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EAST项目创造了一项新的全球纪录,将高约束等离子体状态保持了17分钟以上,为未来通过模仿太阳的聚变过程来解决清洁能源问题铺平了道路。
中国的EAST项目创造了一项新的全球纪录,将高约束等离子体状态保持了17分钟以上,为未来通过模仿太阳的聚变过程来解决清洁能源问题铺平了道路。
中国的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EAST),也被称为“人造太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将高约束等离子体维持了1066秒。这一成就于1月20日取得,标志着在寻求发展核聚变能源作为清洁和无限能源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066秒的里程碑代表了核聚变研究的一个重大飞跃。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理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ASIPP)完成的。这一新纪录大大超过了此前由EAST在2023年创造的403秒的世界纪录。
迈向无限清洁能源的一步
开发人造太阳的最终目标是复制太阳中发生的核聚变过程,为人类提供无限的清洁能源,并使探索太阳系以外的星球成为可能。
全世界的科学家为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已经投入了70多年的时间。然而,利用核聚变装置发电需要克服一些关键挑战,包括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保持稳定的长期运行,以及确保对聚变过程的精确控制。
创纪录的性能增强
ASIPP主任兼HFIPS副总裁宋云涛说:“聚变装置必须实现数千秒的高效稳定运行,以实现等离子体的自我维持循环,这对未来聚变工厂的持续发电至关重要。”他说,最近的记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实现功能性聚变反应堆的关键一步。
据EAST物理与实验运营部主任龚先祖介绍,自上一轮实验以来,EAST设备的几个系统已经升级。例如,供暖系统以前的功率相当于近7万台家用微波炉的功率,现在在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其功率输出增加了一倍。
支持国际核聚变研究
自2006年成立以来,EAST一直是中国和国际科学家进行聚变相关实验和研究的开放测试平台。
中国于2006年正式加入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成为该计划的第七个成员。根据协议,中国负责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约9%,ASIPP作为中国任务的主要机构。
ITER目前正在法国南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磁约束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和最大的实验性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
近年来,EAST在高约束模式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约束模式是ITER等实验聚变反应堆和未来的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的基本运行模式。这些成果为全球核聚变反应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参考。
宋云涛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EAST扩大国际合作,将核聚变能源用于人类的实际用途。”
在EAST所在的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新一代聚变实验研究设施正在建设中。这些设施旨在进一步加速核聚变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来源:科学课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