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博物馆里的年味科技含量高

360影视 2025-01-23 12:02 2

摘要:“什么是水线?是放在水里的吗?”“李鸿章为什么把电报局建在天津而不是北京?”“人工坐席交换机是怎么工作的?”“摇把子电话是怎么拨号码的?”1月19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中国电信博物馆里,观众追着张云乔提问。这是寒假的一天,带孩子的父亲、年轻的情侣、慕名而

张云乔展示中国电信博物馆官方小程序的AI讲解功能。

“什么是水线?是放在水里的吗?”“李鸿章为什么把电报局建在天津而不是北京?”“人工坐席交换机是怎么工作的?”“摇把子电话是怎么拨号码的?”1月19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中国电信博物馆里,观众追着张云乔提问。这是寒假的一天,带孩子的父亲、年轻的情侣、慕名而来的通信爱好者,都化身成了“好奇宝宝”。

张云乔是中国电信博物馆的讲解员,像这样的提问,有过上百场讲解经验的她已经驾轻就熟,应对得当。中国电信博物馆展陈的是电信业的百年发展史,专业程度高,有很多技术知识,张云乔和讲解员团队会根据不同观众的身份,为其量身定制讲解内容。比如面对学生,就聚焦设备的使用原理,多讲故事;面对更专业的观众,就可以在技术层面作更深入的展开。

“嘀嘀——嘀——”在张云乔的引导下,五年级的小学生天乐坐在了发报机模型前,根据屏幕上的提示开始发电报,一组发完,屏幕显示“10分”。天乐开心地笑了。张云乔随即向观众解说:“这组电报的内容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地下通信工作者李白烈士发出的最后一份电报‘VVV’,这是双方事先约定的信号,代表遇到危险,电台静默,停止通信。”

在中国电信博物馆,清代的龙图案电话机、红军时期的“半部电台”、20世纪90年代的“大哥大”等,都是观众感兴趣的藏品。

除了通信业百年发展史中的重要文物、文献资料,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互动项目:可以亲手体验的发报机模型、模拟航行旗语的大屏幕、戴上就可以看到文物“前世今生”的AR眼镜,都深受欢迎。

为了迎接寒假和春节的到来,中国电信博物馆还在官方小程序推出了AI大模型应用,大模型中录入了馆内展出的全部37个讲解点的287件文物展品及100多张重点照片资料。观众可以在小程序中提问,随时获得AI大模型的解答。这是国内首批博物馆应用AI大模型。小程序还有“地磁讲解”功能,观众走到文物前,地磁设备就会通过蓝牙定位感应到位置,小程序随即自动启动相关文物讲解,做到“参观者走到哪里,讲解就推送到哪里”。

“今天的纪念门票是哪款?上面的藏品是什么?”一位观众来到博物馆的咨询台,兴冲冲地问。春节前夕,中国电信博物馆推出了“百年电信”AI功能体验推广活动,现场扫码使用AI功能观展并进行分享的观众可以获得限量版纪念门票。中国电信文史中心(电信博物馆)主任孔繁杰介绍,蛇年春节期间,博物馆还会响应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里过大年”的号召,推出“灵蛇献瑞——智游百年·电博AI新春探索之旅”系列活动,例如写春联、盖蛇年纪念章、领福袋、AI漫游等。每天博物馆还会推出科普小课堂,教孩子们组装电报机模型,科普电信小知识等。这些活动提高了博物馆里年味儿的科技含量,吸引了更多对通信和文博感兴趣的人。

据了解,作为拥有1万多件藏品的国家级信息通信行业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电信博物馆致力于建设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博物馆持续提升参观接待服务水平,2024年全年接待团体参观近400场,开展周末公益讲解100余场,全年累计接待观众近3万人。同时,博物馆还扎实开展社教活动,推出“翼起爱科学”科普品牌,例如在“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面向10余所高校推出“科学梦想启迪未来”研学营活动,吸引3000多名在校学生参与;暑假期间,在全国28家中国电信旗舰级营业厅开展130余场科普公益活动,推动科普工作走向基层;9月举办“网络安全守护者行动——2024年全国科普日‘翼起爱科学’系列科教课程”活动,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全国超过43万人次参与。

乘着新年的东风,借助AI的力量,电信博物馆里年味儿愈浓,营造满满科技感……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