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品集采目的就是通过规模采购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患者的负担以及医保的支出。
这几天有关集采药品的效果引起了全网的极大关注和讨论。
1
药品集采目的就是通过规模采购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患者的负担以及医保的支出。
这种设计的初衷是好的。
如果其采用得好,就可以实现三赢的局面。
对于医保资金来说,通过集采降低费用,可以直接减少医保基金的支出。
对药企来说,虽然集采价格大幅下降,但因为销量增多了,整体利润反而有可能跟着增加。
对于患者来说,通过集采医院的采购成本下降了,患者的负担也有可能跟着下降。
但这只是理想的状态,从实际情况来看,集采并没有达到大家想要的效果。
一方面是患者的医疗负担仍然越来越重。
按理来说,集中采购会降低药物的采购成本,整体医疗负担应该会下降才对。
然而最近几年我国居民的医疗费用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快速增长。
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医药费用和城乡居民医药费用加起来才28407亿元。
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涨到39461.25亿元。
相当于4年时间医药费增长了38.9%,平均每年增幅接近10%,这个医药费用的增速远超居民的收入增速。
这几年集采规模越来越庞大,为何医疗费用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这里面确实是一个谜。
另一方面入围集采的药品药效并不太乐观。
这几年很多患者都明显感觉到有些药品的药效大不如前了。
我们就拿消炎药来说,以前很多人使用进口的阿奇霉素很快就能够见到效果。
但是现在国产的一些消炎药效果真的很差劲,有可能需要连续用几天,但最后还不一定有效果。
类似的情况在降压药,降糖药方面同样普遍存在。
根据一些高血压患者反馈的情况,以前一些降压药只需要一片就有效果,而现在两片甚至三片都不一定能够把血压降下来。
更离谱的是有些麻醉药都直接打折了。
根据一些临床医生反馈的情况,有些麻药根本起不到效果,使用麻药之后,患者根本就不睡。
这些情况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个例,而是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2
在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20位来自医疗界的政协委员联合发起了一项提案。
他们在联名提案中明确指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集采药品的药效并不稳定。
这些问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药物,以及内镜检查所需的泻药、外科手术使用的麻醉药等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提案主笔人、上海市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更是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来形容临床用药困境。
这个提案一出,广大网友直接炸锅了。
瞬间广大网友都纷纷列出了自己的经历,大家都是感同身受。
比如有些家长就表示自己的孩子发烧了,使用国产的消炎药迟迟不退烧,最后只能跑到医院外面去采购一些进口药才起到了效果。
这真的是很讽刺的一件事情。
对此,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了集采药品的药效。
但是面对大家的质疑,国家药品集采中心的负责人可不这么认为。
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表示:“国家集采走过的5个年头已经证明药品质量值得信任。”
而医保局的领导们之所以这样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国家在进行药品集中采购的时候,不仅要求价格降低,同时必须保障药效和质量。
在采购之前,国家医保局会组织专家对药品的一致性进行评估。
这里所谓的一次性就是必须证明仿制药跟研研药的成分、效果、安全各方面的指标都一样。
只有符合一致性原则才能够进入集采名单当中。
一边是权威部门说集采药品质量安全。
另一边却是大量的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当中发现集采的药效不太乐观。
大家到底该相信谁呢?
从很多患者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很多进入集采的药品药效确实大不如前。
为此很多患者已经开始怀念以前那些昂贵的进口药了。
以前一些进口药虽然很昂贵,但它的药效确实很明显,大家不用承担病痛的折磨。
最关键的是这些进口药虽然贵,但它的见效快,总体成本未必见得比国产仿制药高。
比如孩子发高烧了,有些医院会开出一些便宜的仿制药,再加一大堆中成药,一次可能需要几百块钱,疗效可能一个星期。
而一些进口药虽然单价高,但周期短,可能两三天就好了,结果成本可能更低。
之前就曾经有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爆料到:
神经外科不让用脑室引流管(600元一套)、医保禁用医院直接停货,所有的微创流手术都没法做了,而且外面买不到。
结果就是以前30分钟的微创引流手术,现在需要全麻切开钻孔放一次性10块钱一根的管子,不防逆流,然后患者本身3000块钱局部麻醉解决问题,现在全麻+8000以上,受罪一个多小时。
因为劣质不防逆流,患者容易颅内感染,因此至少多花3万治感染,医保也因此多支付几万块。
3
那为什么现在很多药品的药效大幅打折了呢?难道国产的仿制药真的不如进口的原研药吗?
其实并不是。
仿制药并不等于伪劣产品。
仿制药只是严研药的专利保护期到了之后全球各国可以免费生产。
纵观全球药品市场,绝大都是药物其实都是仿制药。
据中国国家卫健委数据,在目前4000多家中国制药企业中,90%以上是仿制药企业。
另外在全国17万药品批文中,95%以上也是仿制药。
即便是药物研究非常强悍的美国,医疗机构所售卖的药品大多数也是仿制药。
目前在美国的处方药当中,仿制药的占比至少达到85%以上。
而仿制药在全球之所以能够普遍得到使用,主要是因为它的价格比原研药低。
但价格低并不等于质量差。
现在很多仿制药价格之所以比原研药低很多,主要是因为没有前期的大量研发成本。要知道很多原研药的研发成本都是几个亿甚至几十亿美元,而且要耗费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去研发,所以贵就贵在他们的研发费用。
#图文创作激励计划#而仿制药没有研发费用,在原研药专利保护期到期之后,直接拿别人的专利来使用,所以跟原研药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且这些仿制药在上市之前,必须进行一致性评价,证明它们和原研药的成分、剂量、疗效等都一致。
虽然这种药效不能达到100%一样的效果,但至少要达到95%以上才能够正常上市。
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仿制药的效果跟原研药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比如前几年有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在中国上映,这里面主要关注的是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白血病的格列宁。
这种药物由瑞士的企业研发生产,原研药的价格高达4万块钱左右每瓶,很多患者根本就吃不起。
但是印度的仿制药价格只需要2000块钱左右,但它跟原研的效果其实是差不多的。
所以仿制药并不等于药效不佳。
根据国内一些医院临床医生反馈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有些仿制药没有进入集采之前,他们的药效同样也是很好的。
但为什么有些药品进入集采名单之后,药效突然就“变脸”了呢?
在这我们只能说一分价格一分货。
现在的集采药品价格确实很低,比如2024年12月举行的第十批集采,降糖药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原来的售价是1.49元每片,最后集采的报价却只有0.2元,价格暴跌86%以上。
看到这个价格,一些负责集采的领导脸上笑开了花,广大患者好像也一片欢呼。
但低价不一定是好事。
对于企业来说,它是要生存的,如果报价很低,他肯定要想方设法从生产环节去节约成本。
在这过程当中就可能出现原料品质下降,工艺下降等等一些问题。
虽然这些集采药品要经过一次性评价,但是现有的药物一致性评价指标更多侧重于药物的主要成分和基本理化性质。
而对于药物当中杂质、辅料与主药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缺乏考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临床疗效。
另外这些入围集采的药物一致性评价有可能存在一些腐败或者违规行为。
比如有一些药企可能会实行AB款。
A款专门用来应付监管部门的监管,所以每次监管部门检测的时候必定是完全合格,药效也没问题。
但流往各大医院的往往有可能是B款,它的药效就不敢保证了。
而这种违规操作之所以没有被发现,很有可能是他们已经把一些部门的负责人给收买了。
所以我们才看到最近几年有不少集采中心都出现了一些腐败行为。
2025年1月17日,广西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兼药械集采中心主任张玉军被查。
2025年1月18日,根据媒体报道,曾经高调评论:“万物皆有降幅,该几分钱的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就应该卖几分”的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主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医保局医药采购中心主任高雪被调查。
还有其他地方没有被查的集采中心负责人,他们真的能够问心无愧吗?
总之,药品集采是个好事,但前提是必须做好各项监管工作,必须确保入围的药品安全、有效。
另外在集采的同时也应该充分给予患者更多的选择权,患者既可以选用这些集采的仿制药也可以选择一些进口药。
大不了这些进口药的医保报销比例降低,患者个人负担更多的费用。
如果只允许集采药进入医院而把一些进口药或者没有进入集采名单的药品排除在医疗机构之外,那最后有可能变成“寡头垄断”,一系列问题会接踵而至。
来源:毒舌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