容推荐的偏差性与封闭性、不实信息传播等,给社会带来诸多隐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让互联网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发展,算法的不透明性、内容推荐的偏差性与封闭性、不实信息传播等,给社会带来诸多隐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让互联网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课题。
打破“信息茧房”束缚
年轻职场人李楠打开手机上一款新闻资讯或短视频APP时,总是能看到与自己兴趣高度契合的内容:从时尚穿搭到职场秘籍,从旅行日志到科技评测,每一个推送都如同量身定制。“信息匮乏”似乎不再存在,每个用户都在算法的精准引领下,享受着定制化的资讯流。
这种“贴心服务”的背后,是“推荐算法”在发挥作用。算法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习惯以及社交关系,为其量身定制内容。这种机制让用户逐渐养成了依赖平台推荐的习惯,而非主动搜索信息。可久而久之,李楠察觉到自己对其他资讯的关注度逐渐下降,甚至对不同观点的理解也变得浅尝辄止。
这是“信息茧房”在用户身上最直观的体现。平台算法通过收集并分析用户的浏览记录、停留时长、社交互动等海量数据,勾勒出用户的喜好画像,并持续推送相似内容,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封闭体系。对李楠来说,他熟悉且喜欢的内容越多,不熟悉的信息就越来越难以进入视野。
一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信息茧房”会放大用户的认知偏见。人们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圈子里往往更加自信,认定自己所接触到的信息就是“全貌”,对其他声音不但忽略,甚至排斥与自身认知不符的内容。
事实上,“信息茧房”造成的影响早已超越个体体验,可能在群体层面带来分裂与对峙。有专家指出,这种封闭生态会导致不同观点的人群缺乏沟通渠道,并在公共议题上加剧情绪对立。长此以往,当热点事件不断涌现,冲突就可能在舆论场中被放大,难以形成理性的探讨氛围。
然而,要打破“信息茧房”并非易事。最初,少量用户意识到了“信息茧房”的存在,有的选择隐藏自己的行为,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让算法摸不清自己;有的则是严格控制自己使用各APP的时间,与算法引发的沉浸效应做对抗。李楠也曾试过一段时间不登录短视频平台,但发现自己与同事、朋友的“社交谈资”显著减少。
“更有效的方式应是从算法本身着手,让平台承担起算法责任,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对算法监管的主要思路。”上述互联网行业从业者表示。
对外经贸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的团队指出,算法治理的一个关键切口在于提高透明度和公平性,让算法“从幕后走到台前”,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并自行选择信息来源或推送机制。
破解“信息茧房”的另一条思路是,在算法设计中增加“去极化”的逻辑。包括在向用户提供兴趣内容的同时,主动推送与其认知框架不同的优质信息,以及增加推荐机制的透明度,让用户能更主动地选择信息来源。
许可团队表示,算法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建立清晰合理的算法使用规则,让用户在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认识世界,而非局限于狭窄的“同温层”之中。
以更有力的监管手段
治理大数据“杀熟”
每逢节假日前后,大数据“杀熟”的话题总会在社交网络上掀起热议。2024年末,年轻人更是流行起一股“反向驯化”行动:不少准备买机票返乡的人在网络平台“控诉”机票价格太高,企图让平台检测到他们的“价格敏感度”,从而推送更便宜的机票。
大数据“杀熟”并非新鲜事,其本质是平台利用数据分析,对用户的消费能力、价格敏感度进行精细化定向,从而实现差异化定价。“熟客”因为更依赖该平台,或者购买力更强,往往会面临比新用户更高的价格。这类现象广泛存在于酒店预订、网购、影视会员等场景,常常表现为: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不同用户享有不同打折优惠形式,隐藏或不送老用户优惠券,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
2024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在《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严禁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然而,禁令要真正落地执行并不容易。一方面,平台多以“个性化推荐”的名义,将定价策略、优惠券分配策略等纳入“商业机密”范畴,查证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除非出现明显的价格歧视证据,普通消费者难以获取足够证据进行申诉。
大数据“杀熟”争议多年,反向驯化是否真的有效?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算法工程师坦言,多数情况下,平台主要通过手机设备型号、手机号等较难更改的信息来识别用户,评论区里抱怨机票太贵通常不会进入核心的定价模型。在算法面前,这场猫鼠游戏往往是“平台一方更聪明”。即便用户成功诱导平台向其推荐更低价的机票或商品,也只是突破了“推荐算法”的一环。真正的“定价算法”可能藏在更深的“黑箱”里,其目标是根据市场供需、用户属性和商业利益考量来给出最终价格。平台不会轻易对外公布这套机制,也极少向用户解释个体差异背后的缘由。
在一位国内某高校法治与经济发展领域的专家看来,要破除大数据“杀熟”这一顽疾,关键在于算法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环境。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更严格的法律法规要求平台公开定价原则,对疑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施行更严厉的调查与处罚。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则需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及时比较多家平台价格,保持对“杀熟”可能性的警觉。
市场竞争也是遏制此现象的力量源泉。若某平台“杀熟”行为严重,用户完全可以“用脚投票”,转向价格更透明、服务更友善的竞争对手。但在一些头部平台更为集中的领域,这一做法或许难以奏效。有受访专家表示:“话语权越大,‘杀熟’的能力也就越强,呼唤更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其进行制衡。”
向网络暴力“亮剑”
相比“信息茧房”和大数据“杀熟”,短视频等内容平台还面对着更棘手的难题——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以及对未成年人的不当引导。2024年11月,知名企业家钟睒睒公开喊话互联网平台,要求整治谣言泛滥的问题,再度引发公众对于内容治理的广泛关注。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称,处理谣言、网络暴力以及青少年保护等是目前平台治理的重点。
2023年7月,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明确网站平台应当要求“自媒体”对其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负责,以及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但因追逐流量、被利益裹挟,部分自媒体账号仍热衷于“蹭热点”,用拼接、篡改或虚构的方式制造爆款内容。一些网络平台监管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网络谣言等广泛传播,进而带来恶劣影响。
如何区分真实信息与恶意造谣?如何判定网络暴力边界?李亮表示,对于在事实空白期未经证实、存在争议的言论或内容,抖音一方面会请专业媒体调查核实,另一方面会依据主管部门的调查结论判定。而观点性争议内容,抖音的做法是将其分级,对极端情绪和攻击对立、网暴辱骂等进行更严格的管控。此外,算法会将辟谣内容推荐给看过谣言的人,实现精准辟谣。
对于网络暴力,平台同样在加大整治力度,与法律援助机构合作,为被网暴的用户提供帮助。然而,李亮也坦言,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认定“网络暴力”需要被攻击言论达到一定的数量或频度标准。许多案例尚不足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侵权或犯罪,这给整治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作为平台生态治理的一部分,密集的不良信息整治也在展开。2024年10月,网信部门公布“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成果,通报了典型处置案例。一类被称为“慢脚文化”的“毒视频”,以夸张风格和畸形审美在短视频平台流行,曾一度引起未成年用户仿拍、跟风。网信部门指导重点平台完善涉未成年人内容审核标准,将管理要求以治理公告、站内信等形式触达网络主播,从严处置相关违规账号并关停直播。
从长远来看,算法与平台治理的共同指向不仅在于净化网络空间,更在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共利益。正如受访专家所言,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与伦理的制衡,只有在清晰的规则框架内充分竞争、合规运营,才能让算法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成为引领正向价值的助力器。
■中国城市报记者 孙雪霏
来源:中国城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