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做科普 | 带着 “放大镜”,探秘地质与科普的世界

360影视 2025-01-23 09:22 1

摘要:许多科技工作者亦是科普队伍的一员,他们将科学的魅力展现给广大公众,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蝌蚪五线谱特别策划《我在北京做科普》系列内容,邀请嘉宾分享科普工作的故事和经验。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周敏老师,一起来听听她的科普之路。

许多科技工作者亦是科普队伍的一员,他们将科学的魅力展现给广大公众,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蝌蚪五线谱特别策划《我在北京做科普》系列内容,邀请嘉宾分享科普工作的故事和经验。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周敏老师,一起来听听她的科普之路。

在燕园中,有一位学者穿梭于古老的地层与现代的科普之间,用执着与热情书写着地质领域的精彩篇章。她是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周敏,一位在地质研究与知识传播道路上砥砺前行的探索者。

学术探索:野外与实验室的交织

01

周敏的学术起点充满了机缘巧合。高考后,原本钟情生物学的她因调剂踏入地质学领域,而古生物学这一地质与生物的交叉学科,成为她学术梦想的新航向。本科阶段,古生物科研项目的参与点燃了她内心对地质学的热爱之火,自此她坚定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惊喜的道路。

博士阶段,周敏在导师江大勇的指导下,专注于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研究。每年,她都会踏上前往安徽、贵州等地的野外考察之路。野外考察的条件并不轻松,长时间在艰苦环境中作业是常态。但对周敏来说,每一次的野外经历都是一次探索未知的奇妙旅程。

依据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层发育的理论,再结合前辈们积累的地质调查资料,古生物学家们能精准地寻找可能存在化石的区域。在那里,每一块新发现的化石、每一层独特的地层,都像是来自远古的神秘信件,为她的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帮助她不断深入了解地质演变的奥秘。

在研究室里,周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读博初期,阅读文献的困难曾让她倍感压力。但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她逐渐掌握了筛选和阅读文献的技巧,学会从大量文献中找到对自己研究有价值的内容,提高了研究效率,也加深了对专业领域的理解。

野外考察实践与室内研究相互结合的方式,让周敏在地质科研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科普践行:博物馆里的知识传递

02

除了科研,周敏在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也有着重要的角色。从旧楼时期开始,她就参与到博物馆的工作中,担任讲解接待和主管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科普工作的乐趣和意义,也意识到科普对自己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

2021年原博物馆所在的逸夫二楼改造,馆藏标本转移到燕园大厦新展厅,博物馆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校内周转空间不足、人力有限等。但师生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障碍。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新展厅以 “地球与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 为主题,展出了丰富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在布展过程中,周敏和团队秉持着展示北大科研成果、讲好北大故事的理念,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观众对地球科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博物馆的讲解中,周敏会根据不同观众的特点设计讲解内容。面对小朋友,她会选择像菊石这样有趣的展品,用生动的比喻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比如,她会告诉孩子们菊石虽然外观有点像蜗牛,但内部结构却大不相同,菊石有很多小房间,而且它还是中生代海洋里凶猛的肉食者。


同时,她还会提到菊石的近亲鹦鹉螺对潜艇发明的启发,让孩子们感受到地质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对于高中生等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观众,她则会分享更深入的科研知识和研究成果,激发他们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此外,周敏还参与了科普书籍《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的翻译工作。翻译过程中,她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确保内容符合科普的要求、通俗易懂。这一过程虽然耗时耗力,但也让她收获颇丰,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周敏在地质科研和科普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程,她在野外的坚持、在博物馆的付出,都展现出她对地球科学的热爱。无论是在科研中探索未知,还是在科普中传递知识,她都做得认真而出色。未来,她还会继续在地质领域发光发热,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和普及贡献更多的力量。


来源:蝌蚪五线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