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实上,至少70%的人都是先打开手机,处理没看到的消息,刷下最新的朋友圈。
在虚拟盛行的时代,
更要记得保留真实的自我。
01
以“裸体”为画布
还记得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后,你固定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事实上,至少70%的人都是先打开手机,处理没看到的消息,刷下最新的朋友圈。
生活在流媒爆炸的时代,仿佛每个人都患上了“社交媒体焦虑症”,网络几乎成为了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信息接收来源。
既会因为没法上网而烦躁不定,又会被频繁杂乱的信息搞到焦虑不安。
人们生活的快乐与满足,似乎都被虚拟网络给“拿捏”得死死的。
而这种愈发普遍的“病症”,就被中国台湾摄影艺术家——John Yuyi(江宥仪),以一种“赤裸裸”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 John Yuyi(江宥仪)
她用裸体作为画布,在面孔、身体的多处角落,贴上各种社交媒体的代表性符号。
微信、推特、Instagram、Facebook......几乎所有主流社交媒体的元素,都布满在赤裸的身躯上。
Yuyi通过这样大胆、辛辣的艺术呈现,来表达现代人与网络之间复杂而又单一的关系。
明明是出来旅游释放压力,却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而手忙脚乱;
三分钟内打开五次微信,生怕落下任何一条无关紧要的消息;
朋友圈的图文标签改了又换,只为了可以多获几个点赞。
就像贴满纹身贴的身体那样,我们的生活貌似在不经不觉间,就被网络本末倒置地控制了。
依靠一张张照片和一则则发言来拼凑别人眼中的自己,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像是为了网络上自己的分身而活。
Yuyi希望在这个愈加快速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能适时地放慢脚步,不要掉进社交媒体的“陷阱”:
为了人设而制造内容,为了虚拟而忽视现实。
她将这个系列命名为《Body Post》,意指将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元素提取出来,转而投射在人体上,作为对于自身和所处时代的反思。
关于为何选择身体作为“画布”,Yuyi认为人类的主题会更容易产生共鸣。
毕竟对自己相似的东西更感兴趣,是所有物种天生的本能。
而另一方面,Yuyi又觉得尽管都是人类,但我们的皮肤却又如此不同。
有的人有雀斑,有的人有胎记,有的毛孔比较大,也有的更容易过敏泛红。
“每个人的身体与肌肤,都是ta存在的独一无二的印记。”
因此,她想透过身体肌肤上的表现,更直白、更刺目地强调每个人的“独一无二”。
从而与源于社会凝视下产生的纹身标签,形成更激烈的对抗。
譬如这一组《Moles(痣)》,面相穴位与两性刻板字眼的结合,让个体、性别、凝视三者产生异样的冲撞。
还有这组《Underground(地铁)》,当地铁线路和血管经脉一同散布在脖子上,身体仿佛变成了一座城市,忙碌与拥堵的压力涌上喉间。
02
从“被动凝视”到“自我观看”
由于极具千禧感的视觉表达,以及尖锐前卫的艺术态度与感染力,Yuyi很快在INS上斩获大批粉丝,成为了首批走红海外媒体的青年华人艺术家。
GUCCI、Chanel、miumiu、Nike等众多一线大牌争相着与她合作,更入选了福布斯最具潜力杰出人士。
而后,Yuyi开始了“反其道而行”的尝试,把自己的面孔和身体,打印在其他物体上。
有机体、无机体、肉类、蔬果、金属,几乎所有能想到的材质,都被她做成了表现面孔的装置。
尤其是在她的个展“目不见睫”中,浮现着艺术家面孔的刀片,用蓝色睫毛链接发丝的蓬裙人偶,以及叶片上长满眼睛的植物园。
用极具主体性与场景感的现场,表达从“被动凝视”到“自我观看”的演变。
作为一个曾经的躁郁症患者,Yuyi敏锐地感知到,无论是在虚拟还是现实,大家之所以过分在乎人设以及旁人的看法,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内心的不自信。
因此,她想用每个人最具辨识度的面孔,打造一个“自我凝视的空间”,更坦诚地面对自我、接纳自我与表达自我。
把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标签,反过来地贴满这个世界。
就像她比较早期的作品《我爱我》所传达的,用最原始最纯粹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
“不要忽视自己。”
03
为自己而存在
Yuyi的作品提醒我们,社交媒体固然充满诱惑,却也容易带来焦虑和困扰。
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放大旁人的目光,为了成为“他人眼中的自己”而活,在虚拟的空间里寻找认同。
在成名前,Yuyi其实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笼罩在焦虑的阴霾中。
她在大学主修时尚设计,毕业后却没有找到一份固定的收入来源。
尝试过模特、编辑助理等不同的工作,但生活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和漂泊感,始终找不到让内心舒坦的路径。
在面对未来的迷茫与挣扎时,艺术悄然成为了她的情绪出口,也是她用以表达内心的最佳方式。
然而,尽管自己的创作与虚拟世界的焦虑息息相关,但她却无法避免地陷入同样的焦灼。
她发现自己依然会十分在意,每一篇新创作的帖文,能得到多少点赞,达到多少传播量,获取多少肯定的评价。
所幸的是,Yuyi很快也意识到,自己一路以来坚持的艺术创作,明明就是为了安抚内心焦虑带来的失衡——
我们真的不必为了任何评价,而丢失了最原始的初心。
与其一直活在被凝视的焦虑中,不如勇敢地掀开网络这块虚假的“遮羞布”。
接纳自己真实的一切,不必为他人的评价迷失,而是可以通过艺术和表达找到自己的声音,找到最自洽的状态。
她的经历、作品与表达,都让我们反思:
或许真正的自由就是在繁杂的网络世界中,找到那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灵魂。
一起享受一份纯粹的精神生活,为自己而存在。
来源:倾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