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如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现状,这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降低。2019年时,我国国务院总理都说过,自2018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就是在加大的。
#头条深一度#2024第N种回顾方式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就算自己不服老,劳动行业也会让你感到自己是被排斥的一方。人到中年,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真的非常难。
众所周知,如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现状,这简单来说就是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降低。2019年时,我国国务院总理都说过,自2018年开始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就是在加大的。
这种经济的发展现状体现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便是劳动岗位的内卷程度变得越来越高,赚钱的难度也在直线攀升。而就算没有这种经济大趋势,中老年劳动力也很难与年轻劳动力竞争。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也有接近9亿的劳动力,每年也会新增1500万左右的劳动人口,其中甚至有2.4亿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当大环境不景气,年轻人才越来越多时,60后70后等一众中老年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也就直线升高了。
虽然人才越多,才能展现出我国向人才红利转变的繁荣局面,但中老年劳动者的就业环境受到了影响这件事也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经过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高达2.64亿人了,咱们距离深度老龄化社会已是一步之遥。其次我国老年就业人口大概有6600万人,相当于全体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如果无法很好的安顿这一批劳动人口,我国想尽早步入人才红利时代的想法,也就只能永远的成为一种空谈。然而,中老年劳动力真的容易安置吗?
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就业大趋势对中老年人的接受程度还是较低的,这些人确实具有年轻人不具有的工作经验,但年纪太大却也会导致不好管理的情况出现。
更何况,老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也是无法与年轻人相比的。数据显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不足3成,而对更加精密的数字技术的掌控度就要更低了。
所以从公司企业的效益来讲,这些中高层是很难认同中老年劳动力的,相比于聘老,他们更愿意花大价钱培养新秀,并且共同的成长也能让双方的羁绊加深,更利于公司的发展。
总之一句话,咱们无法预测未来的工作大环境,但至少在这个时期,感觉到被社会所淘汰的中老年劳动力,还是得重新寻找一个安心之处的。
无论是重学工作新技能,还是放下这颗操劳的心回归家庭,大家总要有一个选择,毕竟活人怎么能被憋死呢。
不管别人怎么说,身体健康才是进步的本钱。即使短时间内不能被大环境接受,中老年人依然有很多的出路可选。
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最容易遭到损害,而这不仅是中老年人本身需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想要聘请中老年劳动力的企业不得不衡量的一大因素。
早在2020年,相关机构就在北京市对300多名40至79岁的受试者,测量了体能指标。最终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躯体功能受损程度,是与其本身的体力以及身体素质有很大关联的。
如果中老年劳动力本身太过操劳,是非常容易出现肌力下降、移动及平衡能力减退、步态损害等意外状况的,甚至最后还会导致骨折、失能、死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中老年劳动力而言,是否被工作单位辞退,是否是出于自己意愿而离开工作岗位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应该是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对年轻人来说,过早的丧失冲进与奋斗精神可能意味着躺平摆烂,但对上了年纪的60后70后中老年劳动力而言,把工作和健康的位置调换一下,也许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更何况这类人往往还属于沟通家庭上下的重要一环,他们的父母往往在这时候已经到了需要旁人照顾的年纪,并且可能子女也已经有了后代。
所以说中老年劳动力在离开工作大环境后,回归家庭大环境也许也是家人们期望的结果。人们最怕的不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吗?当自己都是中高龄时,能陪伴父母的时候自然也是越来越少了。
这并不是认命,而是因为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总之一句话,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他们的最好出路反而是降低自己的社会属性,全面发挥自己的家庭属性。
当然了,中老年人群体当中,也不乏身体健康精神焕发之辈,我们确实应该理解他们想要为社会做贡献的心。但既然年龄摆在这里,他们选择工作岗位时自然就得多加注意了。
据了解,近年来互联网上的老年人才招聘信息,已经就变得越来越多了。对于中老年劳动力来说,此类具有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的岗位才是最佳的选择。
如果大家对于这类岗位不太满意,其实也可以自主选择做一些小买卖。数据显示,60-64岁的老年人群体中,超过6成以上最终都选择了当自营劳动者。
这种数据背后体现的,还是老年人并不应该把精力全放在工作服上的价值态度,工作可以是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调味品,但绝对不能是生活必需品。
中老年人并不是被社会硬性淘汰的,而是因为他们本身也已经到了该享受生活的年龄了。工作永远做不完,但时间是会追着人跑的,身为中老年人,大家是时候为自己多做着想多做打算了。
中老年群体有对工作的需求,国家就应该尽可能的去满足,在社会福利之外,我国更应该注重的是怎么更好的满足中老年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认可。
说起来,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注重老年教育了。至今为止,我国建成的国家老年大学以及学习体验基地等各种机构,已经接近8万所了,在校学员更是形成了多达1000万人左右的规模。
对于只是想实现自我价值,学习更多知识的中老年人,机构会提供兴趣健康、娱乐、交际、普法等服务。在这里,赚钱是次要的,怎么获得满足感才是主要的。
但在这些人之外,当然也有人是为了通过工作获得一种认同感,而机构往往会为这些人开通专门的技能课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管理、体态管理、文化传播、乡村旅游等方面的知识。
当仍有余力的中老年群体学有所成后,他们便可以通过自媒体,去做一些家乡宣传,推荐知名旅游景点的工作。另外在社区管理当中,这类具有专业知识的中老年人也将有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
众所周知,我国如今正在倡导新型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这种养老体系主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来保证老年人的生活与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从硬件方面来看,社区内应该完善相应的福利机构,并且设立购物中心以及食堂、医疗保健机构等基础设施。
但从人员配置来说,可能即使是最有经验的社区工作人员,也远没有一位真正的中老年人更懂得老人的需求。而年龄相仿也更容易保证沟通的顺畅,所以不在社会岗位上的中老年人,也可以投身社区建设。
他们完全可以以自己为主体,通过在学习机构学习的技能以及专业知识,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周遭的其他老年人。
当大家的交流变得频繁之后,不仅社区内的老年人能够获得精神满足,输出知识的中老年群体其实也能够从中获得认同感。甚至借助互联网,他们还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结伴生活,这还能让他们的付出为更多的社会群体所知。
可以说,中老年群体并不是被社会所淘汰的群体,社会当中还有更重要的地方需要他们发光发热。咱们国家都在倡导着“银发族”再就业,我们又怎么能唱反调呢?
也许在短期内,大部分离开工作单位的中老年劳动力,还无法接受这种事实,但这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受到了习惯的影响。大家并不是真的离不开工作岗位,而仅仅是因为习惯使然。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人都不应该被时代落下,我们就应该让想回归家庭的中老年人能安心照顾家庭,让想要继续付出的老年人,能继续在社会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早在2022年时,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就已经达到了77.93岁,只要我们注重老年人就业,完全可以让老龄化社会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并延长人口红利期。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
法治日报2021年07月12日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调查:人到中年,找份好工作咋这么难
生命时报2023-02-01中老年健康,运动贡献大
2023-05-30老年人再就业释放人口红利
来源:百科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