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儿童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不断上升,《儿童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5)》针对我国儿童T2DM临床诊疗较为关注的4个主要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
近年儿童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不断上升,《儿童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5)》针对我国儿童T2DM临床诊疗较为关注的4个主要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
儿童 T2DM筛查的重点人群
建议在筛查儿童 T2DM时,重点关注具有糖尿病家族史(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糖尿病病史)、胰岛素抵抗相关临床状态(黑棘皮病)、出生体重过高过低或早产、男性、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多囊卵巢综合征)和不良生活习惯等风险因素的儿童(3C)。
对于超重[体质指数(BMI)≥P85]且合并≥2个风险因素的儿童,建议筛查年龄为>10岁或已进入青春发育期(3B)。
对于肥胖且合并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儿童,或合并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多人诊断T2DM的儿童,建议筛查年龄下调至6~10岁(5C)。
建议采用空腹血糖 5.6~
如果筛查结果正常,建议每年复查1次结果。如果BMI上升、心脏代谢风险状况恶化、有严重的T2DM家族史或有糖尿病前期证据,则有必要每半年进行1 次复查(5D)。
儿童 T2D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儿童 T2DM诊断标准为满足以下4 项指标中的任1 项:(1)空腹血糖≥7.0 mmol/L,(2)口服糖耐量测试的2 h血糖水平≥11.1 mmol/L,(3)随机血糖≥11.1 mmol/L,(4)HbA1c≥6.5%;同时非胰岛素依赖且胰岛自身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胰岛功能正常或增高(4C)。
需要分子遗传学检测以排除单基因糖尿病的情况为:
(1)6月龄及以内被诊断患有糖尿病(5D)(2)6月龄后无胰岛自身抗体或有其他特征的提示单基因原因的糖尿病(4C);
(3)青少年疑似T2DM,但症状较轻,自身抗体阴性,同时患儿及其家族成员无典型T2DM特征(如肥胖、代谢综合征等)(4D)。
T2DM 初发患儿生活方式干预
暂无充分证据证明单用生活干预能够有效治疗初发T2DM的患儿,建议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结合药物等综合干预控制血糖,延缓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5D)。
运动方面建议监督和实施个体化运动训练,增加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每天至少30 min的中到高强度有氧运动和(或)每周至少2次的抗阻训练,减少电子屏幕前时间(≤2 h/d)和久坐时间(1B)。
饮食方面建议制订饮食管理计划,建议个体化评估营养需求,合理使用低糖、低血糖生成指数、低热量、高纤维适量蛋白饮食(1B)。
建议辅助使用新兴医疗数字科技(远程医疗、智能手机技术、短信、互联网管理等)促进生活方式改变,加强患儿对血糖的自我管理(1B)
儿童 T2DM的治疗方案
如果初诊患儿的HbA1c≥8.5%,或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代谢不稳定,建议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剂量为1次/d基础胰岛素加3次餐前速效胰岛素(0.3~0.5 U/kg开始)或等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如果无酸中毒,建议联用二甲双胍(3B)。
病情稳定后胰岛素每次减量30%~50%,依据血糖控制程度逐渐过渡到单用二甲双胍,过渡期往往需要2~6 周(2B)。
如果初诊患儿的代谢稳定(HbA1c
如果初始治疗3~6个月HbA1c仍无法达到10岁患儿,可选择恩格列净或二甲双胍恩格列净复方制剂、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周制剂作为二线药物,使用上述二线药物需充分考虑患儿意愿和用药安全(2B)。
对于32.5 kg/m,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仍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或有严重合并症如常规方法无法缓解的重度阻塞性呼吸暂停、心脏功能显著受损等的16~18岁的青少年患儿,可考虑在有青少年代谢手术经验的单位行代谢手术,并做好术后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1A)。
参考来源: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5)[J]. 中华儿科杂志, 2025, 63(2): 131-137.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