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弈经济学原理创始人赵宁,著名的博弈论学者,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家,制度经济学家,演化经济学家,在2024年9月发布了《博弈经济学原理》一书,将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纳入了博弈理论体系中,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出现。
博弈经济学原理创始人赵宁,著名的博弈论学者,经济学家,行为经济学家,制度经济学家,演化经济学家,在2024年9月发布了《博弈经济学原理》一书,将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纳入了博弈理论体系中,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出现。
博弈经济学原理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的广泛流传的案例——囚徒困境案例,这个博弈案例非常耐人寻味。它是在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dcer)以囚徒的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案例说的是关于两个囚犯的故事。话说有一天,富翁在家中被杀害,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甲和乙,但是他们都否认曾杀过人,于是他们被警察关押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
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也就是利己的选择,他们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一是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而背叛他的同伙;二是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
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这是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方是无法给他们定罪的。但警方也明白这一点,所以警方就给了这两个囚犯一点儿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那么两个人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这两个囚犯该怎么办呢,是选择互相合作还是互相背叛呢?
现在,我们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假定奖金为A,若甲乙二人同时供出对方,那么他们两人将各获得15年的有期徒刑;若他们中有一方选择供出,而另一方选择沉默,那么供出的一方就可以拿着奖金A,并被无罪释放,沉默的另一方承担全部责任,施以罚金并被判处30年的有期徒刑;若甲乙二人都保持沉默,那么他们就都会被无罪释放。
我们先不考略奖金A的影响,把它先暂搁一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如下的收益矩阵:
从矩阵中可以看出,他们应该互相合作,选择保持沉默,因为这样做对于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自由。但他们不得不仔细考虑对方可能采取的选择。他们根本无法相信他的同伙不会向警方提供对他不利的证据,然后带着一笔丰厚的奖赏出狱而去,让他独自坐牢。这种想法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最后让他们觉得,唯一理性的选择就是背叛同伙,把一切都告诉警方,因为如果他的同伙笨得只会保持沉默的话,那么他就会是那个带奖出狱的幸运者了。而如果他的同伙也根据这个逻辑向警方交代了,那么他反正也得服刑,起码他不必在判刑之上再被罚款。所以这个博弈的结果就是,这两个囚犯按照不顾一切的逻辑得到了最糟糕的报应:坐牢。
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博弈中,存在着两个纳什均衡:即要么相互背叛,都选择供出;要么相互合作,都选择沉默。为什么博弈的结果偏向了最差的哪一个?这是因为甲乙二人根本就不信任对方,再加上奖金的诱惑,使得他们的博弈结果偏向了最差的那一个。
在社会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囚徒困境这样的事情。比如说公共的森林,林子的面积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可以砍伐,而不必担负任何责任,出于私利,每个人都希望多砍伐一些,以增加自己的收益,这时就会形成过度砍伐的悲剧。
再比如说价格战,两家同质产品的生产供应商,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相互降价,希望以此挫败对手,而结果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囚徒困境的案例,就是要我们在面对两难的处境时,该如何做出明智的策略选择,目的是突破囚徒式的困境。
来源:情意情真说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